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泳比赛后血乳酸变化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蕾 《体育与科学》1998,19(5):63-68
本文对不同距离比赛运动员成绩及血乳酸的纵向变化进行了研究。对运动员3年纵向研究表明,随着运动成绩的显著提高,运动员赛后血乳酸显著降低。运动员参加不同距离比赛的血乳酸对比表明,以200米、100米赛后血乳酸最高,400米次之,50米列居第三,800米、1500米赛后血乳酸值最低。在不同泳姿中,仰泳赛后血乳酸最高,蛙泳、蝶泳血乳酸最低。混合泳项目血乳酸较高。  相似文献   

2.
血乳酸是糖元成血糖的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因此是评定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情况、运动强度、疲劳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目前国内外在冰球训练和比赛中越来越重视测定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值。为了了解我国运动员甲级冰球队在训练中采用不同的训练强度,不同的负荷时间和不同的间歇时间时,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89年冬对我国34名甲级冰球队的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血乳酸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不同距离比赛吋血乳酸测定材料》一文(载于《体育科技资料》七八年26期)中曾提到,我们的测定材料和国外某些测定材料相比较,就各段落跑时血乳酸分布值而言,最高血乳酸水平,在国外的材料中分布在400米段落,而我们的材料是分布在800米段落。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存在着技术上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和国外某些运动员在代谢强度本身存在着很大差别。而技术上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推为采血时间的不同。一般认为,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立刻采血,所测得的血乳酸值皆不能达到最高水平,因为此时肌肉中所产生的乳酸没有充分的弥散至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法,探讨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充低聚糖和伟特糖对男子青少年运动员血糖、血乳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糖有利于维持运动员的血糖水平,降低血乳酸水平;加大补糖的浓度没有对受试者的血糖及血乳酸水平产生更大的影响;不同距离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糖对运动员血乳酸水平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不同位置男篮运动员血乳酸与心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比赛时血乳酸和心率的测定,发现运动员血乳酸值的增加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且不同位置的运动员血乳酸值并不相同,其比赛时能量供应的特征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在比赛后血乳酸值的分布规律,我们在第四届全运会比赛期间及其它几次正式比赛与测验课中,分别对男子100、200、400米及1500米四个段落的自由泳运动员比赛后进行了血乳酸值的测定。测定的对象为国家游泳集训队和各省市游泳队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四个段落共测试了62人、78人次。测定的方法:在每次赛后3—5分钟内取耳垂血。针刺耳垂前,均用毛巾热敷。取样采用“血乳酸测定的超微量改良法”进行比色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距离速度滑冰比赛后的无氧代谢能力和血乳酸的分布情况以及血乳酸的堆积速度,为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我们于1983年冬季分别对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四个不同距离的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后的血乳酸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对不同距离、不同泳姿、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游泳运动员比赛后的血乳酸进行比较;以及纵向观察了伴随成绩的提高相对应的血乳酸变化。方法:记录浙江游泳队56名运动员的预决赛成绩和赛后乳酸值。血乳酸测试的血样采集时间为50m、100m、200m赛后3min;400m赛后1min,采集手指指尖20ul全血,测试仪器为德国EKF BIOSEN C-LINE乳酸分析仪。研究结果:不同距离游泳赛后以200m赛后乳酸水平最高;男子赛后乳酸水平要高于女子;不同泳姿赛后乳酸水平以仰泳最高;低年龄段运动员赛后乳酸水平低于中高年龄段;不同距离赛后成绩与乳酸水平的纵向比较,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赛后乳酸也随之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男子400m分段时间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及血乳酸值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训练水平400m运动员两次比赛实际分段时间、运动成绩、血乳酸值等进行测试和评定发现:前0~100m分段时间相对过快,必然引起后300~400m分段时间相对过慢,造成运动成绩差,血乳酸值相对高。分析:0~100m分段时间相对过快,缩短了作加速运动的距离,促使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积累速率成非线性加大,造成在离终点还有一定距离时,运动速度相对迅速减慢,此时运动对能源物质的消耗所产生乳酸引起血乳酸。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羽毛球训练模式和模拟实战时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分布,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方法:测定12名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5种不同训练模式下和实战比赛中血乳酸浓度和心率,以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为训练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5种训练模式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分钟运动员血乳酸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后(P<0.05),运动员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浓度在训练模式1、模式2和模式5中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5种不同模式中模式5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5分钟和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最高(p<0.05);(2)心率分布中,训练模式1和训练模式2下90% HRmax以上分布显著高于(P<0.05)模拟比赛;80-90% HRmax分布训练模式1、训练模式3和训练模式5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结论:5种训练模式在发展ATP-CP和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各有侧重,模拟比赛的强度接近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11.
黄健辉  刘艳 《体育科技》2005,26(2):35-37
对广西60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比赛中快速移动距离的测定、心率测定、比赛后血乳酸测定、2种速度耐力训练后血乳酸的测定,结合他们在不同训练手段情况下的能量代谢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广西部分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速度耐力素质水平偏低。根据篮球比赛的性质和能量供给特点提出合理安排训练负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各种距离跑后血乳酸值、心率与运动成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乳酸是糖酵解的终末产物。运动后血乳酸水平的高低,是国内外用以评定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运动后的血乳酸值、即刻心率、运动成绩,可了解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训练效果和负荷反应。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普通大学生在不同距离跑后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我校1985年4月中旬和11月初两届全校大学生运动会与9月下旬新生运动会中,每个赛组随机抽测两名运动员,共测男女运动员123人。经校医院体检,被测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优秀足球队高原训练机能测试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今年春训期间运动员的两次血睾酮值及训练、比赛后的心率、血乳酸值的测定与分析,以探讨目前我国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比赛的代谢特点。  相似文献   

