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文把团队知识异质性分为团队显性知识异质性、团队伪隐性知识异质性、团队真隐性知识异质性,研究了其通过团队互动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团队显性知识异质性通过团队互动最终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团队伪隐性知识的异质性对于团队沟通、团队知识共享、工作冲突、团队协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最终促进了团队创新绩效;团队真隐性知识异质性阻碍了知识共享,引发了团队人际冲突,这些都阻碍了团队创新。调节变量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团队信任能够显著调节团队沟通、知识共享、人际冲突、工作冲突、团队协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部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对江苏省8所高校24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将隐性知识共享动机分为生活动机和社会动机,然后分析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隐性知识共享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成员人格对成员隐性知识共享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特性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成员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环境和团队成员间信息对称性对隐性知识共享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个人接触是最好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式,而对人际关系忠诚、情感距离及团队的目标、氛围、领导风格是影响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在隐性知识共享对绩效的影响方面,普遍认为,隐性知识共享能够增加团队成员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节约科研时间、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团队成员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4.
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对团队成员突破新技术、帮助组织获得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并将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作为整体逻辑,构建了团队时间压力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认同影响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链式中介模型,同时探讨了时间领导的调节作用。基于体验抽样法,对60位学生社团成员和20位社团负责人以及51位企业团队成员和17位团队领导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团队时间压力对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与团队认同分别在团队时间压力对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与团队认同在团队时间压力与团队隐性知识共享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时间领导对“团队时间压力—领导—成员交换—团队认同—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这一链式中介路径起调节作用,即时间领导越高,团队时间压力对领导—成员交换的正向作用越强,领导—成员交换与团队认同在团队时间压力与团队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越强。本文发现了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情境因素,并对时间压力领域的积极效应及边界条件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也为应用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来解释事件与情境交互作用对团队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提供指导,拓展了该理论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创新需求驱使各类组织内部知识团队应运而生,如何有效利用知识团队内部的知识型人才所拥有的难以表达及异质化的技巧和经验(隐性知识)已成为推动团队创新活动开展的关键。基于此,从知识重构视角探索隐性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并考察认知冲突和团队沟通的调节作用,运用总效应调节模型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隐性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在认知冲突和团队沟通的调节下,知识重构在隐性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型团队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认知冲突调节了隐性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当认知冲突水平较低时,隐性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显著性较高,但当认知冲突水平较高时,认知冲突带来了过多的认知观点、产生过量的认知负荷,而这种负荷会干扰其他成员的认知架构,进而削弱了隐性知识异质性对团队整体创造力的正向影响;(4)团队沟通在模型两个阶段的间接调节效应显著,团队沟通水平越高,隐性知识异质性对知识重构的影响以及知识重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亚平  覃伍  阎俊 《科研管理》2010,31(2):86-93
摘要:团队创新绩效与团队内知识共享,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高度相关。但有关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及我们的实际访谈,提出了一个研究生团队内知识共享及其相关因素的概念模型,从组织领导、组织文化、共享实效、集体主义倾向、不安全感、科研压力等六个方面探讨了研究生团队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运用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实证研究了上述六个因子对研究生团队成员在团队内进行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研究生团队提升知识共享程度,建设知识共享型团队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创新需求驱使各类组织内部知识团队应运而生,如何有效利用知识团队内部的知识型人才所拥有的难以表达及异质化的技巧和经验(隐性知识)已成为推动团队创新活动开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知识重构视角探索隐性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并考察了认知冲突和团队沟通的调节作用,并运用总效应调节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1)隐性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在认知冲突和团队沟通的调节下,知识重构在隐性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型团队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认知冲突调节了隐性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当认知冲突水平较低时,隐性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显著性较高,但当认知冲突水平较高时,认知冲突带来了过多的认知观点,产生过量的认知负荷,而这种负荷会干扰其他成员的认知架构,进而削弱了隐性知识异质性对团队整体创造力的正向影响;(4)团队沟通在模型两个阶段的间接调节效应显著,团队沟通水平越高,隐性知识异质性对知识重构的影响以及知识重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
姜道奎 《软科学》2017,(2):66-70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变革型领导、信任倾向、团队知识共享绩效的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样本包括791份有效问卷以及所对应的环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通过信任倾向作为中介变量对团队知识共享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信任倾向在变革型领导与团队知识共享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信任倾向和团队知识共享绩效的不同维度产生影响作用的路径是不同的,任务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共享意愿、共享行为、共享绩效有显著影响,关系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信任倾向、员工满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组织间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涉及知识距离和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研究很少.通过对长三角地区345家企业的调查,研究了知识距离、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间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对于知识距离和组织间知识共享之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距离是组织间知识共享前因变量,并对其产生影响;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对知识距离和组织间知识共享产生正向调节效应.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对组织距离和组织间显性知识共享之间没有调节作用,但对职业距离和组织间显性知识共享存在调节效应;技术不确定性对于知识距离和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市场不确定性对于职业距离和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之间存在调节作用,但对于组织距离和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之间并不存在调节效应.由此揭示了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对于组织距离和不同类型知识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这有助于企业进行知识实践过程进行预先设计和掌控.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的共享是大多数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时的主要障碍.对企业而言,隐性知识往往比显性知识具有更大的独占性和竞争力,隐性知识通过内部转移被企业成员吸收和消化而导致知识创新,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叶笛  林东清 《科学学研究》2013,(5):711-720,673
