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于20世纪60年代末学习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内在论的科学史和价值中立的科学哲学受到兴起的科学社会史的挑战。我放弃了单纯的科学主义,开始批判地看待科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成为70年代出现的科学技术元研究的重要内容。从1970年以来,我在韩国许多大学开设了STS以及科学史、科学哲学方面的新课程,积极参与了环保相关的民间运动。目前主要集中于国际层面的科技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晓 《科学文化评论》2004,1(5):115-125
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这两大学科有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以默顿为代表的传统科学社会学,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主张对科学体制进行社会学考察。科学史中则产生了旷日持久的思想史与社会史之争,主流观点认为思想史是主体,社会史是补充。两大学科的共同特点是,都把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看作是一种弱影响,只分析社会如何为科学提供动力,没有对社会如何影响科学知识本身做出评价。而且,在已有的框架下,科学知识与科学体制、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史研究在科学史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生物学史研究对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史及科学编史学和科学史计量方法所起的作用,进而指出了生物学史研究的意义,强调对生物学史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技术具有双向互惠、协同发展的特征。当前研究多从领域发展视阈探究科学与技术间的关联模式及相互作用,而较少从特定创新主体出发分析两者关联。论文和专利分别是科学与技术的代表性产出,本文以基因工程领域为例,构建以论文和专利为节点的创新型企业科学—技术关联网络,结合知识网络分析方法,整合节点语义特征与网络结构特征,揭示创新型企业科学与技术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在创新能力更强的企业中,科学向技术的转化程度更高,但科技规模过大会导致转化速度降低;(2)相比跨企业的科技关联,创新型企业内部的科技关联更具优势,科学到技术的知识流动速度更快,且创新能力更强的企业能够在更广泛的科技领域产生关联;(3)创新型企业科学与技术关联的领域多样性与领域平衡性和企业的异质性能力相关,而领域平衡性仅与领域多样性有关。本研究能够为创新型企业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创新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制约科技期刊发展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政策导向,期刊与论文的科学评价,期刊显示度、出版定位,期刊出版载体多样化等方面对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促进科技期刊跨越式发展的首要因素,期刊刊载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是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质量,质量是期刊发展的动力。期刊的发展与其出版定位及对期刊与论文的科学评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传播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是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争夺全球科技话语权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科学传播的时代背景及科学传播的理论研究与模式转变,探讨了科学传播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促进关系,揭示了两者交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调查了国外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推动科学传播的典型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科学传播现状,尝试提出了促进科学传播事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及其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庆华 《现代情报》2007,27(1):17-19
科技学术期刊在人类探索科学奥秘,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传播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催化功能和控制功能等等是科学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随着近年社会上对科技期刊进行各种评价、市场化思潮、学术商品化、缺乏监管等不良倾向的影响,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开始出现变异,这势必会影响科技学术期刊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也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探讨了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及其变异的表现,同时也探讨了科技学术期刊功能变异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学史研究的语境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标志着科学史研究的成熟。本文认为科学史研究在经历了最初的内史方法和过渡时期期的外史方法后,20世纪80年代后走向具有综合化和整合化的语境分析方法。语境分析方法的形成,标志着科学史的研究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语境分析方法主要有内外史统一方法、“辉格”与“反辉格”统一方法、历时共时方法、科学思想史与科学社会史统一方法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统一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2011—2020年河南省18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18个地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进一步运用Tobit回归对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科技创新综合效率总体水平提升,受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更大,但各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效率呈现以郑州为中心的效率高地,并逐渐向中部地区扩散的空间特征;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南省市域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从强化地区间创新互助、加强政府支持、提高地区金融水平以及加大对外开放程度4个方面,提出创新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知识转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鉴于以往研究中专利引文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知识基因这种特殊知识单元,从知识内容流动的视角,定量研究从科学到技术的知识传播机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研究案例,识别技术领域的知识基因和专利引用的5个关键基础学科,研究各学科与技术领域的知识关系。通过构建知识基因的传播级联网络模型,对知识基因从科学到技术的跨领域传播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专利科学引文,知识基因流动能够揭示从各学科到技术领域的更加真实的知识传播关系;知识基因的短期影响力水平与来源学科有关;知识基因从科学到技术的跨领域传播受到马太效应影响;受异质性知识组合效应的影响,跨领域知识基因在传播网络规模、寿命、影响力及创新“催化”能力方面优于技术领域一般知识基因,后者的产生速度和传播速度则更快。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入探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知识转化规律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新兴技术领域的创新预测、基础学科布局以及科技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