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并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立足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从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构想和邓小平实现和谐社会思想的基本策略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进行了论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时期历史任务的思想武器。因此,马克思主义原理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应努力渗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曹长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评价。深刻地...  相似文献   

4.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点理解时运凯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认识、深刻理解这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保持社会稳定的思想即稳定观,是邓小平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学习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闪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邓小平理论是把唯物辩证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的典范,本文对邓小平理论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其天才的创造,是新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杰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活的运用。而他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无疑又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提出是在1979年4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两大体系。因此,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学习、领会、贯彻邓小平教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领会、贯彻邓小平教学思想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体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标志。如果我们不是从这一历史高度来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不是坚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指弓俄们的一切工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一定要走到邪路上去,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高等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笔者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教…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重大收获,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的光辉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突出提到了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并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党中央之所以突出强调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首先是因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的辩证法思想刘锋邓小平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创立和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以辩证法为其重要哲学依据的,是正确运用辩证法的结晶。辩证法从多侧面为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运用现代哲学理论、结合现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客观思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杨宜青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正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略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新贡献王德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同时,从多方面论述了党的建设问题,形成了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上,树立起—座新的里程碑,这一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同志在第三卷中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英明论断,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有机地统—在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