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动作分析,找出影响运动员弹跳力的构成因素,并提出提高弹跳力的训练内容与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一项最重要的专项素质,为了探索发展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有效途径,以四川、重庆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有关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多元分析,进而制定出发展弹跳力的回归模型,为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提供一个模型标准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有很多,就杠铃器械而言,传统的练习方式一般采用杠铃深蹲、半蹲或负杠轻跳等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腿部力量,但长期采用此方法,不但影响训练的效果,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对有一定力量素质的女运动员来说,采用“箭步抓举法”比传统的练习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弹跳能力是球类竞技体育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有氧和无氧式的训练作为提高运动员弹跳力的一种有效、实用的练习手段,其作用机制一向都是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弹跳力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的(一)探讨发展弹跳力的有效练习.(二)探讨发展弹跳力的训练方法.(三)研究以负重为主的弹跳力训练和体重变化的关系.二、研究对象(一)受试者是北京体院七七级男女  相似文献   

7.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分析研究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在把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体能构成因素、训练原则、训练内容等)及具体的训练方法、手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员科学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心理技能训练研究主要集中于有效性训练方法上。心理技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明确的理论导向,训练效果评价的效度不够,未能充分重视教练和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等。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完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速度能力训练方法学指导原则发展回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动员速度能力的欠缺是长期阻碍我国自行车短距离项目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这源于我国自行车界对短距离项目速度能力训练原理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体系。在总结国内外自行车项目速度能力训练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影响自行车运动员速度能力诸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训练的方法学指导原则。并在训练和比赛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这证明新的训练方法学指导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为我国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速度能力训练提供了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索铅球专项力量阶段性训练方法,运用对照实验比较的方法,对23名男子高水平铅球运动员进行力量分期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铅球运动员在专项力量指标和专项成绩上较对照组的铅球运动员有明显的提高。研究认为,在铅球的专项力量分期训练过程中,准备期应该重点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竞赛前期重点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竞赛期应该重点实施铅球专项力量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训练。  相似文献   

11.
影响篮球运动员情绪稳定的因素及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最佳情绪状态。篮球运动员的临赛心理状态更是主要表现在情绪方面,它是影响动作效果和比赛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本文从分析心理训练和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及影响篮球运动员情绪稳定性的因素着手,提出了提高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控制情绪稳定的较为实用的多种心理训练方法,以期通过赛前的专门心理训练,提高篮球运动员控制情绪稳定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篮球比赛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测量、数理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及其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研究表明,少年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对比赛影响程度较高,且各队之间差异较大,由此提出在训练过程中应以提高身体素质为重点,加强弹跳力、灵敏性和快速移动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最优训练手段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出色的弹跳是篮球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之一,为此,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并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模糊相关的计算方法,对发展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22种训练手段,进行了相关程度分析,并进行了定量刻划和排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对具备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心理适应训练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法,将36位15~17岁具有较强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8人。对照组的训练按普遍使用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实验组则使用笔者研制的在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下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结论:对不断变化的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心理适应是提高15~17岁有较高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素养的重要因素,将确保改善足球运动员对外部不良因素刺激的应激反应稳定性,集中注意力完成足球运动技术动作,并在与对手对抗时,保持与同伴的运动协同性,等等。评估足球运动员心理适应水平的标准是: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模拟的一致程度,完成训练任务的效果,评价自身临赛状态的准确性,在低紧张程度情况下完成动作的积极性指标。制定的具有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少年儿童散打运动员生理及心理特点的分类研究 ,详细阐述了少年儿童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及训练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思路与训练方法 ,为提高少年儿童散打运动员的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速度能力的欠缺,男子项目更是如此。采用文献资料、实验、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速度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传统速度训练方法进行总结。针对速度训练当中频率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与其专项技术特点脱节的实际问题,河南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自行车专项训练器械,即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并以本队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与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相配套的训练方法进行速度训练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训练实验,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均不同程度获得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成功实践证明该训练器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解决了短距离自行车速度训练当中的关键问题,有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和对抗能力是迅速提高球队战斗力的保证。制订系统化提高弹跳力及力量的教学与训练计划,可在较短的训练时间内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8.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篮球赛中,双方实力相当,甚至一方比另一方略强时,决定其胜负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文章从心理训练的内容及其与体能、技术、战术训练的关系,心理训练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浅述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排球体制训练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用以了解现阶段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训练途径和方法,为目前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配合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运用更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以现代运动训练控制原理为指导,依据青少年的生理解剖特点,借助统计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手段,从影响弹跳力系统的有关身体素质因素入手,限定性地展开对弹跳素质具有影响效力的诸素质因素的定量分析,遴选与确定反映少年男排弹跳素质发展水平的检查性测验项目体系,构建了四种弹跳能力预测与评价诊断最优数字模型和弹跳力训练发展的动态数字模拟模型,为科学地控制少年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进程提供数字模式依据和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