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开始“触网”。截至2006年6月30日,全国网民有123亿,其中中小学生有3000万。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网络依赖、网络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在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左右着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青少年为什么依赖网络?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这需要我们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的成长,了解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关系,从互联网的本质审视青…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电脑不再是一个奢侈品,它迅速地出现在众多普通人的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加上网吧的飞速发展,使得今天的青少年可以更为容易地接触到互联网,随之,网络所引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家长及学者的关注。而对于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仅仅靠青少年的自律是难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鼓励青少年上网的同时,注重引导他们客观地去认识网络媒介以及该媒介上的信息,从而成为信息社会中具备网络媒介素养的公民。本研究针对我国目前城乡二元分割的状况,分别对商丘地区城市及农村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比较二元体制下城乡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及网络媒介素养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首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于2001年6月21日至22日在青岛举行。各大媒体网站老总及网络与信息产业专家、学者300多人到会并发言。现将发言中的一些新观点、新信息摘录如下:如何评价2000年的我国网络形势何家正(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副主任、人民网负责人):2000年是网络发展规模型跨越的一年,是新闻媒体网站整合,为今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一年。但中国网络还是一个读书求学的孩子,还面临沉重的压力。需要互联网国际公约毛伟(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互联网从美国而来,现在需要一个国际公约,有这方面的呼声,尚未找到一个切入点。网络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钟凤鸣 《新闻窗》2006,(3):72-72
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上“黄潮”泛滥,迫使家长们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据一份互联网络统计报告证实:已有1500万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而在这1500万青少年中,约有800多万青少年已光顾过网上“红灯区”。问题非常严重。“黄网”猛于虎!不少青少年由一次偶尔猎奇发展到沉湎于此不可自拔,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向学,对此现象,社会各界人士痛心疾首,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5.
北京日报2000年10月23日刊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课题组的调查报告《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还配发了调查统计数据图表。该调查提供了以下情况:一、“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等生存方式。”调查称:“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特征”使“许多青少年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灌输,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51.2%的青年网民承认,互联网已经多少改变他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二、“计算机网络的传播特征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调查提供的材料说:“有14.4…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阅读中还普遍存在"读书数量少、读书质量差、读书供给缺和读书效率低"的弊端,提出必须将青少年阅读教育上升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高度进行系统性思考和推动,建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是促使中国青少年阅读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有效读"的关键.全文从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研究的时代背景、阅读课程体系构建要素、"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阅读课程服务体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构建"互联网+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范围内,人们对于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这一论断已经不再有任何异议.从工作、购物、社交、娱乐、旅行、美食乃至寻找人生伴侣,网络几乎无所不包,网络生活已经越来越多地占领了人们生活内容的大部分.一个没有了互联网的世界似乎已经是一个不再值得生存在其中的世界了.而网络对于学习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则同网络对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样,无处不在,并且同样也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侵入到传统教育领域.网络、数字技术、数字化学习和教育正是目前为止不断在改变人类学习和受教育方式的终极根源.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范围内,人们对于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这一论断已经不再有任何异议。从工作、购物、社交、娱乐、旅行、美食乃至寻找人生伴侣,网络几乎无所不包,网络生活已经越来越多地占领了人们生活内容的大部分。一个没有了互联网的世界似乎已经是一个不再值得生存在其中的世界了。而网络对于学习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则同网络对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样,无处不在,并且同样也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侵入到传统教育领域。网络、数字技术、数字化学习和教育正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力不可忽视。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国仅仅是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网络已经越来越多地干涉到人们的生活、行为、乃至思维方式,成为当代化内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Email和QQ的时候,社会主义化建设已经不能脱离网络化建设的内容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网民主体是青少年,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十分深远。互联网在青少年中迅速普及,部分群体已经呈现出“人人触网”的局面,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它大大拓宽了青少年与外部的联系面,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但与此同时,网络不良信息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关注和研究青少年的网络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地方(报刊杂志书籍)上,很多人把网络等同于互联网。但其实这是一种误用。互联网只是网络的一种,甚至说——从用户规模而言——是一种最小的网络。在信息时代,电信网(比如打电话使用的话)、广电网(比如收看有线电视)和互联网并称为“网络”(network)。而互联网本身,某种意义上讲,是依附在前两个网络之上的(想一想家里宽带上网的方式:ADSL,还是有线通?)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如何让青少年学生趋利避害健康上网、科学用网,是我们在建设网络文化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具体事实阐述网络受辱视频传播对青少年学生所造成的二度伤害,并提出了避免这种伤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阅读已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简述我国青少年网络阅读现状,在分析网络阅读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图书馆加强青少年网络阅读指导服务的对策,以消除网络阅读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振胜 《图书馆》2004,(4):16-16
从 7月 3日起 ,广大青少年读者又多了一个阅读图书的场所 ,由中青网和书生网联合承办的“我们的文明———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在北京宣布正式展开 ,这次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活动旨在通过网络为我国青少年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精神粮食。本次读书活动 7月 3日起至 9月底结束 ,将通过社会征集、专家推荐选出一批青少年优秀读物 ,以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读书方向和丰富青少年的读书生活。活动组织者联合各出版单位和个人 ,为青少年在网上推荐一批“相伴一生、永远受益”的图书以供青少年网上读书。活动期间将举办“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全国读书知…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大众媒介通过每日每时不间断的信息传播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青少年的行为方式、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人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是在电视的陪伴中长大的一代,对电视的依恋和迷恋,使电视充当了其认知世界的代理人。网络一开始出现,以其交互性、平等性、个性化等特点立即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青少年可以在互联网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互联网为他们营造了另外一个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同时电视画面充斥的血腥和暴力,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及其虚拟性给未成年人的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在大众媒体蓬勃发展的时候,青少年报刊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应以特定的历史使命感有所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搜索引擎与图书营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6月30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拥有8700万互联网用户。其中,在“最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的网上信息”调查中,电子图书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位,占28.8%;在“最近一年内,你在网上实际购买过的产品或服务”调查中,书刊排在第一位,占57.6%。以上调查数据显示表明,图书的网络营销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根据信息产业部的预测,到2007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将达到3亿人。这样庞大的群体需求,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出版决策者们,把目光投向网络出版。目前,国内涉足网络出版的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网人数正在猛增,网络舆论也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已经达到9400万,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占了69.4%,74.2%的用户在网上主要是看新闻。可见,运用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人主流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年在推动网络发展的同时,网络也在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电子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文明进入文字时代后,文字的书写就一直是人类记录思想、跨越时空、完成传播功能的最好工具。书,则是文字书写中最有系统的纪录型式。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是到书店买书,仍然在用(纸张发明后)一千五百年来所有人类的阅读方法,通过书本的文字、图像,去学习知识、研究作者的思想,这也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自从有了电脑和网络科技后,人们就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用电子书的方式来取代或补偿纸张书的不足?网络发明后,我们曾用电脑直接阅读一些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的书,或是到网络下载书来看。直接在网络下载,当…  相似文献   

19.
英国网络文化的发展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具体表现在:网络革新了英国人的工作、学习、社交、休闲娱乐方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动力。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对互联网行业采取的行业自律和协调的管理策略、网络内容分级认定和分类标注技术,对于保护青少年免受色情、种族主义等不良信息的危害、促进网络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影响,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社交网站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不仅占据着互联网的半边天下,更是以其人性化的方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但是社会化媒体在日益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尤其对青少年而言,使用社会媒体已经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因此社会化媒体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与学习还对青少年的后台行为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