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是教育的中心.但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人有知识,虽然我们也知道“空无一物的袋子是竖不起来的”。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告诉我们,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这样的人是没有生命活力的人,所以.他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相似文献   

2.
前些天和学生们信口开河聊神话.提起了中国神话中顶尖人物;玉皇大帝。这个神情单调的中年男性高居神殿之上,关于他的故事我们能知道的很少很少.因为后世几乎没有人对他感兴趣.把他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中。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则完全不一样,他的地位和玉帝相仿.他的原配妻子美丽而且端庄.但他的感情总是出轨.变成天鹅,变成是白牛,甚至一阵金雨.  相似文献   

3.
生日与桥     
张港 《教书育人》2004,(3):48-48
李老师退休已经多年,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多数没有见过他的面,但是全知道他的生日,因为,他的生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名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的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有浓重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他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相似文献   

5.
开学初,我班转来一名新生。在一次上课时,我为了了解他的学习情况,让他到黑板前听写生字。他显得很害怕,在黑板的右下角写了我所念的字。可是,当我们共同检查时,就连我在讲台上也要认真辨认,更不要说坐在后面的学生了,因为他写的字比钢笔字大不了多少。问其原因,他哭着说:“我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从来没有到黑板上写过字,不知道在黑板上怎样写。”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7.
校园幽默     
爸爸知道小强:妈妈、妈妈,我不小心把放在墙上的梯子给碰倒了,幸好我跑的快没有砸到我。妈妈:既然没砸到就不要和我说了呀,你爸爸知道吗?去和他说吧。小强:爸爸他知道了,因为他正双手吊在墙上喊救命哪!  相似文献   

8.
恪守诺言     
小C是我班一位颇为特殊的学生.知道他是在一年前,开学前他妈妈到学校,要求让孩子留级.因为小学入学时年龄小,家庭又没有很好地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学习越来越吃力.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般是不允许留级的.  相似文献   

9.
年初.对全乡教师进行了卷面测试,抽取了小学60名教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在60人中,答不上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有26人;不知道国家教育方针的有56人;不知道殷雪梅舍身救学生事迹的有46人;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写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部内容,能写出其中任意二条的只有7人;没有一个人知道罗森塔尔效应,没有一个人知道“木桶原理”;有19人,连任一个国内教育专家、名师的名也说不出。  相似文献   

10.
丁儿知错了     
小时候最崇拜的人是外公。因为他什么都知道而且从不发火.是一个和善到有点懦弱的老头.所有的事情他都能一再地忍让,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脾气可言,可我是知道的,年轻时的外公是个很硬派的军人,  相似文献   

11.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一向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他的语文老师从不歧视他,因为他知道孩子没有母亲,父亲又忙于经商。一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和祖国》,可当批阅到这位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只有一句话:“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看着这篇只有一句话的作文,语文老师的心中热浪奔涌,仿佛一下子悟出了一个真理:即使是极淘气的孩子,心中也有阳光!于是在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老师格外提到了这篇作文。他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雄鸡,有个聪明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九色鹿》一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说出读书的感受时,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有点失措。他说:“老师,我从‘无奈’这个词可以看出国王是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的,因为被王妃缠着没有办法,才无奈发皇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前根本没有考虑到,我的思绪乱了几秒钟,但理智告诉我,我必须想法把学生的思绪拽回来。我就说:“国王到底知道不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呢?如果他知道国家有九色鹿的话,他还要发皇榜吗?”我以为这位学生能顺着我的想法往下说,没想到他却说:“国王肯定要发皇榜,因为他自己不能去捉,派人去捉又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  相似文献   

14.
正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同案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哭闹、不吃饭等,跳楼稍微少见,但不是没有。不记得是哪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07,(10):37-37
1.题目独特,引起阅读兴趣;题目实质是说,“我”是老爸最笨的学生,因为我竟然不知道老爸内心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俞群 《家庭教育》2007,(3S):34-35
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嘉嘉的妈妈就和一年级的嘉嘉约定.“五一”长假带嘉嘉到北京去旅游,而嘉嘉最渴望的是到北京游乐场玩。因为要出去好几天,妈妈在“五一”节前几天,要求嘉嘉增加练琴时间,把出去几天要落下的练琴作业提前完成。但嘉嘉练了两天的作业后。就不愿意了。母亲看着生气,说:“你不要练就不练好了。”嘉嘉知道妈妈说的是反话。他虽然没有离开琴凳,但情绪更加烦躁,哭哭啼啼的。妈妈就更加生气了.一边罚他面壁思过.一边说:“这样不听话,不要去北京了!”嘉嘉一听大哭起来。妈妈的气更不打一处来,怒斥:“不许哭!再哭……”嘉嘉吓得真的没有了哭声。但第二天.妈妈发现嘉嘉的头颈常有抽动。妈妈以为嘉嘉头颈扭了,也没有特别留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这一回事业单位加工资,我们教书的多少也得了一点实惠,钱包略略鼓起来一点,这当然可喜可贺。我进一步想问的是:我们教师的书包鼓起来没有? 教师不读书已成了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顽症了。这当然不能怪教师。因为第一,他没有时间读,从早忙到晚.教学以外的事务比教学事务多得多.孩子一个个都要管住,出一点事就要倒霉。哪有时间读书?  相似文献   

18.
陈霞 《湖北教育》2007,(7):40-40
在很多时候,很多感受真的只有我自己知道"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个学生家长很热情地和我聊起他的孩子,那个孩子是我曾经教过五年的学生。谈话时他无意中说到,他的孩子到现在还不太愿意开口读书,就是开了口,声音也很小,听不清楚。我知道他并没有责怪之意,因为从他的话中,我感觉到他还是挺感谢我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上大学时,我第一次接触到“社团”这个词.那时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团体,就胡乱报了名。那时参加社团,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觉得浪费时间,所以有时候还会逃礼。  相似文献   

20.
我清楚地记得,那次学校听课,我讲得挺卖力,学生配合得也是相当默契。为活跃课堂气氛,我一再声明,请每个同学都大胆地举手,答错了没有关系。当然,我的选择目标仍是那些尖子生。在一次次的提问中,我注意到东北角的一个学生频频举手,碍于情面,我只好提问了他。每一个尖子生的名子都脱口而出,惟有他,我用了“那个同学”四个字。言毕,众目睽睽之下,我不禁脸红了,我竟然不知道那个乐于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名字,因为他不够优秀。我想,当时这个同学该多么遗憾、失落,老师竟然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伤害了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其实,我何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