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累积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国企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拦路虎。银行大量的不良债权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新组建的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应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它们以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为使命,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这部分资产,减少其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运作债转股为其使命的。通过初期阶段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实现了债权从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的转移。目前,…  相似文献   

2.
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成立。有关银行不良资产剥离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探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有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金融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持有的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或接管的金融不良债权,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债权.在世界各国的银行业界,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比例偏高,如何处置这些不良资产备受关注.大体来说,处置途径有两种:一是靠银行自身消化,二是组建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是伴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运用各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金融不良资产的评估发挥着指导处置价格、监督处置行为、衡量处置效果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方式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重要追求之一,但我国现行法制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造成一系列制度障碍。在银行法制上,限制商业银行对外投资,监管制约"真实销售";在公司法制上,难以解决特殊目的公司的成立和证券发行,以及缺乏对投资者的保护;在信托法制上,存在信托财产转移、风险隔离机制等问题;在合同法制上,难以解决信贷资产转让问题;在担保法制上,存在不良资产担保机制、资产转让后的担保转移等问题;在税收和会计制度上,难以降低证券化成本。要使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地处置不良资产,监管当局应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制的架构中尝试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制定专门的"金融资产证券化法规";通过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来个别解决不良资产转移涉及的权利变更与债务人通知、担保手续问题。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较佳途径,但不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本目的。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本在于消除产生不良资产的根源。就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要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和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由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不良资产,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进行处置。从世界范围来讲,在不良资产高峰期成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一段较长的时期集中,逐步处理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典范。第一,因为有政府出资从银行购买  相似文献   

7.
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的商业银行将与国外的大银行产生面对面的竞争。如何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快活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存在的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虽然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这个问题,剥离了近10%的不良资产,希望使银行的不良资产达到一个较合理的水平。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又基本回到以前的高度。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从源头上去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提出解决对策。对此,本文试从内外两方面就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然而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在具体的运作上有很大的差异,本通过对中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产时不同运作方式的分析,提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盲目照搬;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3年3月2日《上海证券报资本周刊》报道,我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又积累到1.8万亿元。大大超过了四大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在财政部将为四大银行进行不良资产二次剥离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如何进行不良资产剥离,是政策性的还是商业性的;具体怎样剥离,是否债转股等一系列问题再次引起了经济学家和许多学的关注。本以MM理论为切入点,阐述债转股的意义,结合瑞丰公司案例,分别从企业、银行、政府的角度分析债转股的可行性,以此揭示债转股的一些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剥离了上万亿不良资产,并通过央行票据置换了农村信用社几千亿不良资产。而今,受宏观经济环境和部分区域因素影响,银行不良资产再度出现巨大的反弹压力。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寻求"处""控"的平衡,才能遏制不良资产增长。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政策,银行自身管理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事实都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贷款资产,现在虽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银行原有不良贷款进行了“剥离”,大幅度地降低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占比,但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每年近万万亿元的新增贷款的风险防范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为了处置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分别对口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如何定价,是处置好不良资产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不良资产常用的几种处置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能得到不同处置方式所适合的不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的合理调整分析,发现2003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的原因主要归功于贷款总额增长以及政策剥离。研究发现:2004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达2.23万亿元;经合理调整后的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然很高,不良贷款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才是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为各国政府、银行家、理论界和社会各阶层不能不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全文紧紧围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层层剖析,找出原因,借鉴先进经验,提出有力的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处置不良资产的市场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正式启动 ,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总水平仍然远远高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而现有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已经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要克服当前处置不良资产中所面临的种种制约 ,唯一的选择就是全面提升市场机制在处置不良资产中的作用 ,培育和建立不良资产的处置市场 ,积极寻求不良资产处理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银行体系呈现“川”型,各自为政。针对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以银行控股公司为“树干”,各家商业银行为“树枝”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设想;说明了建立银行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模式,指出银行控股公司的利与弊,并给出其存在问题的对策,通过银行控股公司的“树干”作用,实现商业银行的资源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17.
不良资产问题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不良资产问题事关金融体系的稳定,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积极性。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管理是金融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化解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债务,但政府的债务总规模并不像目前一种流行的观点所描绘的那样令人轻松,因此,对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要有紧迫感。近年来,国有银行在降低不良资产率方面有所成就,但具体的市场和数据分析表明,银行自身无力解决既存的不良资产。政府的适当财政支持、银行改革和金融创新是银行资产风险管理中可以运用也豁须运用的资源。从金融要求来看,应首先着手于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而不是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目标是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最大限度地保存国有资产的价值。债转股实施以来,由于其能迅速使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下降明显而受到人们的称赞。但是债转股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离债转股目标的最终实现还相差很远,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弥补差距,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不良资产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风险偏好的程度不同,对不良资产评估时应以区间的形式来表示评估结果。根据梯形模糊决策原理,构建基于梯形模糊数的不良资产价值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参照行业内公允的不良资产处置案例所计算出的回收率和综合得分对评估资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