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个体隐性知识测度,以个体隐性知识含量的相对值作为测度结果,选拔参与隐性知识转移模型的知 识转移因子,并将其和各影响因素引入某一时刻基于个体隐性知识测度的多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数学模型。最终,对此数学模型做稳定性分析,并结合实例,根据相关结果判断知识转移因子选取的合理性和多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模型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为更好地发挥组织惯例的作用,提高知识管理绩效,针对惯例的知识属性,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概括惯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惯例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构建惯例演进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模型。[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国内外惯例研究与知识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从个人惯例、团队惯例、组织惯例3个层面,分析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惯例形成机制,并结合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整合以及知识利用等4个知识管理流程,分析惯例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通过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和知识管理措施的提出,为组织实践提供管理启示。[结果/结论] 惯例的演进是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的,作为知识的集合,惯例在演进的过程中,先分解为搭载了隐性知识的惯例模块,经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信息传递,完成隐性惯例到显性惯例的转化,并以此规范成员的活动行为。同时,不同层次的惯例在知识管理的不同阶段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有针对性的知识管理措施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泽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109-112
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转移过程、转移因素和转移绩效既各成体系,又是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一个配套环节。借助于对SECI模型的推理,演化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体系;由于隐性知识特性、知识转移者和知识管理方的各个因子在转移过程中交叉结合,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呈现差异化;引入平衡记分卡,从知识增长、教师能力提升和组织发展三个维度设立转移绩效的KPI体系有利于隐性知识管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隐性知识共享作为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政府成功实施隐性知识管理的关键。为实现政府部门公务员之间隐性知识的有效共享,提高政府部门的决策和管理能力,本文首先对影响公务员隐性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了梳理;接着通过G1法确定了各因素对公务员隐性知识共享的隐性程度;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务员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应策略,从而为实现公务员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隐性知识的管理理论和应用工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性知识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组织管理中受到重视。文章从隐性知识本身、知识拥有者的心理和组织管理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隐性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其中重点介绍了隐性知识管理的两种模式及应用的管理工具———知识地图。  相似文献   

6.
企业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企业隐性知识扩散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隐性知识扩散的特性及隐性知识扩散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效果的因素集合,然后运用ISM方法,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以帮助企业提高隐性知识扩散效率,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发展组织能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推动产学研各方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共享,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总结和归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中的结构方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隐性知识共享内容、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8.
张嵩  张旭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2):102-65
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隐性知识的概念,文章提出了类似的隐性竞争情报概念,并分析了组织对于隐性竞争情报管理的推进,构造了三种有利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整合的组织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交流能力,提出隐性知识交流能力评价模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企业员工隐性知识流转情况,并据此建立隐性知识流转网络。其次,根据隐性知识流转网络以及Page Rank算法的基本思想建立隐性知识交流能力评价模型。在该模型中,能经常与别人交流的员工,交流能力强;与交流能力强的人交流,自身的交流能力也会提升;每个人用于知识交流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不会把所有的隐性知识分享给别人。最后讨论分析模型的解。  相似文献   

11.
韩长友 《编辑学报》2011,23(4):366-367
编辑隐性知识是编辑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内隐的而又高度个性化的知识,是期刊组织潜在的智力资源,是期刊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挖掘编辑隐性知识,使其显形化,是期刊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创造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建立合理的隐性教育制度和合理的激励制度,是挖掘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纲  王忠义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103-12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尤其是占知识绝大部分的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隐性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隐性知识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图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法。该方法以主题图作为知识组织和导航工具,综合隐性知识管理的编码化和人格化两种模式的优势,实现对不同类别的隐性知识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提高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组织知识创新战略的形成机制是组织知识创新管理制度的一项核心内容,其科学性与有效性目前尚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本文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的角度,探寻了组织知识创新战略形成的内在价值取向与知识基础,以及不同组织共享心智模型背景下组织知识创新战略形成过程的“轨迹曲线”。最后就如何构建一种科学高效的组织知识创新战略形成机制提出了几点初步性的建议,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构成和影响馆员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的障碍,提出实现馆员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姜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6):111-148
针对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对非正式网络进行界定,阐述其与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中心性的角度分别探讨非正式网络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姚伟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6):42-47,131
为解决隐性知识交流存在的认知及表述、耗时等问题,针对隐性知识交流的社会化属性,引入社会化推荐来探讨其在隐性知识交流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社会化推荐在隐性知识交流中的工作机理,继而设计不同社区利用社会化推荐进行隐性知识交流的算法。同时,构建面向社会化推荐的隐性知识交流模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管理研究的基本内涵来比较研究情报学与知识管理异同,指出情报学主要是研究显性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及传播,侧重于社会层次与个人层次;知识管理主要研究隐性知识的收集加工整理及传播,侧重于组织层次。同时,探究知识管理研究对情报学研究的启示,并给出情报学研究的基本模型及交流传递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客自由开放的精神符合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本质。基于博客的隐性知识转移模式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图书馆传统隐性知识转移流程,图书馆可以构建由不同类型博客组成的隐性知识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