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世燕 《资源科学》1985,7(3):68-73
河西内陆流域自南而北可分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平原)、北山山地及内蒙古高原(西端)四个地貌单元。祁连山海拔一般为3000—5000米,流域内主峰达5547米。山地在3000米以上生长森林,3600米以上发育多年冻土,4400米以上终年积雪,5000米以上现代冰川发育。祁连山高山区年降水量东段(冷龙岭)为800—1000毫米,中段(走廊南山)为600—800毫米,西段(疏勒南山)为400—600毫米。祁连山北坡的中低山带,海拔在3000米以下,降水量一般不足300毫米。可见祁连山区降水量由东向西、自山顶向山麓递减。祁连山区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300亿立方米,其中属于河西水系的约180亿立方米,成为河西内陆水系地表和地下水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清光绪10年即1884年.设置新疆省.1955年10月1日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之极端.地理、地质、地貌、气候、气象等诸自然环境.景象万干。既有高山严寒地区,如喀喇昆仑山的最高峰.海拔8611米.极端最低气温达-52℃.又有酷热干旱的沙漠与盆地,面积广达32万多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海拔为-154米的吐鲁番盆地.极端最高气温达476℃.年平均降水量仅10毫米。新疆气温日差可达11℃-16℃.其河流大部分属内流区.以高山冰川水雪为源.而流失于沙漠盆地或积水成咸湖.盐碱地面积大。自然环境的这种特征.不仅使新疆植物物种个儿大.富集各种营养素.如“上海的土豆像沙枣.新疆的土豆像娃娃头”,新疆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平均高于关内的1克%,西红柿中的红素含量是全国之冠。而且还造就了一大批抗逆性强,化学性质特异.富含功效成分的天然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要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的冰川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西部地区国土面积528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56.6%,总人口2.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是一个开发程度很低的地区,环境恶劣、多变,认识西部大开发中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加强环境与过程的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限制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很多,这里主要谈冰川环境与冰川水资源问题。一我国西北冰川全面退缩西部地区有冰川46298条,冰川面积59406km2,储存冰川水资源5590km3,相当于6条长江和100条黄河的年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冰川开始明显退缩以来,西部的冰川就一直处于萎缩状态。20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1958年应国家开发西北地区急需,组建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开始对我国西部高山冰川和多年冻土进行考察,1962年调整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室,1965年与原治沙队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1978年冰川冻土部分单独建所,改称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该所是我国唯一的以高山、高原和北方寒区冰川、积雪与冻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5.
我国沙漠化的态势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沙漠、沙漠化、荒漠化 在目前论及沙漠和沙漠化的著述中,常常见到“沙漠”、“沙漠化”、“荒漠化”以及“沙化”等名词,且有混淆,为了研究问题,有必要给如上的词汇以确切的含义。 1.沙漠 所谓沙漠,是指干旱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也包括了沙漠化土地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地。我国沙漠总面积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部及内蒙古西部等。 我国沙漠自然布局有如下特点: (1)地区的分布,多深居我国内陆。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沙漠戈壁总面积的90%。除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外,绝大部分以流动沙丘为主,占该地区沙漠面积的75%左右。该线以东,沙漠戈壁分布较为零散,面积也较小,仅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70多万平方公里沙漠,57万平方公里戈壁荒漠,还有高原荒漠15万平方公里,基本都在西部地区。而沙漠每年还在以3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的心腹之患和灾害的根源。改造这些沙漠始终是人类世世代代的梦想。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水资源限制等因素,绿化治沙进展不大:局部好转,全局恶化,沙尘暴还是屡屡袭来。最近在强国论坛看了“小小公民”的《治沙良策——把沙漠覆盖起来》后,觉得“把沙漠覆盖起来”确是治沙的一条新思路。但若按其文章说的“用太阳能电池板逐步将沙漠覆盖起来”,虽然有文章中说的那些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降水是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根本补给源,直接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山地冰冻圈的分布和发育。祁连山高寒山区是降水和产流高值区,降水特征受地形影响较大,但现有的降水观测网络还无法合理反映降水特征在地形垂直梯度上的变化。为了确定降水变化如何影响高寒山区的水文和生态过程,需要从流域垂直梯度观测降水形态和降水量的变化。本文概述了由T-200BM3组成的祁连山高山区降水格网化、梯度化、自动化观测网络,并在八一冰川冰缘区建立高寒山区降水标准校正场,采用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的降水/降雪观测标准(DFIR)校正八一冰川区域降水量。在八一冰川区域对地面降水数据产品作初步分析,并利用高海拔站点数据评估了GPM和TRMM降水数据产品在祁连山区的适用性。该降水观测网络的建设对进一步认识高寒山区不同海拔雨雪和水汽变化规律,精细化评估高寒山区降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全国的降水资源综合观测和评估提供方法和降水数据产品。  相似文献   

