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常考常新.为了使学生在解答数列问题时不出差错,本文就求解数列问题时常见的错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概念不清、忽视条件、思维混乱、考虑不周等原因而错解题目.下面就一些常见错误分类辨析如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数列解题中,经常遇到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对公式运用不当,或忽视了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等导致解题错误,本文结合以上情况加以点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数列通项公式是给出数列和研究数列性质的重要方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数列的通项公式不惟一 ,有些数列没有通项公式” ,而对数列通项公式的存在性却没有深入研究 ,以至出现了一些关于数列通项公式的错误说法和错误举例 .1 无理数近似值构成的数列有通  相似文献   

5.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重点.考查的相关内容主要有:数列的概念、数列的运算与性质、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在解数列问题时学生常遇到一些问题,自己感觉解题过程是"无懈可击"的,即使有错误也发现不出错误的原因.下面就常见的几类问题作一错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数列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之一 ,学习数列可以培养我们的归纳、递推能力 ,也可以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好基础 .因此 ,数列问题以其多变的形式和灵活的解法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今年的数学高考压轴题再次说明了这一点 .在 2 0 0 3年江苏数学高考题 2 2 (1)中 ,学生得到了递推式an+ 1 =1aa2 n 后 ,如何求an,不少人感到困难 .为此 ,本文给出求一类递推数列通项的常数分离法 .先看下面的例子 .例 1 数列 {an}满足an+ 1 =2an-1,a1= 2 ,求an.分析 考虑如何将已知数列向熟知的等差、等比数列靠拢 .若注意到an+…  相似文献   

7.
对于形如an+1an+Aan+1+Ban=0(n∈N+,A,B均是不为零的常数)的递推数列,常用下面方法构造辅助数列:  相似文献   

8.
数列知识内涵丰富,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在处理数列的有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各种毛病,笔者就以下典型病例进行剖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满红 《陕西教育》2003,(4):32-32
数列是高中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学生主要得分点之一。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解题时,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总结这些常见错误,以便引起大家注意。 例1:求等比数列1,a,a2,a3……,an的和。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递归数列、同余式证明了不定方程x3-1=38y2仅有整数解(x,y)=(1,0),从而得知关于不定方程x3-1=Dy2(0<D<100)的全部整数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数列{an}中,若an+1=an(n∈N),则称数列{an}是常数列,即an=a1(常数)(n∈N*).于是由第n项等于第1项即可求出通项.在求某些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若能恰当地构造常数列,利用常数列的特性,常能获得简捷的解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处理数列问题时,常常遇到"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并且知道an+1与an满足的一个递推关系式an+1=f(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的一类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如果递推关系式an+1=f(an)不容易转化为等差型数列或等比型数列时,则我们只有使用杀手锏"归纳——猜想——证明"的方法求之,即先求出数列的前几项,通过归纳、猜想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最后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之.  相似文献   

13.
导数是解决函数问题的有力工具,更为数学解题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所以自然可联想、尝试、应用导数知识解决数列问题.1利用导数确定数列的最大或最小项例1已知数列{an}的通项an=8n2-n3,n∈N*,求数列{an}的最大项.解构造辅助函数f(x)=8x2-x3(x>0),则f′(x)=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所以考虑数列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其自变量n(即“脚码”),防止发生不应有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因此在解决数列问题时我们常用函数的性质去分析,这提高了我们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得我们的解题思路及思维方式更加灵活.但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如果不关注它的特殊性,会导致走进误区.下面笔者对学生的三种典型错误加以分析并纠正,以期引起教师在教学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数列蕴含函数思想,但是用函数的观点和方法解决数列问题,有时会失效.笔者对此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认为,在解决数列的有关问题时,应该优先考虑数列特有的方法;若要使用函数的方法,就要对定义域高度重视,谨防出错.  相似文献   

17.
数列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高考及会考中均占有一定比例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一不小心往往会掉进“陷阱” .现举例说明这些常见错误 ,以便在教学中引起注意 .例 1 求和 :1 3 32 … 3n.误解 :Sn=1·( 1- 3n)1- 3=12 ( 3n- 1) .剖析 :在数列试题中 ,项数也是考  相似文献   

18.
周爱明 《成才之路》2011,(31):43-4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数列的核心内容,等差数列中是否存在连续的三项依次成等比数列?通过两个数列的基本量分析,易知只有非零常数数列满足。一般地,一个等差数列中是否存在部分项(按原来的顺序)组成等比数列?显然,对于自然数列,这样的子数列是存在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等差数列都存在这样的子数列?答案是否定的。很自然,我们要探索这样的子数列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等差(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比)数列的公差(比).  相似文献   

20.
数列知识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为了避免一些不应有的错误,现将常见错误列举出来并给出剖析与解答,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