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求真”是徐悲鸿风景油画的内在创作观。这与他的学画经历和受教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选景与造型上的真实;其二,艺术创作出发点上的真感;其三,真意与真情;其四,真诚。徐悲鸿风景油画的“求真”创作观利弊互见。  相似文献   

2.
清代学者崔述是史学名家,其史学思维方式也贯穿到了他的读<诗>笔记--<读风偶识>中,他从史学角度研究<诗经>,使<读风偶识>染上了浓重的史学色彩.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崔述对"诗可以观"的理论认识与其观<诗>知政的说<诗>实践是高度一致的.他认为"诗可以观"就是指通过<诗经>可以考察政事得失、历史变化,强调现<诗>知政的作用;在说<诗>实践中,崔述透过<诗经·国风>文本看历史兴袁、政治得失、风俗好坏.二是以史证诗,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考证<国风>某篇是否属诸某人,是否反映某件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3.
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庸谈论武侠小说创作的文字不多,且不系统,散见于一些访谈录或作品序言、后记.通过它们,可归纳出金庸关于武侠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也是主要的看法,即:人物核心及性格观;情节跌宕与个性观;背景历史真实观;创作创新变化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追求,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成功实现,使金庸小说得以全面提升武侠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历史合力观是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其内涵指出历史是个体意识相互冲突作用的结果,外延则发展了这种交互作用思维,指出历史是一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合力观蕴含丰富的辩证思维,它体现着社会发展是自为性与自在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这一理论对我国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尤侗的词学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体的态度,一是对词作的要求。对于词体,他在认定诗词有别的前提下从诗学传统和声乐范畴两个角度极力推尊;对于词作,他在讲究声华格律的基础上注重特定境遇中的真性情。尤侗的词学观是对清初其他词论家词学思想的补充或驳斥,没有开创性卓识,缺乏系统化阐述。就尤氏词作所表露的儿女情、青衫情、故国情看,其词学观与词创作实践大体上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曾是二十年代浪漫抒情小说流派的中坚代表,但他后期的小说却呈现出与前期迥异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倾向.本文拟在着力分析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出奔>的同时,探索郁达夫文学观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解构是后现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卡夫卡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表现主义作家,但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已经体现出了一种后现代解构的倾向。其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解构性特征为:对人主体性的解构,对传统确定性思维的解构,对传统语言观的解构。卡夫卡的创作具有后现代倾向。  相似文献   

8.
刘壎是宋末元初古赋热潮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刘壎身经宋元鼎革的巨大历史变迁,因此特别重视古赋中的悲怆情怀;他又是一个信奉陆学的学者,因此特别重视古赋中的义理劝诫。另外,他还提倡古赋要有清新的语言,以及峻洁的风骨。刘壎今存古赋九篇,其中《观雨赋》、《阅武赋》、《延平新郡赋》、《迎春赋》四篇,更能反映其古赋特色,也基本上能符合其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9.
创作态度论和创作思维论是苏轼文艺创作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态度论方面,他从坚持个性独立出发,坚持自由创作;他还提出自成一家,标举创新精神。创作思维论方面,他的"静空"观、"游于物外"、灵感论等观点中,包孕着很多有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郑板桥的史论较多,他对历史的评价与他的喜怒哀乐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历史观是相对稳定的。郑板桥历史评价的基点是他的天道循环观,他认为社会与人生都是一场大戏,世事总是翻来又复去的;同时在天道循环观的基础上郑板桥又出现了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他认为人一切奋斗的结果都会因天道循环而走向缥缈;当然,他也认为,虽然天道循环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的因素不可忽视,只要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人与社会就可以延缓这种循环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沃尔夫的语言——思维观虽然深受萨皮尔的影响,但他对语言的认识更多最早来源于他对科学和宗教的反思,由此激发他对语言研究的兴趣。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有三:反自然逻辑的思维决定观,支持语言制约思维;反语言进化论,提出语言相对论;反印欧语言为中心,主张各民族语言文化平等。  相似文献   

12.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异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是由他“文学是梦”的文学观所决定的。废名“文学是梦”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白日梦”说的启发,另一方面则与周作人、鲁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文学是梦”的文学观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距离”与“想象”是解读废名小说及其文学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出来人才学思想是丰富的。他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记叙和评论中,不断阐发他对人才使用的观点。文章以大量篇幅考察了司马迁所记载的因人成事和因人失事的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司马迁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4.
宋云彬是近现代历史上的“文化名流”,在革命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历史教育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的历史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普及历史常识、传播唯物史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三位一体的历史教育目的观;二是详今略古的中学历史课程观;三是倡导情、技、道相统一的历史教学观。宋云彬的历史教育思想,与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具有相互构建的性质,对今天的历史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从课程观的视角来分析,基础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历史课程观。当前历史教育界盛行的是哪一种课程观?历史课程改革倡导的又是哪一种课程观呢?所谓"成人的历史"课程,是指在对儿童的历史教育中,历史课程的设计者与教科书的编写者,担心儿童在历史学习中会受到负面的历史认识、历史价值观的影响,按照成人心目中儿童应该接受的历史知识以及形成的历史认识等思维,去编纂教科书或选择历史学习内容。由于历史人物纷繁复杂,历史事件千奇百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0.
太和观是中华思维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 ,是中华辩证法理论的历史积淀。太和范畴虽然是《易传》提出的 ,但它作为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其内容却早已存在于华夏文化的精髓之中。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不断整合 ,它已积淀为中华民族宇宙观的基本形态 ,从而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导航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 ,太和观既是中华民族的宇宙观 ,也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存在模式 ,它是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观和伦理道德观及其人生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