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选取我国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20 个行业2003-2012 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采用GMM方法分析 FDI 技术溢出与长三角及其两省一市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对长三角各 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正的溢出效应,但没有研发经费投入力度的影响大;FDI 对上海市内资企业自主创新 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江苏省,浙江省最低;当地企业应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质量,合理控制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网络嵌入、企业动态能力以及吸收能力概念以及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并对126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嵌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网络嵌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 用是通过提升动态能力为中介作用而实现的, 即网络嵌入性程度越高,企业越容易形成较高的动态能力,进而提升本企 业绩效;吸收能力调节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嵌入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吸收界定为IT技术在组织活动、业务流程中内化与融合程度,是研究企业利用IT技术投资获得商业价值这一因果关系链中的重要理论概念.本文以结构化理论中"结构-行为-结果"的分析思路,构建IT协调机制、知识整合活动与信息技术吸收之间关系模型,其中前两者分别对应了组织、个体层面因素.之后,运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等方法对于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层面因素-知识整合活动会直接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程度;在组织层面因素方面,高层正式IT协调、中层正式IT协调以知识整合活动为完全中介变量进而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中层非正式IT协调既以知识整合活动为部分中介变量,同时直接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此外,高层非正式IT协调对于信息技术吸收影响并未获得实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在专利合作网络小世界特性的调节下,分析企业自我中心网络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利用企业之间共同专利权人关系构建专利合作网络,以企业申请并授权的专利数量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度量,以企业自我中心网络规模、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和企业合作对象作为自变量,以专利合作网络小世界特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以语音识别技术领域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企业自我中心网络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理清专利合作网络小世界特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结果表明小世界网络通过其高聚类系数增强企业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技术创新理论前沿共词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方法及可视化技术,对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19个代表性期刊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研究得出,当前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存在8个前沿知识群,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关系,企业战略管理、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科技创新的评价,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绩效,企业信息化与科研管理关系等,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张嵩  张旭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2):102-65
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识别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以期提高知识转移效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方法/过程]以团队效能理论为基础,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I-P-O"理论模型;通过对各变量研究维度的科学界定,构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路径分析,最终构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结果/结论]构建了包含转移意愿、输出能力、学习能力、先验知识、知识模糊性、渠道丰富性、信任水平、制度协同、政府政策9个自变量,沟通质量、创新支持2个中介变量,知识分享程度、知识吸收能力2个因变量在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系统以“基于云服务的国家科技文献服务系统”和科服网为数据与平台支撑,为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服务。文章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系统的服务框架,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企业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并提出了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知识联盟网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通信行业和汽车行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知识联盟网络能力的描述将包括网络构想能力、关系组合能力、角色管理能力三个维度,并且引入信任程度作为调节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知识联盟网络能力推动企业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信任程度能正向调节关系组合能力、角色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对网络构想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调节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作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创新催化者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针对技术创新催化能力测量的研究十分有限,且多以问卷调研的主观评价为核心手段,缺乏综合性、量化测量工具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技术创新催化能力内涵的界定与解析,提出技术创新溢出催化与扩散催化的二维概念结构模型;并结合专利合作申请人排名与引文信息特征,从技术催化强度与广度两个方面,构建多维测量指标体系;进而以中、美、日、韩的国际创新催化者为样本,探究创新催化者技术创新催化能力水平差异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催化能力具有二阶多维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体现为创新催化的强度与范围两个方面,能够从创新催化的贡献、质量、地理范围、主体范围四个指标进行衡量;(2)创新催化者在各维度指标及能力上呈现两种能力偏好,即以Toyota (Toyota Motor Corp)为代表的同时发展技术溢出与扩散催化能力,与以SEC (Samsung Electronics Company)为代表的偏好技术扩散催化,而SG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的“高溢出催化-低扩散催化”模式具有个体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论述知识冗余的长度和宽度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通常是倒U型的关系,知识冗余的深度和相关度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通常是正相关的关系。指出适当拓宽知识冗余的长度和宽度,尽量加深知识冗余的深度和相关度,明确企业的外包发展模式和外包领域可以有效提高外包服务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信息技术吸纳过程和吸纳能力的研究,总结出五种对信息技术吸纳能力起关键作用的要素,包括:领导力、企业文化力、组织学习力、变革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称之为信息技术吸纳核心能力。根据对这五种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的分析,提出五个假设。基于中国12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信息技术吸纳核心能力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这五种核心能力都对信息技术吸纳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璐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99-43
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集中于对其概念、影响因素和作用的分析。首先总结知识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明确吸收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其次,分别从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三个角度对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最后,对知识吸收能力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与工商企业不同,政府部门中不具备组织变革及流程再造等条件,基于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模式与科层制情境存在着冲突。围绕着如何发挥出科层制在知识管理中的结构性优势展开讨论,指出相对于学习能力,吸收能力的形成对组织变革的依赖性弱,并以相似组织间互利性和对偶性关系为基础,切合我国政府部门在知识生产、转移、共享与应用上的需求,提出一个基于吸收能力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国外知识搜索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知识搜索理论进行全面回顾与梳理.认为知识搜索的前因可概括为知识特性、社会资本、知识吸收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学习文化五个方面;知识搜索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对组织创新绩效和组织学习绩效的影响.最后,对知识搜索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知识搜索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In the modern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intly determine the evolutionary path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with an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he innovation path, based on the linkage of topic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study focuses on connected topics utiliz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 thereby exploring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innovation paths based on the linka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opic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revealed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by measuring the linkage of knowledge units. For practical bibliometric analyses, research papers and patent literature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to reveal the innovation path for the intera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uantitatively, automatically, and visually. Experimental study shows that analysis of the topic-linked pat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o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relationships,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import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 topics in a field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help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RegulationRoom was an online discussion platform designed to help stakeholders historically missing from the conventional rulemaking processes, such as ordinary citizens and small businesses, engage in thoughtful and informed discussion about a proposed rule. To achieve the goal, RegulationRoom adopted a neutrally engaged and expertise-based facilatative moderation system. The RegulationRoom modertor helped comment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topic, engage in the discussion more effectively, consider opposing views, and substantiate their own comments. In this study, employ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I analyzed one discussion hosted by RegulationRoom on a debt collection policy. I used crosscut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as a proxy indicator to measure deliberativen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ulationRoom moderator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facilitating active discussion, encouraging both within-group and between-group (crosscutting) interactions. Further research needs to be done to illuminate what moderation strategies are most effective in encouraging crosscutting interaction, how the quality of comments (or participation) is improved, and what roles the moderator plays in the process. RegulationRoom also showed that the diffusion of social innovation is not so much a matter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lone as of social, cul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rulemaking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