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对脱毒马铃薯产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大中薯率、块茎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也提高了净同化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增施钾肥不同处理效果不同,以处理3、4效果最明显。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00 kg/hm2、P2O580 kg/hm2、K2O 200 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提高氮磷至N-120 kg/hm2、P2O5-80kg/hm2,同时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表明,增施磷钾肥不同处理效果不同,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用量为:N-120 kg/hm2、P2O5 -80kg/hm2、K2O-17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红美、红玉、PM05、CH38、Min20、A160这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材料,设置4个梯度的钾肥用量处理,分别为不施钾肥(CK),施钾肥100 kg/hm2(T1),施钾肥200 kg/hm2(T2),施钾肥300 kg/hm2(T3),每次处理4次重复,通过对不同施钾量处理下各品种的块茎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积累量、钾含量测定、钾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明确了各彩色马铃薯品种(系)的最佳钾肥用量,为彩色马铃薯品种在呼伦贝尔岭西地区栽培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在一定时间内马铃薯块茎在不同浓度α-萘乙酸甲酯处理下,干物质比重、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腐烂率、抑芽率和失重率的变化,结果表明40mg/kg的α-萘乙酸甲酯对马铃薯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锰、锌微肥浸种栽培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二年进行微肥浸种栽培试验,研究了微肥浸种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商品率和叶片光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证明,微肥浸种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商品率和叶片光合强度,并延长了马铃薯的生育期。微肥浸种不同处理效果不同,以0.08%的MnSO4、ZnSO4混合液浸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N和K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三个栽培因子进行了组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3因子成二次回归关系,产量高于10772.83kg/hm2的优化区间为:密度74655~82155株/hm2;施氮量257.9~305.9kg/hm2;施钾量261.3~315.9kg/hm2;蛋白质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正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负相关;淀粉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负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脂肪含量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均与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种植、不同单位检验品质的综合研究表明:(1)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处于同一水平,强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不同土壤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于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2)品种类型之间籽粒黑胚率无明显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粘土地黑胚率降低、角质率高.(3)品种类型之间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明显高于普通中筋小麦.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复杂的,沙质土壤对湿面筋提高不利,有利于稳定时间的提高;土壤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4)不同化验单位对小麦品质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淀粉含量的高低是评价马铃薯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马铃薯淀粉含量的方法较多,其中旋光法所用仪器简单,试剂种类少,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应用广泛.为确定旋光法测定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最佳水解时间,以本地主栽品种‘新大坪’、‘陇薯3号’、‘陇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10,15,20,25,30 min 5个处理时间,3次重复试验,比较旋光度及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水解时间为15 min时,旋光度值最大,随水解时间延长,旋光度值反而减小.由此确定,旋光法测定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最佳水解时间为15 min.  相似文献   

9.
施用氮肥可明显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及品质,其种子粗蛋白含量较不施氮区增加30%,而施用氮肥对小麦的发芽率有减少的趋势.在土壤高磷、钾条件下.施用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发芽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稻草覆盖量对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稻草覆盖量对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出苗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量对出苗期、发绿薯块比重及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平方米净畦面覆盖干稻草量2.5kg的处理对出苗期影响较小、产量较高且发绿薯块比重较低,折算每667m^3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需干稻草量1333kg。相当于3个667m^3稻田的稻草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金圣方”生物有机肥进行田间不同施肥量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降低烟碱、总氮和蛋白质等不利于烟叶评吸质量的指标,能有效增加云南低氯、低钾烟区的钾、氯质量分数等,改善烟叶燃烧性的指标,还可改善施木克值.但是,该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与烟叶糖质量分数呈现正相关性,不利于改善糖(碱)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紫甘薯"紫罗兰"品种为试材,定植30 d、40 d、50 d后,叶面喷施700倍液、800倍液、900倍液、1000倍液、1100倍液海藻肥,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施肥7d后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种植3.5月采收,测定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海藻肥浓度与紫甘薯产量和品质之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以700倍液对紫甘薯的影响最大,产量、花青素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21.32%、7.33%、26.22%和19.57%。  相似文献   

13.
在粮食生产系统中,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2000~2009年安徽省粮食产量及相关指标,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到影响粮食生产的相关因子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乡村从业人员、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见在选取的6个指标中,化肥施用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新型肥料和常规肥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新型肥料是在常规肥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规肥料是指"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用和部分兼有改善土壤性质的物料",新型肥料是指"加入新材料,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改变品种或剂型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肥料".与常规化学肥料或与施肥技术改进有关的新型肥料,一是以常规化学氮肥为基础的新型肥料,即缓释氮肥和控释氮肥,其合成有机微溶性氮肥和包膜氮肥两种类型均能有效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二是通过改进施肥技术形成的新型肥料,即叶面肥料,叶面肥在我国已成了一种产业;三是农作物栽培方式变革应用的新型肥料,即CO2气体肥料,适于设施农业施用,保护地蔬菜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四是类似微量元素肥料功效的新型肥料,即稀土肥料,对各种作物有多方面的促进生长和增产效应.新型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新型肥料,为农业提供高效、优质、对路的肥料产品,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肥料是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在农田施肥实践过程中,氮、磷、钾肥及配比用量因土壤不同而不同。笔者进行了白散泥稻田氮磷钾肥料效应的试验,采用3个因子、4个不同施肥用量的水平试验,推荐了最佳施肥用量。  相似文献   

16.
指出紫薯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因花青素的不稳定及酶促反应导致其外观色泽变暗,为了提高紫薯干制品的外观品质,以色值加权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柠檬酸、植酸、L-半胱氨酸和护色时间等因素对紫薯干制品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在0.3%柠檬酸、0.25%植酸、0.1%L-半胱氨酸条件下护色90 min,紫薯的外观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