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擒拿是武术中四大击法之一,是配合踢打摔等各种不同技术组合而体现出来的。笔者就十种反擒拿技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简述1、技击是武术之基本特性、功能,擒拿技术是徒手搏击四大门类技法之一,人称擒拿为技击术之皇冠,视为看家绝技,实用价值很高。擒拿是针对人体骨、肌、筋、络、穴的特点,运用拧、卷、缠、捏、点、拿、切、锁等技法,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的技术。运用擒拿  相似文献   

3.
赵明 《武当》2011,(7):37-38
格斗的攻防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使用最多的招法无外乎击打、擒拿或跌摔。击打的技法有拳打、掌击、指点、掌劈、肘击、臂砸、头撞、膝顶、腿击和脚踢等。所谓擒拿,就是通过折拉或拧转的反关节操作来控制敌方的有效部位,如敌方五指、腕部、肘部、  相似文献   

4.
实用擒拿法     
擒拿技术是根据人体关节活动的规律及击打。掐拿要害部位的生理特点,以反挫关节为主要手段,刚柔相济,以巧取胜的技击实用技术,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哲理。 擒拿中的 每一种技法,都 要随对方技法 的变化而变 化。因为在实战 过程中,双方的 身体条件、技 术、力量等诸多 方面的不同,而 且在搏击中的 双方是处在不 断运动变化之 中。因此每一次擒拿技术的实施,都必须创造条件,都必须符合规律,审时度势。在实施擒拿的过程中,不但要讲究力的变化,而且要讲究技法的转换,就像武术谚语所说:“借力使力顺他力,不可争力逆进行。”擒…  相似文献   

5.
常用擒拿法     
擒拿是武术实战技术的一种,它是针对人体最易遭受伤害的部位,通过抓、缠、锁、扣、扛、托、抱、搂、砸、压、切、带、折、拧、打等技法,撅其关节,挫其筋骨,攻其要害,使其失去正常生理活动,达到防身制敌的技击术。下面介绍常用擒拿法:  相似文献   

6.
擒拿地秤是擒拿功法的基本器材之一,是辅助提升擒拿功力、熟练擒拿技巧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经验总结法,从擒拿基础技术的角度出发,整理总结擒拿地秤在提升擒拿基础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利用擒拿地秤开发更多的擒拿功法,为擒拿习练者提供新的训练思路,有针对性地增强擒拿的技术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主动擒敌     
擒拿,就是在与对手短兵相接的搏斗中,运用切、点、锁、扣、压、拧转等手法,攻击对手的关节、筋脉、穴道和要害部位,使对手肢体局部产生剧痛而束手就找的一种技术方法。擒拿大体可分为三大技法:①拿骨术——它所采用的技术动作,往往利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迫使对手违反人作关节的生理特点,超出关节活动范围而就擒。如撅指、缠腕、压肘等等。轻拿可造成对手剧痛,重车可使对手关节脱臼、骨骼断折。②分筋法──它是利用五个手指的抓到,将对手身体某部肌肉或筋脉抓拿起来,使其产生疼痛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一种技法。如抓胸锁乳突肌和颈总…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3,(4):50-54
概要 华丽的合气道技法由摔投技法表现出来。从稳定的美姿中发挥出凌厉的动作,是合气道摔投技法所孕育出来的独特气氛。 以下将摔投技法分成基础、基本、基本变化、应用等四部分加以解说,但是基础与基本的部分仅简单说明其中心主旨。 (1)基础技法 被认为标准的摔投技法有两种情形。 (2)基本技法 呼应标准摔投技法的基本法共有三种。好好针对基础与基本技法进行练习,其他的动作就能轻易学会。  相似文献   

9.
南少林五祖拳发源于泉州少林寺,实用价值极高,技击擒拿内容十分丰富。擒拿是集技击、摔跤、反关节、点穴、封喉等多种技法,运用四两破千斤的杠杆原理,以交错爆发力来制服敌人、解脱自己的武术。它百步百解、唯快无敌。现从五祖拳套路中提取"散技",编排为三十六种,其中有十八种属擒拿反擒拿术,有十八种单项擒拿术。  相似文献   

10.
擒拿,即在与对手短兵相接的徒手搏斗中,以对手的关节、筋脉、重要穴位及人体薄弱环节为攻击目标,运用抓、托、挑、拉、锁、扣、拧等手法使对手肢体局部产生剧痛、脱臼、骨折从而丧失抵抗能力而臣服的一种擒敌自卫的技击方法。擒拿大致可分归为三大类:①错骨类—人体关节可分为屈伸关节  相似文献   

