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淀粉胶体往U形管中注入淀粉胶体50mL和食盐溶液50mL的混和液体,在两个管口分别包上肠衣,用胶圈扎紧,接着把U形管口朝下,一管插入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一管插入装有碘水的小烧杯.装置如图.五分钟后,见到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出现白色沉淀,装着碘水的小烧杯,不发生变化.整个实验操作简单、省时,易观察,有很强的对比性.证明了氯离子、钠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二、Fe(OH)_3胶体在烧杯里放入100mL水,加热使之沸腾,然后注入约3mL30%FeCl_3溶液,即生成红…  相似文献   

2.
在100mL的小烧杯里加入约40mL淀粉胶体和20mL食盐溶液的混和液体。 将两支半截试管,一端各用线扎紧半透膜,再倒入5~10mL蒸馏水,放到盛混和液的烧杯里。 0.5min后,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了氯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碘水,不发生变化,证明了淀粉胶体的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另取一支盛有混和液的试管,沿内壁加入一滴硝酸银,可看出生成白色沉淀再加一滴碘水即变为蓝色。两组实验前后对比,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1 改进前实验全过程用半透膜制成一个袋 ,往这个袋里注入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 ,然后采用如图 1所示的方法 ,用线把半透膜袋的上口缚好 ,系在玻璃棒上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几分钟后 ,用两个试管各取烧杯里的液体 5毫升 ,往其中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往另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碘水 ,然后观察两个试管里发生的变化。图 1缺点 :( 1 )半透膜是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 ,不经济。( 2 )实验操作比较复杂。( 3)半透膜不容易购买。2 改进后实验全过程把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注入自…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胶体的教学时,需要做渗析的课堂演示实验,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演示,存在这样几个问题:半透膜的制取(无论是用肠衣还是鸡蛋内膜)比较麻烦,实验的操作不方便,演示时用的时间较长,也不容易检验出透过半透膜的钠离子。  相似文献   

5.
"渗透作用"教学疑难三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演示实验,其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其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做是~层半透膜,这层膜把液泡里面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分隔开来,两侧的溶液通常具有浓度差,故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在以往教学中,常遇到学生提出以下三个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课本“绿色植物水分代谢”这一节中,讲到渗透作用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而本节内容讲的是绿色植物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从外界吸收水分,当水分进入细胞对,人必须通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原生质层由于细胞膜和波泡膜是选择透过性股.因此可以看作一层选择进过性脑这里,学生往往造成概念错误,把选择透过性膜当作半透膜。事实上,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渗透作用原先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现象.中国中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三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演示实验2—3(渗析)中,教材中是用细绳把半透膜扎起来,再从结口处注入淀粉胶体和NaCI溶液的混合液,用玻璃棒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进行渗析(图1)。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三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演示实验2-3(渗析)中,教材中是用细绳把半透膜扎起来,再从结口处注入淀粉胶体和NaCI溶液的混合液,用玻璃棒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进行渗析(图1).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半透膜和选择性透过膜这两个概念 ,学生很容易混淆 ,把握不准。下面谈一谈半透膜和选择性透过膜的区别。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 ,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 :玻璃纸 (又称赛璐玢 ) ,花生种皮 ,猪肠衣 (浆膜层 ) ,鸡卵的卵壳膜 ,离体的膀胱膜 ,蚕豆种皮 ,鱼鳔 ,青蛙皮 ,鸡的嗉囔 ,火棉胶等。根据半透膜是否具有生命现象可分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 (无机膜 )。选择性透过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 ,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 ,还具有主动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因此 ,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 ,…  相似文献   