8.
一、北京水资源概况 1.北京水资源的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平衡。 1956~1978年平均面降水深630毫米,总降水量106亿米~3,其中山区降水量65.5亿米~3,平原降水量40.5亿米~3。北京年际降水变化大,最大年降水多达1406毫米,最小年降水仅168.5毫米,而且还经常出现连丰、连枯情况,持续时间一般为2~3年。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配也  相似文献   

9.
美洲中部有一块广袤的平原地区,位于密西西比河以西,这就是北美大平原。在这个平原上,发现很多大石头上都刻有异常规则的圆角三棱小孔,不仅石孔的三个角是由小圆弧(圆弧半径为5毫米)构成,石孔的三条棱边也都是由圆弧构成,圆弧半径为37.5毫米。  相似文献   

10.
王欢 《青海科技》2014,(2):44-45
<正>全球变暖导致珠峰地区冰川消融,这将会破坏全球水资源的平衡,从而对世界生态产生深远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发布报告称,本世纪中,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比现在减少28%。如果全球持续升温,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继续以当前的速度消退,到2035年其总面积可能从现在的50万平方公里缩减到10万平方公里,甚至很可能全部消失。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一次气候会议上,意大利米兰大学研究小组在报告中提到,珠峰地区冰川在过去50年里消融14%,雪线上升了180米。珠峰及其附近的萨加玛塔国家公园的冰川、温度和降  相似文献   

11.
对于西北荒漠地区的潜力探讨,有的人比较悲观;有的人则比较乐观,认为“我们未来的希望在西北”。本文想就这个地区的挖潜与利用问题,谈点浅陋之见。(一)我国荒漠地区的总面积有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8%。其中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的面积有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西北荒漠地区面积很大,却是我国各种生态系统中人口最稀少,利用程度最低的生态系统。由于西北荒漠地区的特点之一是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东、南、西分别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5.9万人,境内有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漠,占总面积的40%,属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我市立足有限农业资源,确立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农牧业经济工作思路,在较短时间里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均力  方晖  包安明  杨辽 《资源科学》2011,33(10):1839-1846
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是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充分认识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特征及驱动性因素,有利于正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山地区缺乏观测资料的特点,利用遥感资料重建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的水位及面积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位和面积对湖泊变化描述的敏感程度,分别从湖泊类型、区域分布和影响因素讨论了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的时空特征。水位可以更好地描述高山湖泊变化的时空过程,10月份是中亚高山地区湖泊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封闭性湖泊而言,近期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湖泊扩张明显,而天山中部的湖泊水位微弱上升或保持不变,而阿尔泰山地区的湖泊处于萎缩的状态,湖泊的变化与降水及冰川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吞吐型湖泊的变化按有无水坝呈两种变化趋势,出水口建有水坝的外流湖水位下降明显,而自然状态下的外流湖水位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过度向吞吐型湖泊引水与开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昌地区干湿气候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普宗朝  张山清  宾建华  窦新英 《资源科学》2011,33(12):2314-2322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16个气象站1961年-2009年的逐月气候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年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干湿指数、水分亏缺量等干湿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各要素多年平均值、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昌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干湿指数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山区大,平原小;西部大,东部小”的格局,年潜在蒸散量和水分亏缺量表现为“平原大,山区小;东部大,西部小”的格局。近49a,乌昌地区年降水量和干湿指数分别以13.843mm/10a和0.016/10a的倾向率呈极显著(p=0.001)的上升趋势,并分别于1990年和1987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增大;年潜在蒸散量和水分亏缺量分别以-16.07mrrdloa和-29.909mtrdloa的倾向率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并分别于1983年和1986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小,气候总体呈较明显的变湿趋势。但各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突变后较突变前,年降水量和干湿指数的增加幅度表现为“山区大,平原小”,年潜在蒸散量和年水分亏缺量的减小幅度表现为“中部平原大,南部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地带小”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4,(1)
正[导读]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发现,气候变暖加剧了西北高山区冰川的消融,改变了水资源的构成,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的不确定性,水资源管理亟待更新思路。专家建议亟待更新水资源管理思路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发现,气候变暖加剧了西北高山区冰川的消融,改变了水资源的构成,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的不确定性,水资源管理亟待更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贵刊 2 0 0 0年第 7期《一种沙漠绿化的新方案》一文构思新颖 ,的确有独创性。但由于作者对沙漠气候并不熟悉 ,所以其方案未免有些纸上谈兵。该文以我国最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说明集雨器 ,而笔者在该地区的皮山县工作了 15年 ,对沙漠气候有比较实际的了解。文中说此处年平均降水仅有 15 .6毫米 ,如果采用该文所设计的集雨器 ,可将降水量提高 70倍 ,相当于长江流域的降水量 ,从理论上计算似乎没问题 ,如果能平均每星期或每月下一次微雨 ,这集雨器也许有用。但实际上那里的降水极不均匀 ,常常是整年不下一滴雨 ,两三年才偶尔下一次 ,有次…  相似文献   

