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和谐执政观、"遵礼崇仁"的和谐人际观、"和而不同"的和谐外交观等,不仅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的构想非常接近,而且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儒家和谐思想构成了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儒家道德思想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准则.从这两方面入手,挖掘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流域的主导地位,又要积极发掘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儒家和谐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和谐文化的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理论渊源。出于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儒家思想时代化以实现二者优势互补的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融合,而融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儒家思想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惠及广大人民的伟大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青少年德育观。而加强和创新德育观,培育青少年正确的思想意识与和谐观念,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论语》提出的“和为贵”是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所在。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乐文化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所内具的和谐本质、和谐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循环经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人和自然及社会和谐统一的系统观、低消耗和少排放的生产观、综合利益一致性的效益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是儒家倡导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的仁和观,对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医治情感冷漠,对建构人际和谐、国际和谐、代际和谐的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批判地继承传统的仁和思想,将仁爱道德规范作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把"以人为本"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儒家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关系团结和睦、个人身心协调发展等丰富的内涵。儒家和谐思想虽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有着若干重大原则区别,但其中崇尚和谐统一的追求、“和而不同”的矛盾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协和万邦”的国家关系观以及“忠恕之道”的道德修养方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和谐公正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在邓小平看来:一方面,和谐的社会必须是公正的,公正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公正也必须是和谐的,和谐公正是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的统一,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对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深刻理解其实质和精髓,防止误读。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传统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和谐思想,仁者爱人、修己以安人的关怀理论和注重个人修养、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的现代阐释,说明儒家思想中的精华仍是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儒家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思想实现当代转换的标杆。当前,我们应借鉴儒家和谐思想、忠信思想、礼教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这些思想中的精粹部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高度契合之处。同时,还应以古代教育路径为鉴,传播儒家思想,让社会公众知晓并准确理解儒家思想之精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和谐根源于人的观念、品德、行为的和谐,而和谐的理念与行为要想扎根于人们的心灵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和谐德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联系中研究和谐德育观问题,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主要内容,在儒家思想中均有所见。“仁爱至诚”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的特征,“礼乐并重”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的特征,“中和处事”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的特征,“顺乎自然”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的特征。儒家思想适用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可为今所用,为和谐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15.
莫黎群 《教师》2011,(27):124-126
武德——随中国武术之产生,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道德思想的熏陶与规范下,逐渐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文章围绕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武德与和谐社会建设诸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展现武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着重阐述了武德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协调发展作用、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并通过武德对武术人才的导向作用来反映其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传统和谐观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根本转变,其自身的理论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实现传统和谐观的现代转型显得十分必要。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体系,实现了对于传统和谐观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德——随中国武术之产生,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道德思想的熏陶与规范下,逐渐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文章围绕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武德与和谐社会建设诸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展现武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着重阐述了武德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协调发展作用、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并通过武德对武术人才的导向作用来反映其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校园要以人为本;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儒家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校园的和谐,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广大教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他们除了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教学技能外,还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与和谐理念相协调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其中某些主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解读儒家思想中关于法律的主张和观点,以图对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