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P(EA-MAn-APTES)/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S)作为偶联剂,以丙烯酸乙酯(EA)、顺丁烯二酸酐(MAn)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和溶胶凝胶过程制得了P(EA-MAn-APTES)/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中TEOS的质量分数从0变化至25%.利用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溶胶抽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性能测试装置对材料的结构、凝胶含量、表面形貌、粒子大小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是以共价键结合的,杂化材料中凝胶的含量较高,聚合物基体中SiO2是纳米复合的,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3.
在水热条件下,以硝酸锌、氢氧化钠、六次甲基四胺等为原料合成球形、棒状、束状和花状等不同微观形貌的ZnO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利用IR-1红外发射率测量仪测量了不同形貌ZnO粒子在8~14 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探讨ZnO的形貌对其红外发射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产物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微米ZnO的红外发射率值比纳米的小,棒状、束状ZnO的发射率值比球形的要低,花状结构的ZnO的发射率值最低,为0.673.  相似文献   
4.
采用绿色聚醚封端技术合成了含聚氧乙烯基重复单元的大分子单体烯丙基聚氧乙烯基羧酸,然后与丙烯酸在水相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亲水嵌段共聚物阻垢剂,并深入研究了其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阻碳酸钙和分散氧化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优异的阻碳酸钙和分散氧化铁性能,XRD表征表明加入无磷非氮的共聚物阻垢剂得到的碳酸钙晶体在方解石结构中混有了部分球文石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同样可以证实碳酸钙晶体结构的变化.提出了聚乙二醇链段与钙离子通过相互作用来抑制水垢形成的基本动力机理.  相似文献   
5.
在水溶液中将胶原大分子吸附于氧化铝纳米粒子表面,通过自由基引发的接枝共聚反应在胶原大分子上接枝聚丙烯酸丁酯支链制备了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氧化铝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确定了胶原大分子在氧化铝粒子表面的最佳吸附量以及探讨了接枝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复合粒子的壳层厚度及红外发射率(8~14μm)的影响.结果显示,接枝反应时间在12—20h时,复合纳米粒子的壳层为厚度小于15nm的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层;聚丙烯酸丁酯支链的接枝率为3.7%左右时,复合纳米粒子在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分散良好;胶原吸附量为3.01g/100gA l2O3时,胶原氧化铝复合物的红外发射率下降程度最大,相应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红外发射率最低可至0.527.胶原大分子与氧化铝纳米粒子的界面相互作用导致了复合纳米粒子红外发射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含氟的二胺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及二酐3,3',4,4'-苯四甲酸二酐(BPDA)为单体,首先合成了经酰胺化的主链上带有活性羟基的含氟聚酰亚胺,再通过Mitsunobu反应将活性生色分子分散红-19共价链接到聚酰亚胺的侧链骨架上,合成了非线性光学(NLO)含氟聚酰亚胺.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48 ℃,热重分析(TGA)测得其5%失重的热分解温度为309 ℃,将制得的含氟聚酰亚胺制成反射电光调制器,由二次谐波条件于1 064 nm处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非线性系数d33为5.209×10-9esu (极化电压3.6 kV,205 ℃)和7.418×10-9esu (极化电压3.8 kV,210 ℃),用衰减全反射法测得其电光系数γ33为2.182 pm/V (3.6 kV,205 ℃)和3.107 pm/V (3.8 kV,210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