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思源于疑,课堂提问就是为学生质疑,使之有所思,有所悟,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顺利求解。疑则求解,有问必答,师生问答,可培养学生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因此,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思维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思源于疑”。教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实践证明这是“导读”、“启智”的有效手段。疑则求解,有问必答。学生答问,不仅在阅读和思考中要思有所悟、学有所得,而且还得具备快速准确组织语言的能力。因此,“答问”是课堂教学中思维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中等师范学校加强答问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因此教学离不开疑问.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提问及相应的对话与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在设疑与解疑的互动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全社会呼唤积极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艺术,要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际课堂提问中,存在诸多问题.在此,笔者通过下面案例来剖析课堂提问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于姗姗 《考试周刊》2013,(75):70-7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能力给予充分重视,提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教授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有所疑,疑有所思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这说明了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求知的过程也离不开提出问题."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制造一个问题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又分为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两种.凡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或能够开拓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均可称为有效提问.为了提问课堂效率,教师的提问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正巴尔扎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将提问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根据课程内容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在困惑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寻的能力,也是组织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锻炼,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问并非盲目的设疑。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喜爱语文学习。但是,若问题设置不当,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的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只有有效设疑、巧妙引疑,才能让学生在感知、探索、体验、运用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内在动力,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交际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什么最吸引学生?是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从何而来?怎样的疑才能促使学生有所长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其法有二. 一设疑:追求"变与不变"的和谐统一>>> 变,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围绕教学目标灵活地变换提问的角度或形式. 1.从内容转向表达. 综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提问一般以文章负载的信息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围绕思想内容阐微发幽,条分缕析,而习得语言这一主要目标则常常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难免思维狭窄、视野不宽,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将受到掣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角度可以由内容理解逐渐转向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情境式提问是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像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的一种提问方式。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把学生带入形象化的课文情境,启发学生在认知与情感两方面得到发展,这是情境式提问的功能优势。而如何充分发挥情境提问的功能,关键是在提问中艺术地处理教材信息。笔者试按语表情境中教材信息的不同把情境式提问分成四类:1.激疑问难式“学贵有疑”,“知疑而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激疑问难,激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有利促进思维。当然,所激之疑,所问之难,都要适度。如…  相似文献   

10.
须教有疑     
教学过程是求知的心智活动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教师要巧妙设疑以启发学生生疑,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大胆提问,提倡先思后问,尽力帮助学生自己释疑,以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着探讨了设疑教学、科学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等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选好问点;贴近生活,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探索求知;设疑讨论,启迪思维;加强引导,中肯点评,让学生在提问时激发兴趣,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使有效提问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手段、实现三维目标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说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堂成功的设疑解疑课,不仅给教师带来无穷的教学兴味,而且给学生带来思考的欢乐.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说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堂成功的设疑解疑课,不仅给教师带来无穷的教学兴味,而且也给学生带来思考的欢乐.  相似文献   

14.
职高语文自学探究模式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建庭 《职教论坛》2003,(10):36-36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思维想象能力,鉴赏辨析能力,交际能力,应用能力,探索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而新型语文自学探究模式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综合语文能力。我就课内、课外两个途径探索了以下几个模式,提供给大家,以求“抛转引玉”之目的。一、设疑提问模式设疑提问是以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为主体,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模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启发性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开启思维之窗。设疑提问分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1.课前阶段该阶段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文…  相似文献   

15.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陶行知亦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布鲁纳(美国)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那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呢?一.明确课堂提问的能力层级通常阅读能力分为五个层级: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只有弄清了课堂提问有哪些  相似文献   

16.
初中科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学科体系复杂,综合性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才能既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本文就现在学生提问意识差,提问能力弱,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探究热情谈谈自己看法.一、培养提问意识的必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最能调动学生读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离不开设疑提问,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我们一线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思维能力时,首先应该使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疑,巧妙地设疑提问,而后进行启发、引导,使他们通过合作去探讨、分析、解疑,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把课堂的主人还给我们的学生,并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一步提高他们语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能力。那么如何使设疑提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一堂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叶圣陶先生更是提出"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一、什么是有效提问提问是一种课堂语言的运用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巧妙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创设课堂情景,引人入胜的一种语言技巧,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听说读写能力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9.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因此“问题生成”就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所谓“问题生成”,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激发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面向学生提问。由此而派生出四种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教师自问自答。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徐莹 《家教世界》2013,(9X):66-66
培养小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必须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还要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并且示范提问,提示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