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高水平女子长拳自选套路难度动作编排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研究我国高水平女子长拳自选套路运动员难度动作编排及完成情况的现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资料分析、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阐述目前我国高水平女子长拳自选套路运动员难度动作编排及完成情况特点。建议完善现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适当增加对运动员参赛套路中难度动作组合位置的限定与内容的选择,使难度动作组合在套路中出现的位置更加合理,增加套路的观赏性与难度。  相似文献   

2.
毛新萍 《精武》2013,(21):126-12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与观察法,对十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自选长拳创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套路创编时,动作难度在选编类型上成集中趋势,难度选择主要是跳跃类难度动作,选择B级难度动作多于C级难度动作,动静连接的次数多于动动连接的次数;动静连接主要接马步与跌竖叉,还有少部分选择提膝独立;音乐与动作节奏配合不融洽;自选长拳套路创编却存在技击形式的异化;自选长拳套路的编排主要通过全国武术锦标赛录像中的精彩之处及吸取同类型运动项目的精华和有关知识,以此补充和丰富创编内容。期望本研究为武术套路的创编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要以比赛竞技的方式出现在各种赛场上,竞技武术就必须充分发展。自选长拳套路是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选长拳套路的创编体现着竞技武术的发展水平。文章主要从竞技武术长拳自选套路创编时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选长拳套路创编时必须注意套路整体的结构和布局,整个套路中演练节奏的变化,根据运动员特点进行不同难度设定,动作必须具有创新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动作难度、连接难度、难度动作组合以及难度动作分值等方面,对我国高水平女子长拳自选套路难度动作的编排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参赛套路中编排的动作难度均为跳跃类;连接难度以动静连接为主,并且以B级和C级连接难度居多;编排动动连接难度组合、动静连接难度组合的次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难度动作组合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自选套路是武术套路竞赛的一个项目,近些年随着长拳套路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以及动作难度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长拳套路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技术和生理特点,可以极大地丰富武术套路的内容,使武术这一运动形式更加活泼多彩、生机勃勃,从而避免因循守旧所造成的僵化,甚至出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难度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从单式难度、组合难度、成段难度3个方面分析了套路的难度价值。结果发现, 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变化多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应适当增加难度组合和组合动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正>长拳是武术套路各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拳术套路,"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单练套路又分为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1]。规定套路长拳是由不同难度、数量、组别的规定动作组成,第一套规定长拳是为1989年第11届亚运会而创编,第二套规定长拳由中国武术协会组织创编,并作为第7届国际武术锦标赛的参赛项目之一。"为了更好地普及和推广武术运动……遵循武术套路运动规律而集体创编的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丛书  相似文献   

8.
武术新规则在长拳竞赛中应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楚兰 《体育科学》2007,27(2):94-96
对2006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长拳项目评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运动员完成长拳难度动作和动作质量的能力较强,新规则难度动作已为多数男子长拳运动员所适应。研究认为,新规则应用中,动作质量与演练水平的评判内容、演练水平级问分差等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是整套动作的主体。难度动作完成的好坏是反映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和整套动作技术价值的主要依据。运动员在参赛时,也特别注意难度动作的选择、完成的质量,并且力求合理地把它们布局在全套动作中。对2003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女子赛区)长拳难度动作完成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出其影响因素,对提高长拳套路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促进武术运动科学化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预赛中,女子南拳、太极拳、长拳的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三项女子拳术类难度动作失误率分别是南拳15%、长拳12%、太极拳17%.研究表明,三项女子拳术类难度动作有差别,难度动作已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关键;高旋转难度动作的完成具有不稳定性;动+动+静的难度动作前后动作的顺势衔接与利用惯性是动作完成的重要环节;难度动作的支撑,下肢以复合杠杆的工作形式完成动作,对腿部肌肉力量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1.
运用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8奥运北京世界武术套路比赛中男、女长拳运动员在动作质量、练水平和难度方面得、失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动作质量方面,男子运动员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助跑起跳过程中,没能够通过踏跳制动迅速地将水平力转化为向上的力,进而影响了落地动作的稳定;女子运动员的失分除与男子运动员有着相同的原因之外,还在于女子运动员腰腹力量的不足或腾空时上体过于前倾而造成的.在演练水平方面,男、女运动员得分的高低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长拳技法的领悟能力及表现力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在难度方面,男子运动员失分的原因在于动作难度后接连接难度时,脚部出现位移、跳动或上体晃动,导致连接难度分未被确认,还因腾空转体落地时的角度不够而导致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均未被确认;女子运动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难度腾空转体落地时角度不够而导致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均未被确认.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从套路动作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搭配和排列、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意义特征、整体动作的运行路线方面分析了其竞技性、观赏性、以及在反映武术本质和特点方面所达到的程度。结果发现,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运行路线往返交叉,变化多样,整体动作的组合流畅,动作有高、中、低三个空间位置的变化,基本能表现出起伏转折;很多动作有一定的技击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武术的内容和特点。不足之处在于,与竞技体育和竞技武术自选套路的现状相比,其跳跃动作的难度还不够,整体审美表现力还不够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赛事观察、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2009年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拳术类自选长拳、太极拳、南拳项目男女前16名、共192名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动作难度分进行详实统计和分析。研究分析当前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动作质量扣分、演练水平评分、动作难度选做及扣分的普遍规律及特点,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旨在为竞技武术套路评分的科学化、可量化及套路国际化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套路运动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其中,自选长拳的技术内容在传统长拳套路的基础上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围绕这些变化,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的同志认为,自选长拳好看但不实用,是花拳绣腿;自选长拳中的高、难、美偏向舞蹈化、体操化;自选长拳不如传统长拳,等等。长拳套路技术如何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一些粗浅地分析,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为了便于分析,我们选择了当前一批  相似文献   

