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集中供热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供热面积在逐年增长,运行管理人员也将不断的增加,这无疑将增大供热成本。同时,广大热用户对供热的稳定性及供热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随时了解各换热站的工作状况和有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和室外温度对各换热站及时调节,使整个集中供热系统始终在一个最佳工况下运行,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供热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楼宇供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楼宇换热站供热技术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楼宇换热站供热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同时详细论述了楼宇换热站供热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供热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而着重从城市供热系统的主要环节——换热站为主,分以下三个部分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换热站控制系统开发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换热站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系统的实现步骤及方法、控制系统的模型等;第三部分介绍了换热站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及未来目标。  相似文献   

4.
方健 《科技风》2013,(23):135-135
通过集中供热系统数据采集的自身特点,介绍了基于GRM200G换热站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和换热站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利用远程换热站进行采集现场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各种数据,通过GPRS模块实现远程数据传输监控的效果,达到传输速率高、实时性强的性能指标,从而实现了对换热站的远程监控。根据运行结果表明,该远程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可以达到远程监控和长周期稳定运行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换热站供热面积较大,一般为10万平方米到20万平方米,国外流行一栋楼设置一座换热站。下面就这两种换热站既区域换热站与楼宇换热站,在初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6.
张强 《科技风》2014,(7):115-115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热舒适性愿望的不断提高以及节能减排与绿色环境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等,使得集中供热系统规模扩展、智能控制以及复杂程度等成为系统的难点与重点。作为供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换热站的能耗问题将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换热站的节能控制对整个城市供热系统的节能控制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所以,在实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换热站系统的节能控制效率,旨在为提高换热站供热系统的工作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供热系统逐渐被完善,综合供热水平被充分提升,为了将更优质的供热体验提供给城市居民,很多城市都针对集中供热需求开启了供暖系统建设工作,大部分现代化城市都用集中供热来代替原来的传统化供热模式,充分发挥出集中热源的作用,借由供热管网将给居民提供优质的热能。在集中供热系统中,需要将换热站具有的作用展现出来,随着供热需求增加,换热站建设水平也逐步提升,供热单位需要对该站中的配置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8.
集中计量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运行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集中供热是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利用热电厂作为热源,通过中间换热站进行换热,然后送到用户用以采暖的供热方式成为目前集中供热的主要趋势。因此对换热站的运行调节的研究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15,(5):40-41
本文介绍了在胜利油田胜利花苑供热服务区的运行管理中,采用自动化集控系统,利用网络传输方式对换热站及供热管网设备实施远程集中监控、控制、调节,通过对供热的相关信息、参数(供热量的变化、室外温度变化、时间变化)的采集和分析,实现集中供暖的自动调整运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智能控制在换热站供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在讨论换热站自控系统功能设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落实换热站节能控制问题,经过检验,该系统具有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编程控制器配置灵活,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如今我国发展中,集体供暖普遍性增强,能源消耗增多,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供暖系统节能效率及换热站系统的设计,根据换热站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改善供热效率,达到供热率高,维修简便,运行可靠,解决能源大量消耗问题,减少浪费,达到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12.
章翔峰  周建平  梁楚华 《内江科技》2011,32(1):103-103,123
本文主要是讲述使用S7—300PLC在无人职守换热站远程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在现代的供热系统控制中,换热站的远程监控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PLC的PID控制功能能够很好的实现实时调节供回水的温度、压力,继而达到自动气候补偿,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如今我国发展中,集体供暖普遍性增强,能源消耗增多,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供暖系统节能效率及换热站系统的设计,根据换热站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改善供热效率,达到供热率高,维修简便,运行可靠,解决能源大量消耗问题,减少浪费,达到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日渐增多和供热面积不断扩大,区域换热站负荷不断增加,电力消耗在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虽然我厂在用电管理上做出了“躲峰填谷”的规定,但由于无法做到有效监控,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厂通过对供暖车间各换热站的循环泵采取分时定压、躲峰填谷,实现了节约电能从人为因素向技术与管理层面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1、引言。集中供热是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和环保措施,换热站是连接供热站和用户极为重要的环节,其工作可靠性直接影响供热质量。目前,换热站大部分采用人工监控方法,既浪费人力;又难以发现事故隐患;而且,各换热站都独立运行,易造成热力失衡,浪费能源。特别是集中供热的管线,线路覆盖地域范围大,动态生产数据实时性要求高,并且由于换热站处于城市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央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目标做出的国际承诺,各地政府切实感到了减排指标的压力。然而我国北方地区的供热问题也确实是冬季首要的民生问题,所以更加科学节能的热电联产形式逐渐替代了区域锅炉供热,锅炉房逐渐改造成换热站。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0)
阅山小区换热站为该小区的热用户供热,其中高区热用户采暖效果较好,低区热用户采暖效果整体较差。对小区供热系统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低区用户由1#机组及3#机组并联供热,且两台机组循环泵扬程不同导致其出力不足,建议将两台机组单独摘开分别供热以改善低区供热效果,并给出了具体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范围内,间接供热系统的换热站内循环泵使用变频调速技术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由于自动化程度不同,很多公司对于变频器调节还是以人工控制为主,供热电指标(Kwh/万m2)居高不下,耗电输热比高,运行效率低,没有达到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通辽市大修厂小区供热不热问题的处理,对初运行时调试及出现的问题、热水采暖系统中排气阀的应用、换热站运行及管理问题、水力失调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总结出关于采暖故障排除的工作经验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供热系统中的温度控制,是衡量供热效果的标准,控制中具有不确定、非线性、变参数等因素。常规的PID控制难以满足供暖热水温度控制要求。采用模糊PID算法实现对换热站温度的控制,利用模糊推理对PID参数Kp、Ki、Kd进行在线整定,提高了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