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针对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结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以遏制学生体质下滑。结果表明:采用"四自主、一干预"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形式",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干预模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由原来的"中等学校"逐步拓宽到"小学"。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体操课程,其教学目标应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使学生具有小学和中等学校教师所必备的体操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具有运用体操手段在全民健身中指导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通过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内容设置要有科学性和师范性、要考虑地域性和适应性、要降低动作难度增加基础类和实用类体操。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建立科学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以遏制学生体质下滑。结果显示:"三自主、一干预"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形式,"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干预模式,针对性强,激发了"体弱"学生锻炼的兴趣和动机,保证了其体质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可使教学目标明确,加强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具体制定学期计划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是教师编写课时计划的依据,学期教学计划安排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把教材内容分配到每节课中去。制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每次课教材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2.每次课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学生学习负担和身体承受能力;3.一学期的教材安排注意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处理好教材的先后顺序;4.各项教材的安排应考虑季节性:5.正确地确定各项教材的排列方法,排列的方法有三种:1)集中排或连续排;2)分散排或间隔排;3)集中与分散结合排。  相似文献   

5.
蔡卫明  夏锦阳 《精武》2012,(2):45-46
以"面向未来:新体育科学暨学校体育国际研讨会"上交流的两节初三年级体育实践课为例,对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客观分析与理性思考,指出我国近十年推进《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的体育教育改革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针对现阶段课程资源不够完整,课内外一体化未能有机衔接,教师主导作用过多,未能体现以学生为本观念等现状,提出丰富课程资源,增加教学内容,全面开展竞技比赛,注重学生体育个性培养,课程内容科学有层次分布,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同时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分析了吉首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长远性;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完善的多元评价体系。同时,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后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被运用在教学界的各个领域.理性地利用微课存在的优势,使其有效地、科学地应用到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促进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更科学、更合理地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国华  陈浩 《体育科技》2011,32(3):120-123
大学体育确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学体育一直缺乏科学适用的、贯穿从理论课到实践课的体育理论。体适能作为区别于体质、体能和健康的运动健身新理论,对大学体育具有极好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是健康理念和体育实践完美的结合;(2)对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强;(3)能从理论到实践指导大学体育活动的开展;(4)教学评价的可测性和量化性。  相似文献   

10.
现在,面对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扑面而来,转变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是大势所趋,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探索新形势下课程的具体要求,并熟练运用到具体课堂教学中,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在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什么是健康",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他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很片面。真正的健康应该是符合健康三维观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出发,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探索运用创新性教学形式和方法,立足于体育与健康课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以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方法,为社会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范红伟 《精武》2013,(21):69-69,7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科学、技巧与艺术表演是教育教学的三个主要源泉。"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为了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教师要在遵循基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其吸引力,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运动技能。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分为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两部分。由于体育教学是以实践性为主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长期以来,实践课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教学成果,而在理论教学的层面,如何加强体育的科学性和体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发挥理论教学的指导作用,仍然是高校体育教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必要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学是难以进行的。当然场地有大有小,器材有多有少,如何针对不同情况,妥善而合理地安排场地器材,就成为体育教学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安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利于增大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安排一堂课的场地器材时,怎样安排才可以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尤其在场地小器材少的情况下,更应多动脑筋,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体育教学改革和《课标》的实验进行得如火如荼。自己作为实验学校的一名普通实验教师,在《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课标》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系……。深刻体会了《课标》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已显现出来的生命力。现就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法、学法的改革和创新,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贴近  相似文献   

15.
王慧琳 《体育教学》2011,31(1):52-53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影响着美国体育教学,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动机和需要为中心安排体育教学,有利于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目前,美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仍然以发育主义教育、社会化教育、科学化运动和军事化运动思想为基础,以"新体育"理论为基本格调。强调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参加活动。目前,随着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体育教学理论正逐步系统化,科学地借鉴国外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有助于我国体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马庆兰 《精武》2012,(7):1-2
高职体育课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价值和效果的评定,对学生个体和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设计出"自主考试"的体育选项课学习评价方法,并将其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主考试"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较为显著。期望为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现状以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兼顾大学生兴趣,着重发展心肺功能;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上,应依据大学生运动能力差异,开展分层次教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上,应考虑大学生运动能力的进步幅度;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为大学生课余锻炼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莫磊  万茹 《体育教学》2014,(12):28-30
"项目运动文化"和"体能锻炼文化"是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重要知识保障。然而,在长期的课程实践中,"体能锻炼文化"始终处于附属、隐性地位,这不利于学生身体锻炼科学性的提高。针对该问题,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修订之际,本文提出在课标中增设"体能模块"的建议,并对之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的科学构建对于体育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体育教学规律和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使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更有科学性、操作性和全面性等。  相似文献   

20.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规则,作为体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对"大体育"教学观的推崇和对学科整合的误解,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变成了游离于体育文本之外的"花招",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有把体育课上成了偏向于思品课、电脑课、科学课、音乐课等趋势,偏离了体育学科的本位,产生了这样、那样有悖于体育教学常规的现象。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格式化",也不是全盘"拷贝",而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立足体育学科的本位,正视体育教学的规则,纠正课堂教学的行为,回归体育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