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玛>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简·奥斯汀最成功、最成熟的作品.这不仅是指她的写作技巧上,而且也是指她思想认识上的成熟.本文试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爱玛>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岩梦 《语文新圃》2008,(10):8-9
新课改后.在高中语文里有了门选修课,叫<论语选读>.这名称让我起了这样的心事:既然要读<论语>,为什么还要"选"呢?<论语>各章节若要分肥瘦美丑的话.标准是什么呢?当初朱熹们定的是"四书",好像没再往细里"选"的,<大学><中庸>均是有独立性的.不知道现而今的"大师"凭了怎样独到的眼光,可以"选"了?……  相似文献   

3.
<离婚>是鲁迅于1935年11月6日创作的一部农村题材小说,后来收入他的小说集<彷徨>,向来评论都认为小说的主导思想是反封建的,是"五四"时期反封建主题的延续,本文试图从以往反封建主题的思考中走出来,为作品寻找一个新的解读角度.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审判>和<城堡>关注相同的主题.即"如何面对绝对它者".对此,卡夫卡笔下的中国人("我"、"我们")和K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本文将这三部作品进行对照.试图揭示出卡夫卡如何对作为"它者"的中国形象的拟想和塑造.  相似文献   

5.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在论及论说文的特点时指出,论说文应"理形于言,叙理成论",意思是说论说文是分析和说明事理的文章.那么这种论说文何时产生?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议论文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一简要探讨和梳理.  相似文献   

6.
姚文丽 《华章》2007,(6):144-144
奥斯丁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一生中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曼斯斐园林>;<爱玛>和<劝导>.在这些几乎都是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创作的小说里也充分体现了奥斯丁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语>,大家都知道"论"念"lún".可近来笔者对几个班的高中学生作过一个小调查:<论语>的"论"为什么念"lún",其答案的正确率却几乎为零.后来,又"考"了几位语文老师,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竟也不知道!<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名列"四书"之中,当然是国粹了,这么重要的作品,对其读音内涵的了解,中学生们却知之甚少,语文老师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也大有人在,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却毕竟是有点遗憾的.  相似文献   

8.
被选人大学、中学语文教材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在<论语>中是罕见的长篇,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篇章.尤其是孔子为什么独"与点",古往今来,争议不休.本文试图对各种解说作一梳理,并不揣鄙陋,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还文本一个相对合理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但以往的研究很少对其进行文本分析.通过比较严可均<全三国文>所辑<典论>所有佚文,可以推知<典论>的著述体例,以此衡之,<论文>开篇至"而作论文"应为篇序.结合篇序与正文来看,<论文>是围绕评论"七子"的创作展开的,从"文体"与"丈气"两方面破除时人对他们的轻视,再通过提升文章的价值来推重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李金梅 《考试周刊》2014,(98):184-184
<正>一、教育之根——立德树人教育之根是什么,办学思想是什么?其实就是在回答"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2012年11月30日的人民日报这样指出: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寓言般的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体裁的课文,如<哪吒闹海>、<沉香救母>、<开天辟地>等.神话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并且大都有一个"人定胜天"的主题.怎样教学才能体现神话体裁的特点呢?笔者以<开天辟地>的解读与课堂为例,试图让神话故事的学习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本刊将就以下基础教育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欢迎积极赐稿。来稿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真知灼见;宁要片面的见识,不要正确的废话。1.你对"名校办民校"的看法是什么?它的益处和弊端有哪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什么?2.请说出你破解择校难题的主意。3.高中课改三年间有何变化?有何收获?有何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本刊将就以下基础教育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欢迎积极赐稿。来稿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真知灼见;宁要片面的见识,不要正确的废话。1.你对"名校办民校"的看法是什么?它的益处和弊端有哪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什么?2.请说出你破解择校难题的主意。3.高中课改四年间有何变化?有何收获?有何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多元理论下的高师《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知识是面对教学对象的知识理解特征,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呈现教学内容的知识.高师<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是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主渠道.<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是一个通过实践操作活动促动信息流动来构建教学图式的过程.多元理论下的高师<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策略有:基于"专题"的一般教学知识教学策略,基于"主题"的特定教学知识教学策略和基于"试教"的数学教学知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数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根据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的解释,"人文"这个概念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唐朝李贤对此注日:"人文尤人事也."  相似文献   

16.
一 鲁迅先生<雪>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或者进一步说,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江南雪与朔方雪是什么关系?据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有三种说法.一是并列说,所谓两幅画面,两种情感,优美壮美;追求美好环境,反抗寒冷环境云云.二是主次说,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有关资料"选录了钱理群教授的话:"相比较,他(指鲁迅)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花'.  相似文献   

17.
名著的幽默     
名著有什么幽默?请先看这样一个事实. 当年,<包法利夫人>、<草叶集>、<生活之法则>等作品诞生后,享受到的不是夹道欢迎,而是被编辑们非常礼貌的退回.原因是:无多大的出版意义.然而这些作品在以后的岁月中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世界范围内脍炙人口的精神食粮,创造这些精神佳品的"厨师"福楼拜、惠特曼和杰克·伦敦等人也无一例外地被载入世界文学的青史.  相似文献   

18.
2000年9月,我校开展了"诵读古经书,学做儒雅人"活动.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安排了固定课时和专任教师,诵读内容为儒家经典,一至六年级分别为<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及<论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发现把"让学生背下来"作为唯一的目标,师生活动缺乏创造性,很容易产生倦怠感.于是,我们开展了"善行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学会欣赏他人,感恩他人,善待他人,包容他人.把诵读内容的核心思想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让学生体验友善待人所带来的"为善之乐".生活是鲜活的,学生的感受是鲜活的,交流的内容是鲜活的.当师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变化源于诵读内容的引导和影响,诵读不再成为任务,而是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19.
柯卉 《华章》2010,(18)
作为对经典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戏仿,巴塞尔姆的代表作<白雪公主后传>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本文试图从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语言及主题四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中所体现的不确定性创作原则,以突出作者对传统认识方法所做的挑战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段德智教授在<主体生成论--对于"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中所讨论的主题是现代西方哲学欧洲大陆传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形而上学主体终结之后是什么(What comes after the subject)[1]141-146?所谓"主体死亡",实际上是指西方哲学史上对于人的形而上学理解的结束,不是指人本身的死亡.段教授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无论从西方哲学发展的语境中,还是中国当代思想的争论中,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就此笔者想谈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