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竟争。特别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的中小学生,就是本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使本世纪我们整个国家的民族不陷入被动,不受制于人,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针都很明确,各界著名教育人士都在争相提出为学生“减负”,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科教部主任、主任编辑杨春贤说: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不能把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与“减负”对立起来,“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每位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减负”最终要落实到学校,教师是“减负”的主力军。广大教师要提高对“减负”工作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 ,帮助队员明确“减负”后的行动方向。活动准备1 组织队员学习有关“减负”材料 ;2 了解、调查队员“减负”后的行动 ;3 以个人或小队的形式 ,自由组合 ,编排“露一手”节目。活动形式小品、快板、歌唱、舞蹈等。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 :主持人A、B宣布活动开始。(队会仪式略)A :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 ,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B :我们爱学习 ,爱劳动 ,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A :白云是我轻盈的羽毛 ,春风为我展开翅膀。B :蓝天是我稚嫩的面庞 ,七色光是我美丽的衣裳。A :“减负”像一阵春风 ,…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面对未来。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职业,我们应把创新作为自己工作的生命线。当前谈得最多的是减负不减质,我觉得充分发挥教师职业的创造性,设计创新型作业,就能做到减负保质,避免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阻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一、设计因材施教的作业   “孔子教人,各用其材。”这是长期被公认的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整体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教育原则。面对减负,设计作业更应做到因材施教,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  相似文献   

5.
周涛 《上海教育》2001,(20):51-51
大学生涯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年轻的大学生,无论是思想还是业务,可塑性都很大,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将肩负起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历史重任,如何把他们塑造成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将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党支部书记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减负”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效果,关键是学校如何把“减负”工作落实到位。一、从素质教育高度认识“减负”对“减负”认识的高度决定“减负”的力度。第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地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要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减负”的有关规定,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坚决措施,全面落实“减负”内容,达到标本兼治。第二,“减负”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减负”需要家长的理…  相似文献   

7.
《西宁教研》2000,(2):1-1
西宁市委书记李津成在市教委举办的中小学生减负座谈会上说,学习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深有体会,《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对事关我国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们大家都要认真学习《谈话》,全面准确地理解、贯彻《谈话》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市的素质教育,把“减负”提质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减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可持续地发展.文章从“减负”是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命题出发,从“减负”与“适度”、“减负”与“加负”、“减负”与“增效”三个方面阐述“减负”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轻负担高质量”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年伊始,教育部召开“减负”工作电视会议,并为此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再次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是方方面面的复杂社会原因所形成的。此次《紧急通知》把“减负”工作提到了树立政府和教育形象,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在新世纪竞争力的高度。“减负”工作可谓事关重大,刻不容缓。为此,本刊编辑部在新学期开学前夕,召集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就此问题进行座谈。希望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要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行动起来,把这项事关重大的工作抓实做好。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的顽症,特别是近年来,它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从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阐明了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指明了教育的性质、任务、方针、方向。江总书记的《谈话》,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减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大干部、校长、教师和家长都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本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真正减下来,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黑河市教委对全市“减负”工作高度重视,为了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减负”具体措施。本刊现将市教委制发的《黑河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和《黑河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通报制度》予以刊载,以期推动全市“减负”工作的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减负”显得步履维艰。它就像一列进站的火车,“叫”得响,“走”得慢。这还不算,有的个别地方还有愈减愈重之势。“减负”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学习负担过重,违背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前不久中共中央、教育部提出的“减矿’问题是适时的,是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欢迎的。当前,许多学校都为“减负”出台了具…  相似文献   

12.
石岩 《河北教育》2023,(10):17-19
<正>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事关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如何加快构建更公平和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新格局、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我们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事关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9,(3):37-38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精神负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减轻学生负担,学校也一直在努力“减负”。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减负”在小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减负”问题已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要为学生“减负”必须处理好两个相应的关系。 一、“减负”既要给教师“松绑”,又要给教师“加压” 教育部十分重视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颁布了“减负”的文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规定。这对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推进教育改革,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少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仍旧以分数论“英雄”,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出名次。也有个别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仍然把学生成绩与教师的工资、奖金、职称晋升、年度业绩考核、年终评优挂钩,与教师的聘…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是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摇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提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调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是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对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走向未来,建设文明、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富友 《吉林教育》2000,(10):17-17
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给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拓展发展的时空,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从而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国在下一个世纪的竞争能力,提高“普九”水平和质量,巩固“普九”成果,这是“减负”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共同认可。但是,随着“减负”热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应从强化“三观”教育入手,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 和命运,因此,我们必须以历史的,战略的眼光和高度来认识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而基础教育内部也必须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减负”工作做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减负”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紧紧抓住教师这一关键,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广大教师结合实际,对照“减负”要求,严格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完善。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通过对教师业务测试和举办各种培训班,激发广大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和教学大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