14.
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羽毛球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青年队、各省市羽毛球专业队队员为研究对象,测定羽毛球比赛过程中血乳酸和心率的动态变化和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结果发现:①羽毛球单打比赛过程中存在高血乳酸现象;②男女单打选手赛中和赛后的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双打选手;③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与比赛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提示: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羽毛球运动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如练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陈建敏  宋永旺 《体育科研》2018,(4):65-69,88
目的:研究和揭示小轮车泥地竞速比赛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特征。方法:对3名广东省重点运动员在赛前模拟赛、全国冠军赛和锦标赛赛时进行全程心率和赛后血乳酸进行值测试和分析。结果:(1)在模拟赛、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赛时运动员每轮比赛的最高心率都达到个人峰值心率(HRpeak)的90%以上,平均心率达到88% HRpeak以上;(2)每轮比赛赛后间歇期平均心率处在67%~70%HRpeak的中等强度心率范围,且整体呈上升趋势;(3)全国正式比赛赛后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模拟赛,达到最高乳酸训练区(血乳酸值大于15 mmol/L)的强度。结论:小轮车泥地竞速项目不仅对运动员最大无氧代谢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要求运动员具备优秀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6.
血乳酸测定在摔跤训练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外已广泛运用血乳酸这一生理指标评定运动员机能状况,训练强度及预测运动成绩,但运用血乳酸来评定摔跤训练的强度报道甚少。为帮助运动员合理安排运动量及选择恰当的训练手段有效地发展运动员有氧代谢及无氧代谢能力,我们于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测定了西藏自治区男子摔跤队运动员九运会比赛及训练课中乳酸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教学实战是拳击训练过程中经常采用的重要训练手段,通过最大限度地模拟比赛过程来检验训练效果和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从实战和比赛情况来看,很多运动员在第3回合出现体力不支或技战术失常,而有关拳击实战和比赛时心率特点及代谢状况的调查研究却少有人涉足.鉴于此,本文通过POLO(S610)遥测心率表和便携式京都血乳酸仪,对我国备战北京奥运会的24名优秀拳击运动员教学实战过程中的心率动态变化情况和赛后血乳酸浓度进行记录,了解运动员实战和比赛的负荷情况和代谢特点,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合理掌控训练、比赛的负荷量及强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及时了解训练负荷强度和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机能状态,在赛前6周,对赛艇男子公开级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赛艇赛前训练中血红蛋白和尿素氮能很好的反应赛艇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态,运动强度增加,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血尿素氮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大负荷的运动训练期间,赛艇运动员的肌酸激酶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赛艇的日常训练中,血乳酸值的变化与运动员个体能力密切相关,在完成相同的亚极限运动负荷时,优秀的运动员血乳酸值相对更低.运动员在周实战模拟比赛中,心率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赛前随着训练水平的提升,运动员的赛后心率相应提升.定量监控赛艇运动员训练课上的投入情况和阶段负荷变化情况,对科学安排和调整训练负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运动时,血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血乳酸的升高和运动强度直接相关。血乳酸一直被国内外当作评定运动时人体无氧代谢过程的重要指标。国内外有的学者曾观察了冰球比赛中秘比赛后血乳酸的变化,并把它作为评定冰球运动员无氧和有氧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对如何提高冰球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为了探讨冰球  相似文献   

20.
血乳酸监控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王福利 《冰雪运动》2007,29(4):16-18
目的:利用血乳酸进行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个体化训练特征的研究,为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血乳酸测试法、专家咨询和查阅相关资料等研究法;结果:通过分析滑行速度、血乳酸值与脉搏之间的关系,控制训练过程,使运动员比赛成绩得到有效提高;结论:把握滑行速度、血乳酸值与脉搏之间的关系,能使有氧、有氧——无氧和无氧训练有机结合,并形成符合项目规律和运动员特点的最佳配比,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