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改革教育的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取得可喜可成果的同时,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教育发展的好坏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浅谈了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做了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国外高校的教育经验,主要从教育理念、实践教育、创新训练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讨论高校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和实践。基于以工科为主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本科院校,本文对国内一般普通高校大学数学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实践,提出若干大学数学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3.
朱丽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193-193,183
职业教育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必须有适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必须与职业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职业学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出发,体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突出职教的特点。本文简要分析了职业学校教育理念和审美教育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强调了创新教育理念与加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动物学实验课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方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动物学实验课教学方式的尝新改革,包括开设探究性、开放性、自选性实验,布置学生自己编制实验指导、引进学生试讲和学生指正、实验报告改革等教学方法,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探讨了大学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和实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动物学实验课教学方式的尝新改革,包括开设探究性、开放性、自选性实验,布置学生自己编制实验指导、引进学生试讲和学生指正、实验报告改革等教学方法,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探讨了大学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和实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张娟 《科教文汇》2008,(12):61-61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经,也是中考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正确、有序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大学创新教育对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进步、国家强盛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1.大学创新教育的原则(1)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基础理论高度概括了本学科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原理,掌握了基础理论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也只有在掌握基础理论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对发展现代科技成就有所贡献。事实证明,毕业后有创造性的学生都有相当基础知识。没有基础知识,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鉴别能力,失去了最基本的思维材料。(2)重视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参加包括生产实习、毕…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下,创建和发展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新定位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已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卡脖子”科研与技术攻关、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突破点。上海科技大学于 2013 年成立,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10 年间围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文章结合上海科技大学 10 年来的实践经验,探讨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如何促进科学知识创新、培养高水平人才、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我国高等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9.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发展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型大学都将教学改革作为加强精英教育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借鉴美国本科教学改革的特征及其经验教训,中国大学的教学改革应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作用,健全学科建设,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实施研究型的教育方式,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信息素养,是一个新鲜词,也是一个现代词,可是已经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已被认为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并且引起了广泛重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被逐步列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人才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是新世纪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