知识整合能力是当代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立足并保持竞争优势所必须拥有的重要能力。本研究关注于信息系统开发(ISD)项目中知识整合的影响因素。尽管目前大部分研究表明信息系统开发(ISD)项目团队的多样性可显著的降低知识资源风险,但成员组成的多样性也可能会导致冲突的产生并降低团队绩效。本研究认为有别于多样性,团队成员间的相似性也会影响成员的互动,它们是实现知识整合有效性的基础。本研究基于相似-吸引理论探讨相似和吸引对于知识整合的效应,本文提出影响ISD团队中知识整合的三个相似因素(人口统计学、认知和目标相似性)、并以社会融合作为中间变量连接相似吸引理论与知识整合,本研究采用74个ISD项目团队中的264个参与者的实地调研资料来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相似性和目标相似性会影响成员间的人际吸引,激发成员间的社会融合并最终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知识整合。研究结果表明ISD项目经理可通过关注团队成员的组成来有意识地提升团队的知识整合,因为相似性和吸引可潜在地影响ISD项目团队中的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FL) climate influences employees’ team identity and their intentions to share knowledge and how team knowledge sharing intention subsequently influences team innovativeness.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301 employees comprising 52 R&D teams. Hypotheses were tested with both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FL climate was related to employees’ intention to share knowledge through team identity. At the group level, results suppor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m knowledge sharing intention and team innovativenes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eam knowledge sharing intention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FL climate and team innovativenes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长期关系中渠道冲突对于关系主体的组织创新能力影响,深入地探讨了渠道冲突影响知识共享及知识利用的机理过程。本文对152家中小企业的渠道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研,并用Smartpls 3.0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功能性冲突能激励组织间知识共享;冲突频率在功能性冲突对组织间知识共享影响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2)知识共享在功能性冲突与创新能力间起到中介作用;(3)关系质量在功能性冲突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关系质量却在对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的影响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结论有益于拓展冲突理论的研究视野,有助于补充完善渠道冲突的理论框架,对组织积极有效地引导与解决冲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知识共享,很大程度依赖于人际沟通。本文认为人际沟通主要由咨询网络、情感网络、一般信任及特殊信任四个网络构成,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研究假设并设计了整体网问卷;其次,利用问卷收集高校科研小团体的网络数据;最后,对两个小团体进行了中心性分析、QAP回归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咨询网络、一般信任及特殊信任与知识共享显著正相关,且其中心性越高,越有利于知识共享,而情感网络与知识共享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涛  廖建桥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8-126
探讨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及其过程。在影响个体合作行为决策的复合式模型与知识共享的个人内在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和假设,并采用新兴的统计分析技术——多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HLM)对73家企业中234个团队中的813名成员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团队性绩效考核通过分配公平感对知识共享起到积极影响作用,而情境(任务相互依赖性、成员能力梯度)、信念(团队效能感、人际信任)、过程性动机(程序公平感、互动公平感)在该影响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最后,进一步对如何有效实施团队性绩效考核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虚拟科研团队中的信任、冲突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虚拟科研团队中存在的知识共享方面的问题,结合虚拟科研团队的特点,分析了虚拟科研团队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信任和冲突及其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效果,探讨了它们在虚拟科研团队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信任和冲突的角度,提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Organizations have often implemen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grams to connect employees better and promote knowledge sharing (KS). In the contex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this is particularly valid as knowledg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direct their mission and vision. Academics are one of the pillars of HEIs, where knowledge is created and shared. Nonetheless, as HEIs strive to promote academics’ knowledge sharing culture, the actual behaviour of academics might remain inhibited by numerous issues, namely the organizational. Prior research has been focused primarily on individual, technological and scarc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Therefore,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perationalized by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nd trust in academics’ KS in HEIs. Partial Least Square (PLS) method where variance-bas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from 257 surveyed academics indicate that organizational climate has an exceptionally strong influence on academics’ KS practices. Additionally,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nd trust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academics’ KS behaviour.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hen understanding and fostering academic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ur in HEIs context.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及探索式学习与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以33个科研团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表明:(1)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均分别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正U型曲线影响;(2)探索式学习、知识共享在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团队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知识共享能力在探索式学习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aiwan’s economy in the past 20 years. Because of competitive salaries and generous fringe benefits, some famou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rs have become the best choice for students right after graduation. However, such magnetic effect has gradually faded away in the face of implementation of expensive employee bonuses. In a changeable environment, sharing knowledge will maintain 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e employees’ cohesion. As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w-wage and high-turnover rate, the incurred job insecurities and career uncertainties have begun to force employees to change their cohesion, loyalty to organizations and even to reduce their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with other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C), knowledge sharing (K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in the Taiwanes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428 subj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KS ha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OC–OCB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