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如何把“大纲”这一要求落实到教学中去,又如何使学生较好的掌握阅读方法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将作文训练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九年义务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题目很多都是直接点明中心的。如:第九册上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十里长街送总理…  相似文献   

2.
《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该篇文章题目的特点——凝练地概括文章的内容,在导入新课审题时,引导学生进行了阅读预测与质疑,从课题开始尝试着引导学生作阅读探究。从课堂教学实况来看,效果较好。现将该教学片断实录如下: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莫泊桑拜师。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有没有引起你们的兴趣?在读题时,你们想到些什么,有些什么推测?(学生小手林立。)生:读题时,我想到课文写的这个人——莫泊桑可能是…  相似文献   

3.
一、分析课文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对题目理解得透彻,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帮助我们写作时恰当选材、组材。为什么学生作文时,总有脱离题目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审题能力不高。为此,我在讲读每篇课文时,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审题,来弄清作者的选材范围、重点及所要说明的主题。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弄清它是以什么命题的;分析这个题目的意义,然后为学生留下思考题:这篇课文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呢?在分析讲读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题目的作用,学生就会感到这个题目能突出反映人物的高尚品质。最后在出示几个文题:《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老班长用鱼钩挽救三个病号》、《老班长不喝鱼汤》等让学生对比,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金色的鱼钩》这一个文题最能突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了文题要为中心服务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杜鹃 《湖南教育》2003,(23):33-33
阅读教学中的审题训练,是实现读写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审题引读,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减小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写好命题作文奠定基础。一、审题引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有些课文的题目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学生看了课题很感兴趣,急于想知道文章的内容。如《纸奶奶的生日》《院子里的悄悄话》《雨中》等。对这类文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学生看题目,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想想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如预习《院子里的悄悄话》这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让学生思考:看了这个课题后,…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由此不难看出,作文基本功的训练不仅是作文课的任务,也是阅读课的任务。具体来说,小学生作文基本功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学”得,然后在作文课上“习”得。其实,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阅读课上对教材的指导学习过程,恰恰和作文教学中写作的过程相对应。阅读课上的释题,正和作文时的审题,拟题相对应;阅读中…  相似文献   

6.
初三学生学写议论文,既是大纲上规定的重点,也是学生练得较少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较顺利地越过写议论文这一关,我作过“一题二作”的尝试。甲、做法初作: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吴晗的《说谦虚》,准备用课题当作文题作文,在课外用稿纸打作文草稿。明确地向学生说明:凡是认真学课文写  相似文献   

7.
阅读和作文是紧密相联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特别是审题立意的训练,是语文老师应该抓住的大好机会。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对学生审题能力怎么训练?除了写作课对命题作文做具体分析指导以外,还应该给学生自己设题作文的机会。学生自己设题立意训练的次数多了,他们的审题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一般说来,命题作文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种训练机会较多,如每学期布置学生写的各类作文等。但要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仅仅命题作文指导是很不够的,更何况命题作文毕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程  相似文献   

8.
学生作文,常常离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会审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解题。我在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发挥课文标题的示范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读课文,往往不大留意课题。我告诉学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从眼神里看出来,一篇文章的内容、主题、体裁等等,也常常可以从题目里看出来。每读一篇课文,先在标题上多琢磨琢磨,可以唤起我们读文章的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讲读《将相和》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将”是武将,课文讲的是古代赵国的廉  相似文献   

9.
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学生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那么,如何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难”呢?一、探索作文与阅读的最佳结合点探索作文与阅读的最佳结合点,我们的具体方法是:树立阅读促进写作的思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贯穿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过程合理有效地切入作文教学。如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时,让学生体会描写事物动态、静态方法及其作用,让学生练习作文《公园里的花》等;学习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让学生学习体会文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练习写人、记事时运用表现内心活动的方法。同时,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展读书…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发挥课文的作用,将阅读和写作的知识落到实处,做到教那一方面的知识就让学生练那一方面的技能,使他们在写作时,有所依托,有所仿效,进而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逐步达到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异呢?我们认为有效方法是:在读中指导学生写,在写中引导学生读。 一、抓住课文重点读,在读中指导写 1.把解释文章题目与练习审题紧密联系 古人把诗文标题喻为“龙眼”,画龙关键在于点睛。“睛”点得好,能使文章精警得神,发人深思,足见文章标题举足轻重。因此,在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题目,从而使他们深刻认识课题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自己作文审题的能力。在讲《手术台就是阵地》时,首先引导学生从内容分析入手认识这一课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在写作文时,审题很关键,题目审好了,在写作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离题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进行相应的作文审题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一、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教师指导学生审题时,可以采用"转、添、定"三字口诀法,具体做法是:第一,转。"转"是将抽象的作文题目转换为具体的人、事、物。例如,作文题目《春天的味道》,写作时可以将抽象的题目  相似文献   

