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确保我国宇航员能顺利地上太空,我们已成功发射了三艘可载人的“神舟”号飞船。尤其是2002年3月25日顺利升天的“神舟”3号飞船,不仅配备有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应急救生与逃逸的设施,还携带有一个拟人的矮小结实的机器人。所以在技术状态上已和载人状态完全一致。应该说它是载人飞行前的一次飞天预演。看了这则报道,也许有些青少年读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我国宇航员能顺利地上太空,我们已成功发射了三艘可载人的“神舟”号飞船。尤其是2002年3月25日顺利升天的“神舟”3号飞船,不仅配备有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应急救生与逃逸的设施,还携带有一个拟人的矮小结实的机器人。所以在技术状态上已和载人状态完全一致。应该说它是载人飞行前的一次飞天预演。  相似文献   

3.
奇妙的旅行     
一、从“神舟”五号说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这艘飞船绕地球14圈、经过21小时的太空旅行后顺利返回地面,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期待了千年之久的飞天梦想。  相似文献   

4.
有关“神舟”五号飞船的应用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我国酒泉飞船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凌晨在内蒙古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圆了几代中华儿女的梦,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件特大盛事.应该让学生了解其中一些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将实现太空梦背景: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绕地球一圈,飞行了108分钟,成为太空飞行的第一人,从此打开了人类飞向宇宙的翅膀。中国人也早就有飞向太空的梦想,像大家都熟悉的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等,无不渗透着古人对地球以外世界的憧憬。2002年12月30日凌晨,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神舟”四号无人宇宙飞船顺利升空,一周后成功降落在预定地点。这是中国载人飞行前的最后一次预演。目前,“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已进入总装总测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射,中国人乘飞船上天的梦想已经…  相似文献   

6.
材料一  1 999年 1 1月 2 0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号在甘肃省酒泉发射升空 ,绕地球飞行了 1 4圈 ,并进行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 0 0 1年 1月 1 0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并成功进入预选轨道。 1 6日准确返回 ,成功着陆。“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是我国的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它的发射完全按照在载人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神舟”二号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 ,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它标志着我国飞船向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0 0 2年 3月 2 5日“神舟…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2日上午,西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派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他们正为“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做最后的准备。飞船发射塔上“,神舟六号”飞船正携带着两名宇航员整装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这是中华民族永远记住的日子。这天,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终于成真!如今,神舟6号载人飞船又将于今年9月升空。你也许要问,什么人能当宇航员,他们在上天前需经过哪些训练呢?为解开这些谜,让我们走进我国宇航员训练基地吧。  相似文献   

9.
内因与外因     
(一) 从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完成第一次载人飞行,到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结伴探空;从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到搭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跨越。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宏大的系统工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载人飞船是载人航天器的一种,另外还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下面我们通过一组邮票,来认识一下不同形状的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积较小,一般可乘1至3人,能独立地从事航天活动。载人飞船可以和其他航天器对接,两艘飞船对接,就组成了一个较大的航天器,此时两船人员可以互相往来。飞船的不足是不能重复使用。1961年前苏联发射了“东方”1号飞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载人飞船;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是“水星”号,可载1人。从…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升空,至今,中国已发射了4艘试验飞船,1艘载人飞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遨游太空21小时,环绕地球14圈,运行60万千米后安全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3月 2 5日晚上 10时 15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宇宙飞船 .这是我国首次将航天发射场推进剂废气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实现了飞船干干净净升空 .“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除航天员没有上之外 ,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神舟”三号飞船上无宇航员呢 ?因为太空是一个高真空、超低温、强辐射的场所 ,这种环境对人体来说是致命的 .人一旦暴露于其中 ,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3.
成功发射了4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后,有关领导和专家又就何时发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前苏联发射过7艘无人飞船才开始载人,美国发射的无人试验飞船就更多了,我们只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 能否在未用猩猩、猴子之类的动物作实验之前就直接上人?上几个人? 按设计,“神舟5”号可装载3人。当时有入建议至少上2个人,因为已经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第1次都只是把一个人送上太空。但经过反复争论,最后出于稳妥考虑,还是决定在“神舟5”号上只上一个人。“神舟5”号从发射到返回,总共用时约21个小时,比其他国家第一次载人航天的时间都长。  相似文献   

14.
飞天梦想     
1999年11月21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成功着陆;2001年1月10日,我国“神舟”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02年4月1日,“神舟”三号飞船准确降落;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10月16日“神舟”五  相似文献   

15.
盼望着!盼望着! 2003年10月15日,在世人企盼的明眸中,这一天终于来临了。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天,因为我们中国要发射第一枚载人飞船“神舟”5号,而我就是掌握飞船的中国首位登天的女宇航员——林姗!  相似文献   

16.
王衡  杭清平 《教学月刊》2003,(11):39-41
为了在21世纪初叶将我国宇航员送入太空,1992年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先后四次成功发射和回收“神舟”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21小时后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7.
分段算时间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于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着陆,聂海胜、费俊龙两位宇航员乘坐“神  相似文献   

18.
<正>神舟载人飞船不断刷新“飞天”纪录神舟载人飞船被称为太空“生命之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型天地往返的载人航天器。在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4次无人飞行任务后,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顺利进入太空。之后,神舟飞船不断刷新“飞天”纪录。神舟六号飞船搭载2名航天员遨游太空;神舟七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并实现了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和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9.
热点试题     
材料一 :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3年 2月 1日上午 9时 ,轰隆隆的巨响从天际传来 ,按计划 9时 16分着陆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 62 0 0 0米高空发生爆炸 ,机上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此次空难震惊了全世界。材料二 :莫斯科时间 2 0 0 3年 2月 2日 15时 5 9分 ,俄罗斯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一艘“进步M -4 7”货运飞船 ,它将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燃料、食品、科研装置和邮件。材料三 :北京时间 2 0 0 2年 12月 3 0日 0时 40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北京时间 1月 5日 19时 16分 ,“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通过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搭载,犹如一柄利剑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划破长空,再度飞天,将中国宇航员送人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