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建设好新农村,必须把培养新农民摆在突出位置,在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首先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其次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再次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农民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培训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提高和完善新型农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农民视新农村建设的主任,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是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做到提高思想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民思想品德教育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这是由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农民的主体性和战略层面决定的.面对农民的现状,当前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主要表现为增强致富本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必须从解决消除二元体制、深化农村改革、侧重“放活“等深层次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农民的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本文从新型农民的特征、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代,农村成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为培育新农民服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培育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文章从农村成人教育概念入手.分析了农村成人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提出了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就必须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民,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民为标识和归宿。没有农民科技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这里的培养新型农民,不仅包括培养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还包括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民向新型市民、现代产业工人和企业家的转化。培育新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和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当前,我国农村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科技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道德观念较为淡薄,农村文化和教育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民道德和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和文化素质,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在开局、起步阶段,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在其中担负着重要的承载功能,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优化农产品品种,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应是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角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培训机制,积极培养农村带头人,注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新农民是具有新观念、新文明、新素质和新人际关系的现代农民。国家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造就和培育一代代的新型农民,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电大教育应该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通过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来服务"三农",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县级电大扎根基层,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便于与农村紧密联系,跨越时空,整合资源,直接培养农民,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服务农村的新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实现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农民即具备学习能力的新型农民。学习能力是培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型农民的基础。在培育学习型农民的过程中,要坚持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利国利民,农村职教在目标定向上,应面向“新农民”、面向“新农业”、面向“新农村”,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农民非农化不只是关乎农民工城市化问题,而且关乎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特色的农民非农化道路,在于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道路,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就地转移,为农民非农化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途径是尽快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坚持将其作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积极采取培养高素质大学毕业生和农业科技人才等主要途径,从科教兴农、人才强农入手,在智力支撑、精神动力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走产教融合之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跨界性特征所要求,又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在规律的反映,更是“三产融合”对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诉求的必然选择。然而,产教融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遭遇的实然困境不容小觑,主要是:培育方案“学院化”,对企业和农民需求缺乏应有回应;培育主体单一化,产业界缺乏应有话语权;政策体系低效化,缺乏对农企应有的规制和激励。为此,必须依据产教融合理念和规律,建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态:一要明晰培育主体,确立产教双主体地位,凝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心力;二要重构培育模式,构建产教融合办学共同体,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合力;三要创新培育机制,建立多型化办学体制,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力;四要科学配置培育政策,反映企业利益之关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力。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路上的扶贫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扶贫工作必须创新思路,扶贫力量应包含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农民三方主体。在扶贫中,政府的任务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指导农村事务工作;非政府组织要发挥其公益性、非营利性特点,在资金募集和社会影响力上服务贫困村;贫困村应当从村干部和贫困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上着手,实现脱贫致富和向新农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就是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要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扶植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激活农民的创业动力,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