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科学地判别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及正确掌握消除方法,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一、运动性疲劳的判别方法运动性疲劳的表现多种多样,从机体功能及运动能力表现出的变化。判别疲劳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以下几种: 1、教学训练观察法运动员在一堂训练课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出现脸色苍白,眼神无光,表情淡漠,  相似文献   

2.
大运动负荷容易出现运动性疲劳,它是人体运动达到一定程度,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当运动员承受一定的负荷后,出现脸色苍白、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情续改变、运动成绩下降等现象时,说明疲劳已经出现。也可以进一步通过生理指标测试和日本劳研式自觉症状调查表来  相似文献   

3.
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经常会出现全身无力,反应迟钝,运动能力下降等身体反应,这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所产生的运动性疲劳。1983年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等因素,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会超过原有水平。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运动性疲劳及其相关因素 运动疲劳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运动后出现的正常疲劳对身体并无损害,而且正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性信号或称保险阀,它提示人们注意不要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与pH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兴裕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4):34-35,42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众多研究表明,pH的下降与运动性疲劳具有很高的相关性。PH值的下降可通过影响骨骼肌、脑、心脏、呼吸、肝脏等器官系统而促发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参加体育锻炼及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会产生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降低的现象,即运动性疲劳。练习结束后,采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使练习者的各种生理功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状态的一段功能变化过程称为恢复。运动性疲劳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同时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恢复  相似文献   

7.
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和正视运动性疲劳的现象,从而选用正确适宜的方法恢复自身的机体功能,以达到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本文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原因及判断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为人们在今后运动健身过程中正确地选用适宜的锻炼方法,并采用有效的手段恢复机体的疲劳状态,对指导健身运动有着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运动性尿蛋白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评定不同运动负荷,寻找运动性疲劳标志物,评定运动员体能.认为:随着尿蛋白组学检测技术更加先进和普及,其在运动领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中出现的疲劳,又称为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人体运动能力和身体各种生理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这是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性功能变化。其与运动训练相互依存,有训练就必然有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在高原环境下,运动性疲劳的出现除受训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运动能力的下降,经过休息可以得到恢复。运动训练是一个"疲劳-恢复-疲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质的变化,即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快  相似文献   

11.
运动性脑疲劳是指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因运动负荷或外界刺激达到某一值时所产生的大脑疲劳。迄今,运动医学界对运动性脑疲劳现象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和恢复办法。但对这种现象与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这种现象在拟定比赛对策和在运动选材中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男篮运动员运动性脑疲劳阈值的测定与分析,来寻找篮球运动员的类型、训练水  相似文献   

12.
对解除运动性疲劳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解除运动性疲劳方法的探讨洛阳师范专科学校韩素梅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运动疲劳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l.运动量。锻炼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如果运动量非常小,不用动员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康泰营养包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认为新康泰营养包对运动员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结果研究表明:新康泰营养包主要是通过改善运动员的肝肾代谢功能、维持高水平的血睾酮、改善血清酶代谢、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而改善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巧性,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进行必要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其作用在运动界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性疲劳对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四诊"对大负荷量运动后出现运动性疲劳做出中医分型与诊断,同时监测与运动训练及运动性疲劳密切相关的代谢物质[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尿素(BUN)]等生化指标.结果:运动性疲劳者中以筋肉疲劳症为多,占54.4%;运动性疲劳各症之间伴有一定数量的兼症,脾胃功能失调症兼症百分比相对偏高,占81.8%;疲劳组C K、LDH、BUN值明显高于无疲劳组、实验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疲劳组高于实验前组低于疲劳组.结论:用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能较灵敏地反映运动负荷量的变化和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运动性疲劳程度,为中西医结合诊断运动性疲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控制训练负荷,判断运动疲劳,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发生,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已成为科学训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对排球运动员运动生理性、心理性疲劳的诊断和恢复方面的探讨,对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有实际意义。1排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和产生机制1.1排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可将排球运动员的疲劳的概念理解为:在排球训练或比赛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员本身各组织器官及全身  相似文献   

16.
排球运动是一项融集体性、复杂性、多变性和激烈隔网对抗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排球比赛攻守对抗激烈,在对抗中完成各种动作,要求运动员积极主动、勇敢顽强、全面准确,快速移动外,注意力还必须高度集中、反应敏捷,致使运动员不但在生理上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在心理上同样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量。特别是大脑皮层调节控制的各内脏器官功能也会失调,整个神经活动减少,因而容易引起运动员运动性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相似文献   

17.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运动性疲劳开展人类疲劳的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生理学家们从各个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其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一直是世界各国运动生理学领域研究的焦点。虽然目前对疲劳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不同时间和不同运动形式产生疲劳的机制是不同的。运动性疲劳是生理疲劳和精神疲劳综合表现。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舞蹈的训练中。运动生物力学通过动作分析、主要肌群的动员情况、肌力表现、动作控制、以及运动肢体部分与机体整体关系等方面对训练水平进行监控和评价。可以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有效的调节运动负荷,从而避免训练过程中出观过度训练或运动性疲劳。进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略谈运动性疲劳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涛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4):100-102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机体本身所引起的,是由于肌肉活动达到一定程度,身体所表现出的必然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面访等方法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学说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