15.
武术自选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的展现,进一步诠释了“高、难、美、新”的规格指导,自选太极剑属于自选太极类项目之一,其风格特点源自于太极风格,套路里的难度动作在发展有相似而求异的特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其难度动作的技术特点。结论认为:从最初的“指定”难度动作到“自选”难度动作,从难度动作编排位置集中化逐步趋于全盘化;从“静态平衡”难度逐步到“动态平衡”难度,使得自选太极剑难度技术更加丰富,同时也应注意平衡难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第15届亚运会中国、日本两队花样游泳比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亚运会上获胜的主要原因是双人和集体技术自选必做动作同步的完成情况比日本队出色;双人和集体自由自选同步情况和完成质量稍占优势;集体自由自选单个动作难度、创新动作难度及难度组合总体上超越日本队;双人和集体自由自选项目的音乐选择和编排设计比较成功,艺术印象分是战胜日本队的关键因素。存在问题是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动作的水位质量不如日本队;自由自选占优势的技术动作中难度价值不如日本队,如转体和旋转的最高周数及出现次数、双手在上踩水时间、双人项目托举的难度、全套出现星级难度的次数等。建议中国队要提高必做动作和各类技术动作的水位质量;在技术自选的编排中充分考虑附加内容的难度价值;双人和集体自由自选要尽快攻克技术弱项,提高难度动作的全面性,总体难度还须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17.
长拳套路运动的能量代谢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长期以来,一些体育科研工作者对长拳套路运动的生理生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他们测定了初级长拳的能量消耗,观察了自选长拳演练时的心率,并测定了自选长拳演练前后的血乳酸值,提出了长拳以无氧供能为主的观点。但是,自选长拳演练时的能耗,有氧和无氧供能的比例,演练后的氧债及武术套路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如何,至今尚未见报导。本课题的任务是: 一、收集武术运动员演练过程中某些基本的生理生化学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18.
林凯明 《精武》2013,(23):28-28,3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韩山师范学院武术队在2011年参加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质量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自选项目长拳类、白选太极拳类和自选南拳类套路的动作质量完成情况,找出在动作质量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扣分点,为韩山师范学院武术队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提高武术套路动作质量,争取更好的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初级长拳第三路(下称三路长拳)是高等院校普通体育课的基本教材,按两年教学计划规定教学时间为八学时。三路长拳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过去为了完成进度,我们采取九十分钟大课满堂灌的安排方法,结果,不仅动作掌握不好,也使学生精神、体力负担过重,影响学习的积积性。近年来,我们采取如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规则下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赛事观察、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2006-200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2009年为十一运会武术套路决赛)参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自选拳术类长拳、太极拳、南拳项目的男女前16名,共377名运动员的成绩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修改对武术套路技术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男女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动作难度分与最后得分都紧密相关,但紧密程度有差异性.当动作质量分、动作难度分趋向满分时,演练水平分将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优秀套路运动员技术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