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P(EA-MAn-APTES)/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S)作为偶联剂,以丙烯酸乙酯(EA)、顺丁烯二酸酐(MAn)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和溶胶凝胶过程制得了P(EA-MAn-APTES)/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中TEOS的质量分数从0变化至25%.利用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溶胶抽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性能测试装置对材料的结构、凝胶含量、表面形貌、粒子大小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是以共价键结合的,杂化材料中凝胶的含量较高,聚合物基体中SiO2是纳米复合的,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苯基-3-(4-硝基苯基)-5-(9-蒽基)-2-吡唑啉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分子的吸收不同于分子内“Ar-N-N=C-Ar“发色团与蒽发色团的叠加.其中“Ar-N-N=C-Ar“发色团的吸收系数增强了12倍,存在极大的增色效应,蒽的精细吸收峰也均红移了20 nm左右.说明两者存在基态下的相互作用.优势构象理论分析表明这是由于基态π电子轨道重叠的高位共轭效应引起的.该发现将有助于解释该类分子激发态下发色团间的非共轭电荷转移以及能量转移,并为寻找更大吸收系数的该类化合物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喹吖啶酮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推拉电子结构且含二氢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并研究了结构改变和不同溶剂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合物中增大的共轭体系和增强的推拉电子基团会导致吸收峰和荧光峰产生大的红移;随着结构的改变,这些化合物的荧光从蓝色变成橙红色.这些化合物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峰和荧光峰都表现出强烈的红移.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类荧光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它们作为一类新的荧光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含氟的二胺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及二酐3,3',4,4'-苯四甲酸二酐(BPDA)为单体,首先合成了经酰胺化的主链上带有活性羟基的含氟聚酰亚胺,再通过Mitsunobu反应将活性生色分子分散红-19共价链接到聚酰亚胺的侧链骨架上,合成了非线性光学(NLO)含氟聚酰亚胺.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48 ℃,热重分析(TGA)测得其5%失重的热分解温度为309 ℃,将制得的含氟聚酰亚胺制成反射电光调制器,由二次谐波条件于1 064 nm处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非线性系数d33为5.209×10-9esu (极化电压3.6 kV,205 ℃)和7.418×10-9esu (极化电压3.8 kV,210 ℃),用衰减全反射法测得其电光系数γ33为2.182 pm/V (3.6 kV,205 ℃)和3.107 pm/V (3.8 kV,210 ℃).  相似文献   
5.
采用镍的无电子化学沉积方法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粉末表面的快速金属化,所得产物经XRD,SEM,FTIR及剖面金相显微术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粒子完全金属镍包覆,金属壳层600nm厚,由镍的纳米晶粒组成,由此提出了镍在纳米粉末上的化学沉积机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