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入手,对其所涉及的信息资源,读者及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一剖析,具体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怎样开展网络时代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使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做好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是目前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从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呈现的特点入手,结合民族师专图书馆的实际,分析网络环境下民族师专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的角度,论述图书馆读者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新的特点及其服务工作的转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必须以读者需求为核心,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针对当前网络环境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必须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环境,创造条件,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图书馆的文献提供服务,信息开发服务,参考咨询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对传统读者服务工作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如何做好为读者服务工作,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谈网络环境下青海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者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青海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青海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多元化服务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种新模式。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高校读者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实施多元化服务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几种方式,期望为读者服务工作的信息源拓展、服务理念提升和服务效率的提升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理念等方面探讨了期刊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以便对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读者服务工作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连大学校园网是集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传输与多媒体应用为一体,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全套网络服务的大型网络.本文从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应用、网络安全等方面,介绍了大连大学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网络建设、应用和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林晓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6):134-138
本文以网络为背景,构建文献信息工作传统与现代的平台。对网络信息分类、网络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服务、网络资源共享这四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济南市部分高等院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一定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网络价值观念比较模糊;网上的言行缺乏约束和自我约束;网上人格冲突突出;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危机等。网络化已渗入大学生生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抵制网络诱惑。  相似文献   

14.
浅析网络沉迷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因应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沉迷的特征包括沉迷耐受反应、强迫性网络使用、网络戒断反应、网络沉迷相关问题;网络沉迷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包括数字焦虑、自我异化、边缘性道德、网络犯罪与被害;对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预防与辅导策略包括提供替代性的活动经验、了解真正的使用需求、反思过度使用的影响、强化重要他人的网络素养与物理环境的监控。  相似文献   

15.
旅游网络公共关系营销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产品在网络营销中所具有的优越性论证了旅游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指出目前我国旅游网络营销所面临的技术限制、安全隐患、信用机制等问题。阐述旅游网络营销适宜采用网络公共关系营销策略,其目的重在宣传,树立旅游企业网络形象,打造企业网络品牌,构建完善的虚拟社区服务;并从网络公共关系的特点、网络软营销策略、顾客忠诚策略和旅游网络公共关系营销成功要素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郑强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107-109
“网瘾”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学生分心,家长痛心,教师忧心,社会担心,预防和戒除网瘾刻不容缓。通过对网瘾的界定、网瘾的实质与导致网瘾的“罪魁祸首”的分析可以看出,要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瘾,就要教会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加强理想教育和意志力培养,加强网络的开发和监管。通过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法、替代与转移法来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总体思路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育.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总体思路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络的挑战,在网上唱响德育的主旋律,努力构建网上德育的新阵地,大力加强网络德育的队伍建设,多形式、多层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德育法制化建设.展望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发展趋势,即具体体现为: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对象主体化,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手段信息化,教育模式立体化和教育范围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网络伦理问题,网络伦理问题主要有四种表现的形式。其产生有理论根源、技术根源、法律根源和主体根源,但网络主体是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本根源。传统文化中“内省”、“慎独”思想在调控和规范网络伦理问题中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的出现引发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内容的特质和形式的特性决定了网络伦理有其与以往的所有伦理不同的特点。网络文化自身特点决定了网络伦理内容不能忽视网络主体的自我保护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采用网络成瘾调查量表对通化地区四所学校的初高中学生进行测验,共收集有效问卷896份,从中筛选出具有网络成瘾倾向者85名,占被试群体的9.4%。成瘾组和非成瘾组性别、上网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上网最长时间、每周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是危险因素,收发电子邮件是保护因素。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