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新变化,阐述了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最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对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单纯个体网络阅读效果较低的问题,以"有书""京东共读""十点读书""凤凰读书计划"等为代表的网络共读模式在阅读模式上进行了有效创新,主要表现在从个体阅读转型为"组队阅读",从"快餐化""碎片化"阅读转型为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等。其进一步发展还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共读图书的"供给侧改革"、通过网络互动形成"粉丝经济"的优势,以及精心设计"粉丝经济"时代共读的周边产品组合等方面进行完善与构建。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阅读需求、阅读效率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读物内容、读物的时效性及读物信息的表现形式也有了多样化及多元化的要求.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青少年数字化阅读的定义、阅读的方式及阅读需求特点进行分析,结合青少年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总结和归纳出青少年数字化阅读的新内涵及特征,并针对"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数字化读物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读书""读人""读媒"这3个角度出发,对当前高校阅读推广服务的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并从阅读服务意识、推广策划活动、读者参与程度以及多方合作机制4个方面指出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从馆内阅读、网络阅读和馆外阅读等方面来构建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模式,最后强调在制度、组织、人员以及经费方面的保障措施,为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服务提供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5.
旨在应对"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图书馆阅读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阐释了"互联网+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发展状态,梳理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从读者需求、图书馆阅读服务理念创新、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文献资源优化和整合、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对图书馆阅读服务新生态的构建提出了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和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各行业发展变得无所不能,且形成了资源融合并用的发展态势.现如今,图书出版市场在用户需求方面不能及时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社会经济效益产能下降,正处于求新求变的转折期.本文就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关键技术融合,探讨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和数据挖掘技术辅助下的图书选题策划新方案,证明了"互联网+"思维在当代图书出版市场运作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互联网+"的含义,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阅读的影响以及"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韩晗 《出版广角》2016,(23):28-31
文章选取首都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2015年借阅排行榜单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互联网+"语境下,北京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互联网舆情、技术的双重影响,使北京地区的公众阅读呈现从全民阅读向市民阅读转型的特征.研究结论表明,在"互联网+"语境下,互联网舆情及技术对北京地区公众阅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舆情、技术是全民阅读向市民阅读过渡的催化剂,这一特点在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基础应用,综述了现阶段我国各大图书馆应用"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的进展,深入分析了目前发展"互联网+"智慧平台的不足之处,最终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发展转型策略和建议,对构建图书馆智慧创新服务平台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给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出版"的健康发展需要法治同行,软法治理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理思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数字出版产业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逐渐显现,我国现有的以国家政策为主的治理秩序不能满足于推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从软法综合治理的角度,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创新、重视人才发展的立体化的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良性发展的软法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陆与台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各自的优劣,吸取台湾地区的经验和优良做法,以期推动大陆中小学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与发展。[方法/过程]对大陆和台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化进程进行梳理和比较,并从适应范围、规范形式、内容特征、量化标准4个方面对大陆和台湾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专门性标准的内容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结合实际,对大陆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化提出4方面的建议,包括:切合地区需求,探索符合国情的标准体系;详述细化标准内容,突出可操作性;强化软性建设,注重专业人员建设和阅读推广;加强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图书馆人的作用; 顺应事业发展,适时修订和调整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面向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校管理者的访谈,调研广州中小学生数字阅读现状。中小学生数字阅读接触率较高,但保障和支持体系薄弱。学校管理者普遍对学生数字阅读充满疑虑,态度消极;学校图书馆也存在数字设备不足、数字资源匮乏、网络限制等问题,造成中小学生数字阅读推广的困境。学校应因势利导,寻求合理保障和引导数字阅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需要、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基础教育现代转型的需要.对贵州部分中小学图书馆(室)抽样调研显示,民族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现状总体上迈上了新的台阶,在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的开展下,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旧存在政策法规执行和规划实施不理想、图书馆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至今,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但目前的中小学图书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到馆读者少,利用率低,其教育功能作用并未得到真正体现。文章把广州市中小学图书馆调研的实证数据作为依据,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策略进行必要的分析,以引起教育主管机构、中小学校领导和图书馆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了解小学图书馆阅读服务状况不佳的深层原因,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13所城乡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馆员、校长以及2名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展开深度访谈,多角度探寻小学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实践逻辑与问题.[结果/结论]被调查的小学图书馆奉行一种达标的实践逻辑,因此硬件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刘翠青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134-141
[目的/意义]考察澳大利亚中小学图书馆标准演进概况,以期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制定和建设等方面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探讨澳大利亚中小学图书馆的"1979年标准"1993年标准"2001年标准"2005年标准"4个全国性标准,其研制和实施反映了澳大利亚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发展历程。[结果/结论]梳理澳大利亚中小学图书馆全国性4个标准演进背景、标准概况,从标准的历史作用、标准重点、理念凸显、标准实施4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三点启示:关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建设内在问题,多方协同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功能,建构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员能力体系标准。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推出的2010 年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呈现了百强榜单,揭示了 百强的省市分布、学校类型分布状况,并对理工类、综合类等8 类学校的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对2010 年百 强排名结果与一级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不同指标对评价结果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假设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的 基础上,对评价结果影响程度作了对比,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从而提升结果排名。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字图书馆为代表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尝试从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构建及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库建设方面进行探讨,以寻求适合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趋势的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作为在数字阅读市场中占有较高比重的用户群体,其版权意识相对薄弱,数字盗版行为频发。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版权教育面临版权文化土壤根基贫乏、数字版权市场利益现实抑制和网络传播催化盗版泛滥三大困境。而时代需求和发展导向的深刻变化,如知识产权战略、"双创"政策驱动、大数据时代与人工智能等,也为中学生的数字版权教育树立新观念、转变新思路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具言之,教育者应立足实现在教育理念上不添加课程负担与数字版权意识培养并行;在教育内容上数字版权经济化教育与数字版权法治化教育并进;在教育手段上现实书本版权教育与虚拟技术版权教育并举;在教育环境上课堂、家庭数字版权教育与社会数字版权教育并施的教育转向。  相似文献   

20.
刘进 《新世纪图书馆》2021,(3):65-68,80
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阅读普及率虽有所提高,但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受移动互联网影响阅读质量仍相对偏低。笔者到德国探亲了解到德国主流阅读文化推崇深度阅读,这对于解决我国国民阅读质量不足等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此,笔者梳理德国阅读文化的特点及作用,总结了我国国民阅读现状,认为在借鉴德国阅读文化的基础上,我国应结合实际国情,改变体制上造成的纵向管理模式,将阅读推广纳入一种融合模式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阅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