11.
在引体向上技术中,有两种技术形式。一种为静止发力向上拉起,一种为摆动发力向上拉起。同一个人在同等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技术形式,最后成绩相差十分明显。摆动拉起技术的有效性之高,令人惊奇。本文在力学、生物力学和能量转换等方面对两种技术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原理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引体向上技术中,有两种技术形式,一种为静止发力向上拉起,一种为摆动发力向上拉起。同一个人在同等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技术形式,最后成绩相差十分明显。摆动拉起技术的效果之高,令人惊奇。本文在力学、生物力学和能量转换等方面对两种技术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原理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借鉴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应用BioRow赛艇技术测试分析系统对里约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段静莉划桨技术动作特征进行分析,提供相应技术参数供参考。方法:通过实船测试获得段静莉各个划桨阶段的技术参数,从桨叶控制技术、划桨风格和艇速及艇加速度三方面对段静莉的划桨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论:(1)段静莉的拉桨阶段的桨叶控制有待提高,特别是桨叶入水打滑角度和桨叶出水打滑角度均偏大,桨叶入水深,不利于拉桨后期做功效率;(2)段静莉回桨阶段桨叶控制技术良好,桨叶轨迹稳定性较良好,桨叶高度适中;(3)段静莉的划桨风格属于“卢森博格”的中发力模式;(4)艇速及艇加速度是评价运动员划桨技术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主研发的摔跤滚桥测力系统结合定点摄像技术和表面肌电采集技术,对10名男子古典式摔跤一级运动员滚桥技术的动力学、运动学、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滚桥技术的力量峰值出现在69°,运动员的滚桥技术峰值扭矩可达自身体质量的(2.11±0.64)倍。②右腹外斜肌和右臀大肌的肌肉激活持续时间最长,分别达5.83 s和5.94 s。③右股直肌、右腹外斜肌、右臀大肌分别在0~90°、0~120°、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显著高于对侧,左背阔肌在0~30°和12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高于对侧。提示:①在滚桥技术初期,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双腿蹬伸迅速过渡到右腿侧向蹬伸用力、躯干右旋体位下左旋用力、左臂随躯干左旋方向提拉假人用力构成。②3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右腿髋、膝关节伸展肌群和躯干左旋肌群收缩用力构成,在约69°时呈现滚桥技术峰值力量体位,此后滚桥力量持续减小。③12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左肩伸展的拉动假人动作和右髋伸展的挺髋动作用力构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的发球技术和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王适娴的扣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种技术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同时对两种技术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其不同点,为改进网球运动力量训练的方法提供材料,并从中得到羽毛球的扣球技术对网球发球技术的一些启示,从而推进中国女子网球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网球运动的进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罗炯  李樑  周继和 《体育学刊》2002,9(4):121-123
分析了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蹦床比赛男、女单人决赛和2000年11月我国科健杯全国蹦床冠军赛男、女单人决赛的结果。结果表明:我国男、女运动员的预跳能力、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和难度提高显,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全国女子冠军黄珊仙的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提出了我国蹦床男、女单人项目与世界水平的一些差距,及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撑竿跳高腾越高度的主要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外运动员的分析,发现推离撑竿瞬间身体重心距上握点的高度(H1)是腾越高度的主要构成分量,使用玻璃钢撑竿后腾越高度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H1的增加。讨论了影响H1的技术因素和我国运动员所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金属竿和玻璃钢撑竿跳高技术在“拉引”方面的明显不同,并解释了玻璃钢撑竿的弹性作用对于腾越高度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须经过基础训练、专项技术提高、创造成绩和保持成绩四个阶段。其中专项技术提高是少儿时期游泳训练的重点,而自由泳是重点中之重点。自由泳的技术主要取决于手和臂的划水效果。通过对陈桦、郑静、吴鹏等队员的长期训练实践,摸索出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根据赛艇双桨技术动作的特点,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对赛艇双桨技术的主要动作阶段——拉桨过程中,运动员主要关节的运动及肌肉的工作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赛艇专项运动力量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与动作实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赛艇动力学及流体动力性能和快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赛艇划桨过程中回桨阶段出现第二个加速度峰值的动力源进行了分析,提出运动员在回桨过程中,人体重心从船头向船尾移动产生冲力,从而使船艇加速。并据此提出了包括拉桨动力和人体重心移动产生冲力两个动力源的赛艇动力学方程。此外,对提高赛艇技术的途径和赛艇桨叶及船艇的流体动力性能和快速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提高赛艇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