17.
陈勇 《科学中国》2006,(10):11-11
来自“北极冰芯采样探险队”的国际科学家小组近日说.他们从北冰洋底取得的冰川沉积物样本表明:北极冰盖的形成时间比科学界以前估计的早得多。此外,北极地区曾有过像今天的亚热带一般温暖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利用乌鲁木齐地区10个水文气象站50多年(1961~2012年)气象资料,对乌鲁木齐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主要气候要素的若干特征及趋势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乌鲁木齐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最强的是北部平原地区,贡献最大是冬季增温显著;乌鲁木齐年平降水量增加趋势最强的是北部平原地区,贡献最大是夏季降水量增加显著;乌鲁木齐地区增湿趋势最强的南部中山带和高山带,以冬季(1月)气候倾向率最大对全年相对湿度增加贡献最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温度和增湿及降水量增大,21世纪初度和增湿及降水量增幅达最大。创新点在于,建立无资料地区气候要素预测模式,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高遵循多项式分布。为水资源影响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当地政府制定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持。为乌鲁木齐地区中山带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并将是今后一个很长时期的热门话题。我国西部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究竟什么是制约西部发展水平上低于东部的主要因素呢?如果是指高山、沙漠、黄土、冰川等严酷环境和过度放牧、开采和人为破坏造成的恶劣气候,相信不会有多少人产生疑议。笔者以  相似文献   

20.
九寨沟、黄龙地区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九寨沟、黄龙地区附近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1959年~2004年共46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九寨沟、黄龙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九寨沟、黄龙地区的降水以及水资源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691mm、247mm,季节变化明显。46年来,该区年平均降水以及水资源的总趋势是减少的,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94年以来减少趋势尤为显著;两者的减少主要发生在7月份。本区年水资源的年代际变化最显著,主要是15年左右的周期。九寨沟、黄龙地区7月份降水、水资源的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南来水汽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主要的影响因子是巴尔喀什湖以东到贝加尔湖以南地区的500hPa高度场形势和来自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偏南风水汽输送。高度场以及南来水汽两个主要因子的变化导致80年代尤其是1994年以来九寨沟、黄龙地区7月份降水显著减少,进而影响到全年降水,使其也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异常变化进一步引起了九寨沟、黄龙地区水资源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