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是艺术与科学关系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一体之“两翼”,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和谐统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分属不同的领域,各具独特的内涵;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对象不同,教学科学以教学的“真”为对象,回答教学的本质与规律的问题,教学艺术则以教学的“美”为对象,回答教学的策略与技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初中多媒体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从中国的口译研究与教学的简短历史谈起,阐述了口译过程的主要模式,展示了其中的异同及相关联系,重点论述了口译教学中的问题,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双语交际与统一纲要。  相似文献   

4.
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学实践需要教学理论,更需要教学智慧,教学智慧不同于教学理论,既不可学习又不可传授;它又不像教学技能虽不能通过理论学习,却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系统训练来形成,只有把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反思有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不断趋向教学智慧的境界,所以,教学智慧非曲外铄,只能由自身提高自身,通过提高教学智慧才能体味教育实践活动的幸福,这便是教师应有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处理不好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有的教师认为,搞教学研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因而不愿在教学研究上耽误时间、花费精力;还有的教师为了做好教学研究而不愿承担教学任务,甚至想彻底放弃教学。这两种情况都说明,要做好教学研究,摆正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非常重要。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教学与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块系,由于在教材的编排上,两类文章自成体系,从客观上造成了教学中现代文知识与文言文知识的脱节。其实,文言文是现代文的基础,现代文是文言文的延伸,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教师应在教学中着力体现两者的关系,使现代文教学与文言文教学互相渗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时知其源,学习古代语言时有兴趣。  相似文献   

7.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遵照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语言与思维同时训练、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个体参加和群体齐进的原则,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进入教学过程,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以提高教学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意义情境的创设,是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语文教材中有  相似文献   

8.
凡事预则立。任何一件事,要想做好,都得有事前精密的思考,精心的谋划。教学预设,即教学的目标确定与行为预期,在形式上反映出来往往就是教学预案。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教学形式确定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的理性思考,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预先作出的教学假想与设计。  相似文献   

9.
俞松林 《教师》2012,(36):125-125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具备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履职条件,才能够在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中游刃自如,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初中体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表彤象,熟悉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握教学改革的要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体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融入与态度生成的教学,有助于培养自由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教师的成长;有助于师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和生命意义的凸现。授受教学是把既定的知识以口头讲述的方式或以文本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它片面强调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与态度;片面强调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忽视掌握知识的过程;授受教学使大学教师的成长受到限制。要实施体验教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要创设适当情景,使主客融为一体;要自己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中生主要存在着缺乏观察能力、体验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种问题。教师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好“三重转化”,让高中生在作文中注入童心,使文章情境交融,并设有适当的留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以此整体提高高中生作文的水平与境界。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高范畴并成为中国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教学意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学现象,并且是许多优秀教师着力追求的艺术天地。研究教学意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为整体美、情感美、动态美。教师创造教学意境需具有“虚静”的心境,视“对话”为理念支柱,以“模糊”为重要技巧。  相似文献   

13.
何洪武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5):76-83,87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出发 ,结合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对照修订后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对中学化学概念理论新授中很值得教学者注意的“概念理论的形成与同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4.
面向现实教学活动的师生关系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徐继存 《教育研究》2005,26(1):58-62
如果承认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那么教学活动良好与否包括师生关系良好与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这种关键作用在于教师是否在教学活动中能真正做到真诚、真实与正当,这是教师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境界,同时也是教师修习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修习不应超越于教学活动之外,而应通过或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教师的修习必然受到教学制度的影响和制约,超越教学制度的教师修习是不现实的。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强化教学制度的规约,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因之产生的师生关系得到教学制度的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15.
Educational theorists working within the tradition of Jacques Derrida and Emmanuel Levinas’s thought, posit teaching to be a site of implied ethics, that is, a realm in which non-violent or less violent relations to the other are possible. Derrida links ethics to the realm of friendship, enabling one to understand teaching as a site of the ethics of friendship. I clarify how friendship, as a re-metaphorization of differance, opens us up to a conception of teaching that provides a counterpoint to the current discourse of ‘effective’ teaching. I draw ou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erridean conception of friendship for the educator in his or her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 towards teaching and attempt to show that friendship points the educator towards an orientation that enables a ‘fine tuning’ and opening up of one’s sense of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to one’s students in ways that cannot be circumscribed to current or institutionally sanctioned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activity of teaching, especially as it is often envisioned in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随着英语教学对英语文化渗透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强调,英语诗歌已成为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行之有效的英语诗歌教学法也成了诸多教者探讨的热门话题。英语诗歌文学意境和音乐意境丰富性的特点决定了诗歌教学要借助诸多手段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产生共鸣。"意境-移情型"教学法的实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当前大致存在着"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五种范型。其中",少教多学"主要表征为一种批判"多教少学"的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主要表征为一种突破"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主要表征为一种反驳"以教定学"的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主要表征为一种针对"教学分离"的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主要表征为一种超越"教学互损"的教师职业境界。探讨这五种关系范型的理论价值在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18.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个性的彰显,教学境界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升华。教学风格是一种客观事实,具有个性化、稳定性和代表性等特点,教学境界则有感官境界、表达境界和音乐境界三个层次。教学风格和教学境界是教师教学中个体表现出的综合统一和自我的整合,是一种自我的意义世界和视域,当我们宣扬教学风格和教学境界时,个人应当努力使学生获得一种个体或自我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管理,核心是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责任与教学常规是教学管理的根基行为,优化教学主体与教学绩效是教学管理的重心所在,致力成果转化与管理创新是教学管理的提升举措,形成教学自觉与教学文化是教学管理的至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管理,核心是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责任与教学常规是教学管理的根基行为.优化教学主体与教学绩效是教学管理的重心所在,致力成果转化与管理创新是教学管理的提升举措.形成教学自觉与教学文化是教学管理的至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