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林 《新闻前哨》2004,(6):41-42
近年来,报纸因差错惹上新闻官司、被送上审判席、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报纸出现导向偏差和政治性差错,被停止出版。报纸差错已成为社会公害,困扰着报纸的发展。消灭或减少差错成了媒体当前亟待解决问题,也是今后必须长期面对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只要出报,产生差错的几率就同时存在。怎样把报  相似文献   

2.
刘群 《新闻世界》2013,(5):22-23
报纸校对是报纸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报纸一旦出错,轻则影响报纸的公信力,重则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响,甚至危及报纸的存亡。因此,有效防止报纸差错是办报人员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殷飞 《军事记者》2009,(3):30-32
当今报业竞争异常激烈,报纸中各类差错也如影随形。而报纸一旦出错,轻则影响报纸的公信力,重则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响,甚至危及报纸的存亡。因此,有效防堵报纸差错是办报人员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编辑实践,就报纸差错的表现形式和如何有效防堵差错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报纸差错的预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行内人常说“无错不成报”,但一张报纸的差错多少,仍然是衡量这张报纸质量好坏以及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有时一处重大差错的防范与否甚至能决定一份报纸的生死。因此,对报纸的文字差错小看不得。  相似文献   

5.
虽然行内人常说“无错不成报”,但一张报纸的差错多少,毕竟是衡量报纸质量与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准。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将减少报纸差错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连续2年开展报纸“无差错月”活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差错率明显下降。笔者作为报社检索报纸差错的工作人员,经常要接触到见报差错,在此将平时所见的文字差错择要归纳一下,以期引起同仁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岳平 《新闻与写作》2006,(10):31-31
日常报道应该不出任何差错。政治性差错不应出,知识性、技术性差错也不应出。因为后者常常反映着一张报纸的综合素质,同样关乎公信力。编辑、记者不可能是“万事通”,但只要多学、多问加细心,差错也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是两例差错。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差错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或电视字幕上,没有一定的汉语言基础知识或相关专业知识很难辨别。大众传媒上出现的这些差错,以假乱真,以讹传讹,影响面广,如果任其扩散,对推动语言文字和汉语语法使用的规范化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习惯性差错、事实性差错、知识性差错、语法性差错等方面进行实例分析,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校对是报纸出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报纸的出版质量。如今的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就像患了流行病一样,已成语言文字差错的泛滥区。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体,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报道新闻、传播知识,营造规范正确的语言文字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校对工作中常见的差错进行梳理和分析,共同探讨,防范差错。  相似文献   

9.
王兵 《新闻爱好者》2012,(21):78-79
报纸的夜班编辑要负责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堵住稿件差错、制作标题、组织版面、设计版面和美化版面等工作。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最后把关人,如果不能消灭稿件中的差错而使之见报,就会让读者怀疑报社的办报水平,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因此,报纸的夜班编辑一定要加强"关口"意识,尽可能消灭差错,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七届新疆双十佳报纸评选中,《伊犁日报》汉文版再次以高分跻身于新疆“双十佳”报纸前列。尽管我们报纸的差错率,控制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范围之内,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小差错时有发生,有时还出现政治性问题的苗头,幸被及时发现和纠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防止报纸差错,尤其是防止政治差错事关报社发展大局,事关报纸在读者中的声誉。下  相似文献   

11.
徐勤 《新闻三昧》2008,(11):14-15
防止报纸的差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报纸的质量和声誉,甚至关系到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因此,它不仅是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责,也与记者和通讯员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大家一道来努力,减少和杜绝报纸的差错。  相似文献   

12.
陈春淋 《新闻战线》2020,(5):112-114
差错数量是衡量报纸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因差错造成重大损失及负面影响的屡见不鲜。降低报纸差错率,编校人员要拓展知识面,遵守采编程序,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出原因,切实提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个别见报稿件出现的一些数字差错,在读者中产生不良影响,也有损报纸的整体形象。报纸上出现数字差错绝不是小事,必须严肃对待,尽量杜绝。粗心大意是出现数字差错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记者、编辑在采访过程中要细心再细心。记者对  相似文献   

14.
王海东 《新闻世界》2014,(10):47-48
党报对稿件的文字质量有很高的要求,编辑在把关过程中应注意鉴别差错,以提高报纸文字质量。一份党报容易出现哪些差错?本文以《安徽日报》2013年11月、12月两月的未见报差错为例,从五个比较典型的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周云倩 《新闻界》2007,(4):119-120
美国新闻界针对报纸差错展开的专门研究发端早,自成体系,并积累了丰硕成果。其长于定量研究、注重实地调查,突出多维视角,讲求对报纸差错整体性动态过程考察的研究特点和研究范式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书名是《报刊差错例析》,作者王震华(曾任《山西工人报》总编)。读后觉得这本书非常好,对提高报纸质量,减少报纸差错有很大的帮助。掩卷回味,跳进脑海的是“高素质才能高质量”八个字。  相似文献   

17.
从信息视角探讨差错信息的内涵及其特征、差错信息对组织发展的负面和正面影响。认为对差错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通过培育积极的差错管理文化、化解信息失灵、构建差错报告系统3个措施,增强员工提供差错信息的意愿。指出对差错信息及其管理的研究应成为信息管理学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报纸上的差错问题是一个“老大难”,令人烦恼,令人犯愁。一位从事新闻工作四十余年的高级编辑,归纳了25种防止差错的办法,看似老生常谈,众所周知,但是仔细琢磨领悟,我们会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力求把差错最小化、最少化,也使文章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如今,随着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差错也随着增多。如何消灭差错,已成各大报社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平顶山矿工报》在降低报纸差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平顶山矿工报》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以其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下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作为一家企业报,在全省150多家党委机关报、企业报中,在采取编校合一的情况下,得到这一殊荣,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得益于报社领导的严格要求、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编辑对报纸负责的强烈责任心。  相似文献   

20.
差错的多少,是衡量报纸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各级报社都把减少报纸差错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几年,苏州日报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差错率明显下降,在全省报纸质量评比中连获佳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