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锁 《师道》2008,(3):9-11
誓言一:不讽刺学生 讽刺学生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学习差。我们把这部分学生叫做“差生”。每当他们上课回答不出被认为连白痴都可以回答上来的问题时,每当他们不能完成作业时,每当他们考试成绩较差时,我们的让学生无法反抗又无言以对的讽刺就开始了。上学期,我就对一个经常考试考得很差的学生做过这样的蠢事,我发誓新学期将改掉这一恶习。  相似文献   

2.
王伟 《成才之路》2010,(3):79-80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我十分信奉这句名言。我理解这里所说的这种“爱”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热爱,来培养学生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教育的一切奥秘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之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催化剂”,它时时激发着学生内心的活力,不断转化为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对于那些后进生,教师不能放弃他们,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让他们也有“出头之日”。在教学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要懂得关爱学生,因为爱生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而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更要有耐心、爱心、恒心,只有“多心齐下”,方能“以心换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教师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并理解他们,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4.
杨琳 《广西教育》2007,(12B):46-47
“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老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既可以唤起他们积极上进的精神,又可使师生感情产生共鸣。有了这种共鸣,教育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爱让孩子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是爱让孩子学会了爱与被爱。  相似文献   

5.
张希 《课外阅读》2011,(9):136-136
在短短的几年任教生涯中,遇到了很多让人头疼的所谓的“后进生”。怎样的学生算是后进生呢?我觉得应该是那些学习基础差而且又不努力上进,在某些思想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畏惧、自卑、应付、抵触、矛盾、厌学等心理和行为表现,他们看惯的是脸色,听惯的是批评。爱之深,责之切,我渴望他们上进,但好多时候却适得其反,得到的是他们的不满……许多“后进生”是一“后”到底、坚决不进,让人很是头痛:“他们是怎么了?到底要怎样去拯救他们?”  相似文献   

6.
爱心与奇迹     
盘周莲 《广西教育》2009,(31):29-29
“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既可以唤醒他们美好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又可以产生情感的交融,有了和谐统一的动力,教育才得到升华。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爱让学生学会做人,是爱让学生学会了生活,是爱让学生学会了学习。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说过: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爱学生是基点,但不能单纯地强调爱,而应当把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教育原则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用近乎虔诚的心拜读了《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一书。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久久难以平静。五位师德高尚的老师的爱的教育,让我这个自认为热爱学生的教师,顿时觉得无地自容,他们的高大师德之光深深地刺到我心灵的深处,照出我心底的那个“小”来。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这五位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9.
曾有人这样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经验让我深深地明白: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倾注爱心,用心去关爱他们,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许多教师谈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时说:“对学生要板起面孔,让他们敬畏你摸不透你;喜欢学生要放在心里,嘴上不能说;跟学生不能嘻嘻哈哈,学生‘有一点颜色就开染坊了’”……总之,这些教师认为对学生的爱应该表现在行为中而无需说出来,总有一天学生会理解自己的苦心的。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象禾苗需要雨露阳光一样,学生  相似文献   

11.
爱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笔者在数十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感受到: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学生才会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爱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笔者在数十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感受到: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学生才会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连续做了三届高三“差班”的班主任。在我所教的学生们当中,有的由于基础差。成绩赶不上去而妄自菲薄,自卑心理严重;有的由于长期以来倍受岐视和冷遇而自暴自弃;还有的则由于优越的家庭条件,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好爸爸”,一切依赖父母而不思进取。无所追求……但是,他们的心里都蕴含着一种渴望.,就是渴望别人理解。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始终坚持用一颗爱心去教育他们,让爱的甘露流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理解和信任之中成长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品尝到了育人的乐趣。即使是“朽木”, 也能雕成“龙”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一、职业中学的教师应是充满爱心、理解学生、受学生欢迎的朋友型教师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是差生群体,有些成绩差,有些表现差,有的是双差生。他们大多有挫折感和自卑感,他们的心灵脆弱而又敏感,往往有着得过且过的潜意识,但同时又很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对学生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爱。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优秀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爱上语文”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几天让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演讲比赛,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们明白朗读的含义,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体验感悟朗读的魅力。学生边看视频边赞叹,他们听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听的是那样投入,那样痴迷,过去不爱诗歌的,现在也喜欢了诗歌,过去不喜欢作文的,现在也喜欢上了作文,过去不知道读为何物的,也喜欢上了朗读。我们常说语文枯燥乏味,我们常说学生不喜欢语文,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老师要负很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师爱 ,应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对学生实施师爱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渴求知识 ,团结友爱 ,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一、师爱有助于学生自尊意识的形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 ,爱和理解是互为前提的。要做到爱学生 ,理解学生 ,教师应具备心理位置互换的素质。教师应经常想到 :“假如我是个学生” ,“假如我被批评训斥” ,一旦设身处地 ,彼此间的隔阂就会消除 ,有助于学生自尊意识的形成。在教育过程中 ,我认为表扬应占主导地位 ,因为他不仅对被表扬者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一个学生来说,老师的冷漠有时可以毁掉一个学生,老师的关爱有时却可以塑造一个学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会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开发他们积极发现创造的智慧。我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我们更应该让爱伴随着教育一起流进孩子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9.
宽容的魅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许多教师也是爱学生的,但他们爱的都是一些“金凤凰”“白天鹅”.而对“灰姑娘”“丑小鸭”类的问题学生轻则不屑一顾,重则呵斥、羞辱、体罚,结果造成了,这类学生的逆反心理。泰戈尔有一句爱情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间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