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上学是我国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选择。目前我们已建立“奖、勤、贷、补”多元化叠加模式的研究生资助 ,能保证研究生基本生活需要 ,但力度仍与研究生实际生活需求有距离 ,研究生生活水准在在职职工人均收入标准以下。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 ,为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创造前提条件。本文回顾我国研究生资助历史 ,分析目前研究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史为鉴 ,就如何建立与研究生收费制度相适应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谌晓芹 《天中学刊》2005,20(4):134-13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待改善。本文仅选择入学制度、学费与资助、学习方式作为比较点,通过对几个发达国家的硕士及以上学位制度的简要描述以及对我国研究生招生“双轨制”存在的原因和弊端的分析,提出通过“学费”的“绳索”把握硕士及以上学位教育的“进口”与“出口”,实现我国研究生招生并轨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资助政策作为保障研究生教育公平、实现调控与优化结构的手段之一,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角度切入,分析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内容,进一步探讨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平衡存在的冲突,发现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主导式...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本补偿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作者研究了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本补偿,认为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和对“研究生社会价值的认识”是决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本补偿模式的基本要素。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迅速发展,培养模式逐步多样化,需求主体趋向多元化,价值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为此实行多种成本补偿模式是必然选择。可以通过“平均拨款”和“国家奖学金”来体现研究生教育的收益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研究生交费上学。通过建立以国家奖学金、校内兼职、定向服务贷款为主的多元资助体系,保证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交费上学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研究生资助体系落后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表现出资助覆盖面过窄、资助力度不够大、资助效果不佳等不足;原因在于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助工作机构的非专业化、未充分考虑研究生群体的独特性等,据此要完善我国研究生资助体系需要做到资助经费来源多元化、经费使用精细化、资助工作机构的专业化、研究生资助定位的精致化等。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成功,获益于相对完善的研究生资助政体系.研究分析发现,美国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具有资助主体多元化、资助内容多样化、资助对象全面化、资助覆盖面广、力度大等特点,这种做法值得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意义上的“研究”在美国发生了变化,美国的科学研究反对德国的为研究而研究的观念,从而使研究由追求纯粹的知识目标转化为专业化的活动,联邦政府和基金加大对其投入,研究生教育开始蓬勃发展,这个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与研究资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当代,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影响,联邦政府减少对研究生的投入力度,研究生教育发展与研究资助之间呈现紧张关系,威胁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很多大学采取了诸如寻求新的经费来源渠道,建立筹措经费的专业研究资金办公室及专设研究单位以获得研究资助等积极应对措施.分析美国研究生教育及研究资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反思我国研究资助与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资助来源、资助力度、资助方式、资助分布四个方面分析美国联邦政府对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生的资助情况,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注重对资助进行规划,制定法规制度保障资助顺利实施;资助力度较大,有意识地引导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资助来源广泛、方式灵活,重视研究生职业发展;积极开展资助效果评估,强调研究生资助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生资助体系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资助政策作为保障研究生教育公平、实现调控与优化结构的手段之一,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角度切入,分析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内容,进一步探讨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平衡存在的冲突,发现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主导式供给与多元化需求的冲突、社会式供给与个体差异化需求的冲突、粗放式供给与精准化需求的冲突。基于此,文章提出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需求—供给冲突的协调路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资助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育人优势的重要体现。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资助育人仍然存在“资助”和“育人”衔接不足,“需求”和“供给”匹配不够,资助“精准化”“智慧化”不足等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研究生资助育人的重大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应策略,以提升研究生资助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1.
Priced Out?     
While the literature on postsecondary student success identifies important academic and 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outcomes, one question that persists concerns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aid. We use the 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s StudentTracker service to develop a more complete model of student success that accommodate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choose to either gradu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first-entry, graduate from a transfer university, or depart from college without a degree. The multinomial regression model reveals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financial aid. Results suggest that loan aid appear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search out alternative institutions or drop out of college entirely, and merit aid appears to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students persisting and gradua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first-entry.  相似文献   

12.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aid in promoting the persistence of black and Hispanic students admitted to the most select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complete their college education. To explore whether more dollars of aid enhance graduation, the analysis separates two constructs—aid eligibility and aid amount—when assessing their influence on graduation likelihood of these students. Using the College & Beyond (C&B) database and implementing an IV/LATE analytical strategy, I find that although need-based aid eligibility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graduation likelihood, aid amounts exert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graduation, conditional on eligibility for aid. Among types of aid, grants and scholarships have the most positive effect on graduation.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financial aid amounts help equalize initial racial and ethnic differences in graduation likelihood. Minority students’ graduation likelihood is found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the amount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ey secure,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grants and scholarships, than that of their white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1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吸引更好的生源,伯克利大学不但在招生环节上着眼于优质人才的具体情况,而且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厚的资助,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同时,伯克利大学通过采用研究生导师和顾问的双重指导,开辟自由开放的学习渠道和层层分级的课程体系以及对评价过程的严格把关,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伯克利大学采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金是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实施的的资助政策。实施几年来,有无数贫困大学生得到帮助,顺利毕业并踏上工作岗位。但是,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和困难评定的标准笼统,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寻较为合理的解决对策,让这项惠及民生的政策能更有效、公正地落实。  相似文献   

16.
从“免费加助学金”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确立、扩大,到逐步向“收费加贷学金”资助政策的转变过程中,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财政手段,实现了其政府责任,使英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从无偿资助到有偿资助的转变。这种历程也显示了当今世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Can relevant information influence student borrowing? In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a large community college, we send emails about federal student loans to students who have received financial aid offers but have not made a borrowing decision. A treatment reminding students that they need not borrow the maximum amount of available loan aid has no effect. Treatments referencing amounts borrowed by recent graduates shift students from borrowing the maximum amount to not borrowing.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students experience cognitive overload when presented with multiple loan amounts, the response is largest among low-performing students and arises from inaction.  相似文献   

18.
It is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that student financial aid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year-to-year persistence. However, there has been no prior research on price responsiveness in persistence decision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mounts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received and tuition charged on year-to-year persistence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high school class of 1980. The principal finding is that the persistence deci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arly 1980s were more responsive to increases in student aid than to tuition increases.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persistence rates can be improved if institutions increase need-based aid for currently enrolled students when tuition is increased each year, or if government student aid increases over the levels provided in the 1980s.Presented at the Seventh Annual NASSGP/NCHELP Research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May 16, 1990.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盘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对中国高等教育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乐章全面奏响。更直接地说,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并决心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一年,是中国全面启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一年,是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试点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实施博士质量调查的一年,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恢复试点的一年,是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的一年,是国家规范管理民办高等教育资产的一年,是社会各界联合控制高校贷款风险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关系到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目前认定工作中存在的社会诚信不够、没有量化指标、无偿资助比例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认定工作的有效性。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构建诚信社会,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四位一体"的资助工作网络平台;建立量化指标体系;提高有偿资助的比例,建立权利义务对等资助模式等对策,以促进资助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