10.
一、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玻璃纸(又称赛璐玢)、花生种皮、猪肠衣(浆膜层)、离体的膀胱膜、蚕豆种皮、青蛙皮等。根据半透膜是否具有生命现象可分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无机膜)。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也具有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二、细胞液和细胞内液细胞液是指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道关于渗透作用问题的习题 :把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如图 1所示 ) ,在下列条件下 ,经过一段时间后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液面高低情况是 :1 .当半透膜只允许水分通过时 ;2 .当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时 ;3 .当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通过时。要解答这类有关渗透作用的问题 ,首先要弄清影响溶剂 (如水 )通过半透膜运动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就涉及到水势等相关的几个概念 ,而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又很容易出现偏差。植物生理学上一般以水势 (单位是压力单位 )的大小来指示水分子运动的…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 :渗析 ,要用到半透膜。课本上介绍的可用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羊皮纸、胶棉薄膜 ,玻璃纸等。在实际操作中 ,选用一种合适的半透膜 ,是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首先 ,我选用了肠衣 ,但肠衣不是随时可以买到的 ,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易破 ,很难长期保存。有的资料上介绍用鸡蛋内膜 ,鸡蛋随时都可以购得 ,但取内膜很费时 ,需用稀盐酸浸泡二、三个小时 ,也易破 ,效果也不够理想 ,淀粉胶体也能透过去。我找来一些玻璃纸 ,但它们不容易制成一个袋 ,所以我对这个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一个广口瓶装蒸馏水 ,用一个锥形瓶装淀粉胶体和食盐…  相似文献   

13.
半透膜实验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半透膜实验,认识胶体,区别微观的微粒大小,而半透膜一直是困扰中学半透膜实验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一.原料大白菜叶柄、洋葱、大葱白均可。二.制做方法把大白菜叶柄、洋葱、大葱白内表皮剥下来,用水洗净内表皮的菜汁,再用蒸馏水洗,即可得到半透膜。把上述洗净的蔬菜半透膜蒙在洁净无底的试管口上(或用截取的一段粗玻璃管,把管口烧至圆滑).用棉线包扎好。把蒙有半透膜的一端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装置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胶体和溶液的混合液,即可进行胶体渗析实验。四.说明1.用蔬菜半透膜代替动物半透膜,原料易得、随手可取.制做简单,学生自己都可以动手制做,很适合农村中学采用。2.若用比较老的大白菜叶柄、洋葱…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被动运输”,以蔗糖溶液的渗透实验引出问题,认为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玻璃纸半透膜。这与化学上把蔗糖溶液归为小分子真溶液相矛盾。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了蔗糖分子可以透过玻璃纸、鸡蛋卵壳膜等半透膜,可以发生明显的渗透现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蔗糖溶液的渗透实验液柱高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和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练习中经常出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来考查渗透作用的题目,现就一道渗透作用的试题进行解析与拓展,以共同交流。例题图1中C处为半透膜,在A侧和B侧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葡萄糖和蔗糖均不能透过半透膜),一段时间后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半透膜是胶体渗析实验所必需的用品,现介绍几种半透膜的制作方法。1 用植物叶片制半透膜选用叶面较大较薄无破损的植物叶片,在沸水中煮1min,以破坏植物叶片表皮中不易透水的角质层。然后将煮沸的植物叶片用细棉线固定在长颈漏斗(或玻璃管)下端即可。采用植物叶片制做半透膜,具有原料易得,制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等特点。2 用打字蜡纸制半透膜剪下一块未用过的打字纸,用手多次搓揉,使其柔软。再将打字蜡纸用棉线包扎在长颈漏斗口,即可进行半透膜性质的实验。此法制作的半透膜可演示离子通过,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有漏斗内液…  相似文献   

18.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其机理与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探究植物细胞中水分进出的方式,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新教材设计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它不但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透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成熟(有明显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吸水或失水。渗透作用产生需具备两个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即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新鲜的萝卜放在浓盐水中逐渐变软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的扩散C.干种子泡在水中膨胀D.面粉吸水解析B选项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是半透膜。C选项干种子没有大液泡,不能形成半透膜,通过吸胀作用吸水。D面粉没有半透膜,也不能发生渗透现象。答案A2.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1)实验材料: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  相似文献   

19.
半透膜是否等于选择透过性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中《生物》教材对半透膜的解释是这样的 :“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能透过 ,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 )。有的半透膜 ,水分子可以通过 ,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而不能透过。”翻阅生物学辞典以及辞海中的相关条目 ,表达的意思基本上一样。笔者觉得对此在理解上还应注意到 :物质通过半透膜遵循的是扩散作用的原理 ,是自由扩散过程。某种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 ,一是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即只能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 ;二是取决于该物质颗粒直径的大小 ,即某物质颗粒直径只有小于半透膜的孔径才能自由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用鸡蛋内膜作为半透膜进行渗透实验,在渗透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概念的错误认知.进而设计实验验证膜对离子和大分子的选择透过性,层层递进使学生在理解渗透作用的基础上从深层次理解膜的选择透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