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民间剪纸的意象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民间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创造的一种纯朴的艺术样式。它植根广大人民群众,不受功利观念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表现风格。它最集中、最全面地概括了我国民间艺术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于兴华 《课外阅读》2010,(12):234-234
语文是最有灵性的一门艺术,而文学更是这门艺术上的一朵奇葩,我们语义教师不仅要把文学的美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文学的美,体会到文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河南坠子这一地方性曲艺形式,产生并流行于民间,它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从形成到发展,都和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形式,综合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以说唱为主要艺术手段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本文分别从文学审美特征、音乐审美特征和表演审美特征,对河南坠子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超 《考试周刊》2014,(47):24-24
蔚县剪纸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它的独特造型、题材和表现形式都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和文化影子。剪纸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善、美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所谓领导激励,就是领导者通过满足和发展部下和群众的内部需要,激发其精神的驱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系统地提高领导工作效能,更好地实现群体目标。因而,它是一门艺术,是每个现代领导者都必然会遇到的最普遍、最实际,然而又是最容易被忽视、最难以掌握好的一门领导艺术。要知道,部下和群众的某些行为表现并不一定能被领导者轻而易举地推测与窥探到的动机所驱使。一个要有所作为的领导者,应  相似文献   

6.
浅论群众舞蹈的特征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群众文化当中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挣脱了束缚自己的一切桎梏,开始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生活,追求人生的价值、体味人生的欢乐,在劳动和学习、工作之余,很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了群众舞蹈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7.
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的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生活在文化氛围之中,根据不同的标准,文化有不同的种类。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中,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支奇葩,是整个舞蹈艺术门类的一个分支。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力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陪伴着每个民族和整个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走向未来,也陪伴每一个人走完整个生命的旅程。因此民间舞蹈无论是从艺术角  相似文献   

9.
电影是现代社会最普及、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短短九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它已拥有了属于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段体系,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力的独立艺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越来越引起艺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为了普及电影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促使中国电影更快地走向世界,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电影艺术作为一门学科,开始逐步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文科课堂,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文科已开设了电影课。我校是从1985年开始在中文系陆续开设了“电影文学概论”,“电影艺术”等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脍炙人口的优秀谣谚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内容之一,它有悠久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比较真实地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是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总结,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它为我们的文学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彩。综观古今谣谚,具有"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深远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年画有着最广泛和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培养人民的高尚情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本文追溯了年画的历史发展,分析了其生存土壤、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进而阐述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以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舞蹈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形式.群众舞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是从日常生活中创作、提炼而表现社会现实的艺术精华.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群众舞蹈创编只有在对现代社会新时期特性的把握、突破传统舞蹈内容和范围以及舞台表现手段变化等方面大胆探索,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适应与满足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13.
民歌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民歌与之相生相伴、形影不离,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是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反映。  相似文献   

14.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首先以演员的表演来展示故事情节,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的特点。电影自身综合性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其与文学原本就有着千丝万  相似文献   

15.
陈国符 《教育艺术》2001,(11):19-21
合唱是人们颇为熟悉并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 ,虽然它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但在中国早已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发展 ,目前它也是高校校园里最活跃、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活动之一。在我国 ,大学校园从来就是合唱艺术的摇篮 ,历史上的学生革命运动 ,几乎都伴随着校园群众性歌咏、合唱活动的开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大学生越来越容易受到通俗文化和其它一些亚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大力开展合唱活动无疑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一、利用合唱艺术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合唱是一门最具广泛群众…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是由人民群众口头传承的、和以个人书面创作为主的作家文学相平行的文学形态。它是民族精神、智慧、心理的积淀,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愿望和审美趣味的艺术精品。纵观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文,其中有26篇篇章中不同程度地融沁着民间文学因素。有远古神话(《黄山记》:黄帝、浮丘公、容成子采药飞升)、风物传说(《长江三峡》:鱼驮屈大夫回归故里)、动物故事(《故  相似文献   

17.
孙耀东 《考试周刊》2012,(89):186-186
合唱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形式,常常是指挥与乐队、合唱队共同完成的。它要求指挥与合唱队、乐队高度的统一和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按声部的多少,合唱可分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混声合唱分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合唱艺术往往是体现共性的艺术形式,是整体性极强的和谐的统一体。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和需要。合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人们歌唱种类的常见一个类型,也是声乐艺术中最富有内涵、最有表现力的一种演唱形式。群众性合唱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增加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协作精神,提高音乐修养,丰富想象力,扩大视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花儿漫谈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歌颂爱情是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描写爱情的诗歌,数量最多,艺术上也最动人,它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民大众的珍爱。“河湟花儿“是西北高原上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民歌,它同描写爱情的诗歌一样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纯朴的爱情生活。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要重视审美教育,是由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内容决定的。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任务是使人变得高尚(高尔基语),其最本质的社会作  相似文献   

20.
音乐的内容与文学、戏剧、绘画等那些大量地描述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情景的艺术门类不同,音乐所直接呼唤和激发的是情感与意志。表达情感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是音乐的灵魂。离开了情感的体验与抒发,感知与表现也就不是音乐了,音乐艺术博大的情感魅力,使它成为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耐人寻味的一门艺术,人类的情感赋予音乐艺术无穷的生命力,并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