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六堡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狮寨及周边地区,是广西历史名茶。近年来六堡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目前六堡茶原料茶供应成了六堡茶发展的瓶颈。为了加快六堡茶产业的快速稳步健康发展,文章从六堡茶的品质、六堡茶的生产历史、传统六堡茶原料品种生化成份等方面分析,认为茶多酚及水浸出物含量高的中大叶型品种适制六堡茶,对如何加速六堡茶原料基地的发展,建立完善苗木繁殖和供应体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六堡茶产业的逐步壮大,对六堡茶的各项化学指标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改进六堡茶的加工工艺,有利于加快六堡茶的标准化发展步伐,确保六堡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六堡茶的化学成分,贮存环境、贮存时间、发酵方式等对六堡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六堡茶化学成分的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六堡茶成分变化的机理研究、功能性和活性成分的分析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苏淑梅 《大众科技》2013,(6):198-199
研究认为优越的天然环境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基础,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良好条件,特殊的加工工艺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关键。据此三个主要因素,开发人员设计和实现了六堡茶发酵罐与精制机械联装。六堡茶发酵罐的实现,实现了六堡茶精加工的标准化、自动化、程控化。  相似文献   

4.
六堡茶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茶叶,该茶具有特有的保健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广泛的应用于六堡茶虫害的药剂,该药物用量少,杀虫效果好,为了避免农药残留对六堡茶茶品造成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的方式对六堡茶鲜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检测,方法最低检出浓度、回收率以及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红茶、绿茶、乌龙茶和六堡茶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茶叶产业更是得到快速的发展,近几年保持在8%~10%的逐年增长率,在东盟经济贸易区中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优势,但广西茶叶也面临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挑战,且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主要对广西茶叶质量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欢  滕建文  韦保耀  夏宁  黄丽  尹世磊 《大众科技》2022,24(2):40-44,21
以六堡成品茶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不同极性部分进行胆汁酸结合能力测试,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化学成分测定.最后用相关性分析找出具有胆汁酸结合能力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对胆汁酸结合能力与特征物质、多酚与多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六堡茶中具有结合胆汁酸能力的主要为酚类成分,除酯型儿茶素外,没食子酸(GA)与总酚含量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越加广泛。虽然在我国南方发达地区钢结构技术很成熟,但我国北方地区还是不很成粤。查文主要堡谈低温对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的影响,阐述了低温焊接时的预防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建筑钢结构低温焊接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六堡种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现主要分布于广西苍梧、贺州、八步、蒙山、昭平等地,由于该品种属地方有性系群体种,性状混杂,产量偏低,从中选育出发芽期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综合性状超过原种的株系,并培育成新的优良品种,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从而促进六堡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糖工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甘蔗制糖厂由于甘蔗的品种、生产条件、成熟程度等生产过程应用,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和新工艺,制定制糖工艺技术指标在甘蔗制糖生产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园林施工中加入新工艺,不仅能够提升园林建筑的质量水平,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有着更好的社会价值,但是在当前园林施工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影响了园林施工的发展,本文对园林施工新工艺进行了技术管理难点分析,提出了加强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梅 《大众科技》2013,(4):141-142,251
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就是茶叶的加工及拼配过程,而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则是确保茶叶加工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文章分析我国茶叶清洁化加工的现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改进茶叶清洁化加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谭少波  王小云  黄敏周  于毓林 《大众科技》2013,(12):143-144,136
茶树花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和丰富的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解毒、降脂、降糖、抗癌、滋补、养颜等功效,于2013年1月4日获国家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文章对广西优质茶树花主要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发茶树花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中日茶叶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认为日本频繁提高茶叶进口标准,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致使我国对日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上有着明显的下降以及茶叶出口价格上涨,也使得我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比重中有所下降,可以通过认真实施茶叶农残留标准体系、提高中国茶叶的深加工能力、提高茶叶附加值,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推动中国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14.
四川边茶提取物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边茶(康砖)是黑茶的一个主要品种,所含茶多酚与绿茶和红茶不同。本研究利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了边茶萃取物对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 E.C. 2.3.1.85)的抑制作用,近几年研究报道该酶是减肥和抑癌的双重潜在靶点。结果表明,边茶萃取物对FAS有可逆和不可逆抑制双重作用,最佳萃取溶剂为50%的乙醇,在常温下5 h即可达到最佳萃取效果。用开水泡茶的方法经两次浸取可提取出近60%的抑制FAS有效物,比绿茶的浸出效率约高1倍,但需较长的浸泡时间。边茶的新茶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能力并不强,存放数年的边茶抑制能力最好,其后有所下降,但大部分抑制活性可保持20年以上,而30年以上保存期可能会使抑制能力明显下降。边茶提取物与底物乙酰辅酶A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竞争性质都是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混合型;对FAS中的酮酰还原反应的抑制不明显,这说明酮酰还原酶结构域并不是其主要作用位点;这些和绿茶及红茶都有不同。由实验结果分析边茶中的抑制剂不同于红茶和绿茶,可能是茶多酚中的茶褐素,其抑制能力高于儿茶素而接近茶黄素。这些结果表明边茶在减肥、抑癌等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种强制性认证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方法:通过国际通行标准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定义,以及我国茶叶相关法规及标准对茶叶质量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产品标准的规定是不全面的,而认证则是对其不足的必不可少的补充;阐述茶叶类食品行业的食品生产许可、地理标志、出口备案等强制性官方认证的要求、差别,以及其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结果:判断认证有效性及其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企业内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结论:对茶叶类食品而言,食品生产许可、地理标志、出口备案等强制性官方认证的要求及保证作用依次提高。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Inferior Tieguanyin oolong tea leaves were treated with tannase. The content and bioactivity of catechins in extracts from the treated tea leaves were investigated to assess the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inferior Tieguanyin oolong tea.ResultsAnalysis showed that after treatment, the esterified catechin content decreased by 23.5%, whereas non-galloylated catechin and gallic acid contents increased by 15.3% and 182%, respectively. The extracts from tannase-treated tea leaves showed reduced ability to bind to BSA and decreased tea cream levels. The extracts also exhibited increased antioxidant ability to scavenge OH and DPPH radicals, increased ferric reducing power, and decreas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pancreatic α-amylase and lipase activities.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annase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erior Tieguanyin oolong tea leaves.  相似文献   

17.
张梅 《大众科技》2013,(2):72-73,22
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加工人员只有掌握了这些影响因素,才可以不断地更新、改进工艺。文章探析加工过程对茶叶卫生质量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梅 《大众科技》2013,(1):72-73,64
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加工人员只有掌握了这些影响因素,才可以不断地更新、改进工艺。文章探析加工过程对茶叶卫生质量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茉莉花茶窨制,介绍一种以触摸屏为核心的多路温湿度巡检测控系统,该系统具有智能化、使用简单、精度高等优点。根据花茶生产要求,该系统能对茶堆中数十个点进行实时测控,并达到±0.5℃的测温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