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量子尺寸效应导致量子点的荧光随粒径不同而变化的现象,设计开发了一套利用荧光原位监测碲化镉量子点生长过程的教学实验系统。该教学实验直观反映了量子尺寸效应导致碲化镉量子点随反应时间延长其粒径长大而荧光光谱发生红移的现象,全时段监测并采集荧光,数据连续准确密集,并设置了数据分析和讨论,完全满足本科研究性实验教学要求。该文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相合成CdSe量子点时掺杂Pb2+一步合成了CdPbSe三元量子点.控制不同的反应时间得到了不同粒径的量子点,这些量子点都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且荧光发射随合成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红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在水溶液中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制备了硒化镉(CdSe)纳米晶。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证实了CdSe纳米晶是纳米尺度,并且量子限域效应明显。以CdSe纳米晶为主要的发光材料制备了两种多层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并对它们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在电致发光光谱中得到了强的CdSe纳米晶的电致发光,而在光致发光中发光很强的poly(N-vinylcarbazole)(PVK)在电致发光中它的发光却被抑制了,另外在电致发光光谱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光峰值,把它归因于CdSe/BCP界面处的电致发光激基复合物的发光。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分别在普通载玻片和Si片上生长了不同浓度的Er掺杂ZnO薄膜,稀土Er3+与Zn2+的摩尔比分别为1%、2%、3%,所得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S)、光致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后的样品仍为六角纤锌矿结构,随着掺杂浓度提高,掺杂样品的XRD衍射峰向大角方向微移,透射边向短波方向微移,紫外发光峰的强度逐渐增强,表面均呈颗粒状且尺寸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低温水热技术,以蔗糖为稳定剂,在低温水相中合成了CdSe量子点,并外包一层SiO2壳.CdSe量子点采用红外光谱(IR)、荧光(FL)、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CdSe量子点水溶性好,颗粒粒径小、分布窄、荧光强度强;在其外包裹一层SiO2壳,能有效改善该量子点的不稳定性,抗光漂白性能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6.
在喹吖啶酮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推拉电子结构且含二氢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并研究了结构改变和不同溶剂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合物中增大的共轭体系和增强的推拉电子基团会导致吸收峰和荧光峰产生大的红移;随着结构的改变,这些化合物的荧光从蓝色变成橙红色.这些化合物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峰和荧光峰都表现出强烈的红移.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类荧光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它们作为一类新的荧光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与常规常规材料相比呈现出吸收峰红移、蓝移等特异性能;初步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尺寸越小,这些特异效应越明显,有关纳米材料光谱特性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其光谱特性机理尚无统一解释;通过对波谱吸收机理和纳米材料特性的综合考察和分析,以及结合具体纳米材料的讨论,给出了导致蓝移、红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该文用磁控溅射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ZnO薄膜,所得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S)、光致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后的ZnO薄膜仍为六角纤锌矿结构,磁控溅射镀膜样品的透射边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发生蓝移又红移现象,所有样品都有比较好的发光性能;900℃溅射镀膜样品的表面形貌平整度较好,粒子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以肝素钠为碳源,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碳纳米点(CNDs),对所制得的CNDs形貌、组成及线性光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NDs粒径均一,且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在270 nm处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峰。CNDs具有与激发波长相关的荧光特性,发射峰随激发波长增大的而红移。采用开孔Z-扫描法探索CNDs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结果表明,CNDs具有与能量相关的从饱和吸收向反饱和吸收转变的特性,其非线性吸收系数β和饱和能量IS分别为1.4×10-11m/W和8×1010W/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金钗石斛红外光谱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分析了来自云南和浙江的两个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红外光谱特征。两个金钗石斛样品均具有基本相似的红外光谱,但个别吸收峰的峰强及峰位具有明显区别。云南金钗石斛具有明显的2851 cm^-1吸收峰和较小的1736 cm^-1的吸收峰,而浙江金钗石斛具有较小的2852 cm^-1峰和很强的1740 cm^-1吸收峰,其峰高与1636 cm^-1处的峰高相当。两者的二阶导数谱在1055 cm^-1和1073 cm^-1附近的峰也有明显区别。这种方法对于快速直接判定金钗石斛的产地来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一定孔隙率的多孔硅样品,然后用脉冲激光沉积法以PS为衬底生长一层ZnS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表征了ZnS薄膜的结构、形貌和ZnS/PS复合膜的光致发光性质.XRD结果表明,制备的ZnS薄膜沿β-ZnS(111)方向择优生长,结晶质量良好,但衍射峰的半峰全宽较大;SEM图像显示,ZnS薄膜表面出现一些凹坑,这是衬底PS的表面粗糙所致.室温下的光致发光谱表明,沉积ZnS薄膜后,PS的发光峰蓝移.把ZnS的蓝绿光与PS的橙红光叠加,在可见光区450~700 nm形成了一个较宽的光致发光谱带,ZnS/PS复合膜呈现较强的白光发射.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ported an efficient and rapid method to produce highly monodispersed CdSe quantum dots (QDs), in which the traditional trioctylphosphine oxide (TOPO) was replaced by paraffin liquid as solvent and oleic acid as the reacting media.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properties of QDs had been studied in detail. The resulting samples were confirmed of uniform size distribution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TEM), while UV-vis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clearly indicated that such synthesized QDs had goo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3.