12.
第三单元 本组课文的阅读训练重点是继续运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练习给课文分段,逐步形成这方面的能力;作文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是如何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景物。仿照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观察一处秋天的景色,练习写一个片段。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绝句》两首古诗在内容上都侧重于写景,并借景抒情。在讲读教学中,可采用学习古诗的五步方法进行:(一)知题。题目往往是一首诗主要内容的概括,通过预习,学生查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并说出题目的意思,借此有助于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二)析词。利用古诗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熟读之后,抓住不理解的字词,剖析字词含义,了解内容。比如《望  相似文献   

13.
《鸟的天堂》这个题目醒目,简洁,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从分析课文题目入手来组织教学,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表达能力,是有好处的。一,初读课文时审题。这个阶段的审题很重要,可以激发求知兴趣,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释题,教师板书“天堂”,指出字典上的两种解释:①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文的达标,固然是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结晶,但就单元作文的主体要求而言,笔者认为,小作文是单元作文目标的导车.小作文指的是目标作文训练之前的尝试习作.任何一种知识的教学都应遵循“探求方法——复习巩固——提高能力”的规律.作文教学自然是不能例外的.《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因此,作文教学应从阅读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探求方法),尔后通过小作文尝试,教师给予讲评(复习巩固),再作大作文(目标之作)训练(提高能力).其中的小作文尝试和讲评,不但教师掌握而且学生知晓: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用上没有,用好没有.且差的怎样弥补,好的如何发扬,教师、学生心中有数,便于改正和进一步提高——达标有望.如果不做小作文,只将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作一次的目标性训练,不但缺漏者无机会弥补,就是成功者也无机会提高,一单元的目标达与不达皆一晃而逝了.因此,单元作文要达标,不能没有小作文.小作文不可不作,那么怎么作呢?既然“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小作文就得讲究和阅读配合的密切性.记叙文既要学习有关课文的特点,又要特别尊重读写例话或习作例文的指导;应用文则要从例文中学习写法.根据各单元目标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写作实际,小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吸收作文"营养",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一、作文,应从阅读中吸收"营养"我认为,阅读教学在课文分析到位以后匀出一小部分时间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作文,学生对作文技法的理解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当然,从阅读中吸收"营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其实,如果能从"读课文"入手,将教材作为写作模仿的例子,把课文作为习作之"源",那么习作才可能成为有源之水,并源远流长。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我们希望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轻松愉快地写好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学生阅读试题.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学生解题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题能力薄弱.审题,就是通过题中文字、图形正确把握其中含义,从而弄清题中所涉及的有关条件、过程、结论,进而通过分析形成清晰的教学情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而且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以组为单位,每一组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讲读、阅读、独立阅读课文都紧紧围绕这个训练重点。而基础训练上的作文练习也是紧扣这个训练重点,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围绕重点,在阅读中学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而且更重要的应该使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也就是说,在一组课文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每篇课文是怎样体现训练重点的。从中学会方法。如第十一册第七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讲读课文《少年闰土》;阅读课文《一分试验田》。独立阅读课文《我的心事》。在教学《少年闰土》时,让学生读通课文后,划出描写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词句,抓住这些描写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从外貌描写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太原市教育学院礼堂举行了一次作文指导试验教学,效果良好,在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首先,教师分三步出全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三分钟) 作文题目是《理想中的公共汽车》,教师没有一下子把它写出来,而是分三步出全题。第一步,写出“汽车”二字,问学生:如果要我们做《汽车》一题,该怎样写?在学生回答写汽车的种类、构造、用途的同时,教师张贴摄有各类汽车的迎泽大街的大型彩色照片一帖,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汽车》一题,范围较广,它涉及到公共汽  相似文献   

20.
教给方法从读学写□安徽王忠义教师在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写片断作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方法是:“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即:从阅读中学作文。我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课文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