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了粒径为100 nm~300 nm 的 Zn1-xNixO (x=0,0.01,0.02,0.03,0.04)纳米粉末.使用 SEM、 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中镍的最大掺杂量为 x=0.03,超出以后会析出氧化镍晶体.随着镍掺杂量的增加,镍掺杂氧化锌的紫外吸收限发生红移,能带宽度逐渐降低,紫外光区的吸收减弱而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镍掺杂氧化锌发射光谱发射峰强度减弱、宽化,并出现一些新的发射峰  相似文献   

14.
以醋酸锌和硫化钠为原料,采用PEG-400晶形控制剂、固相反应-微波水热耦合技术快速获得了单分散纳米硫化锌微球.利用XRD、TEM、FT—IR及UV—Vis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获得的纳米硫化锌微球属于立方形晶相(闪锌矿),微球粒径为100-150/lm,分散性好,纯度高.分析了PEG-400分子控制形成单分散纳米硫化锌微球的机理.与传统水浴热法相比,微波水热可将反应所需时间从8.0h缩短到1.0h,且有助于ZnS前驱物的快速晶化。酸性大红3R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测试结果证实,与传统水热法获得的纳米ZnS微球相比较,微波水热获得的纳米ZnS微球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高效太阳电池,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水热法,首先在柔性的钛片基底上生长了光滑的TiO2纳米线阵列,并通过第二步水热反应制备出具有分支结构的分等级TiO2纳米线阵列,研究了其在CdSe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分支结构的分等级材料具有更高的表面积以负载敏化剂,同时保持了一维纳米阵列高效的电子传输特性,因此相比于光滑纳米线阵列,其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近一倍,在标准光强下测试达到0.7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普通载玻片和Si-SiO2衬底上成功制备Ce掺杂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光致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XRD谱表明大部分样品都有较好的c轴择优取向,而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择优取向明显改善.PL谱中在390nm附近可观察到明显发光峰,退火温度升高能够提高本征发光峰强度,抑制可见光区发光强度.用AFM观察到的样品表面形貌表明,退火温度提高使样品表面更加平整,同时粒径变大.  相似文献   

17.
The photo-corrosion of electrodeposited polycrystalline CdSe electrode was inhibited effectively by coating a thin layer of the conductive polyaniline (PAN) film.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and internal band structure of such film-covered PAN/CdSe electrode was studi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modulation reflectance spectrum (EMRS). EMRS of beth CdSe and PAN/CdSe electrodes in K4Fe(CN)6/K3Fe(CN)6 solution exhibited typical France-Keidysh oscillations, by which the values of the energy gap and flat band potential were determined. The EMR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 of CdSe electrode was not changed after coated with PAN film, so that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f PAN/CdSe electrode was rather similar to that of CdSe electrode.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PL等对TiO2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考察经不同热处理温度TiO2催化剂对M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粉体在500℃热处理5h后为锐钛矿相与金红石相的混晶相,对亚甲基蓝(MB)降解率最高。光催化剂存在最佳热处理温度和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性能稳定的绝缘体,HfO2在电子、光学以及能量相关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本工作中,我们使用反应溅射方法在不同O2/Ar比例下制备了HfO2薄膜。XRD结果显示,O2/At比例并不能明显的影响样品的结构。通过Debye—Schener公式估计,样品由纳米晶粒组成。在O2/Ar比例为0.06(功率12W)时制备的样品最接近化学配比。在可见光区域,样品具有很好的透光率,T〉85%。明显的吸收发生在波长小于220nm时。通过Tauc公式可以估算出,样品的带隙在5.051到5.547eV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