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由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组网的关键技术和教学难点,距离向量的选路算法对计算机网络初学者来说更加抽象.通过NSG脚本生成工具可以方便快捷的建立NS-2网络模拟器的仿真场景来仿真距离向量选路算法,运行时可直接观察到实际计算机网络节点动态交换路由信息、建立路由表和数据传送的过程,同时trace文件记录了仿真过程中节点交换的信息包及其传送时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网络》2008,(7):75-76
厦门大学的网络环境是CERNET2主干网的核心节点之一“厦门主节点”。针对这样的网络环境.厦门大学网络中心对IPv6技术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用一台Windows XP上网.通过网络抓包分析软件Ethereal获取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实验结果.通过实践学习、研究和体验IPv6这个重要协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计算机网络耗能不均的问题,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理论,在能量均衡计算机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能量均衡研究之中.通过实验表明:通过该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节点之间能够进行更好的协作,使得计算机网络的生命周期实现了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并行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Linux的PC集群系统是一个廉价、高效的并行计算系统。本文介绍了计算机集群搭建的软硬件环境,如节点的构建、操作系统的选择、SSI的构建、MPI并行环境的构建等。在实验室网络环境下,使用多台普通计算机完成了集群的构建,提供了软件的详细配置过程,为在集群上进行并行编程提供了一个实际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5.
清华园网络采用双核双星的分层网络构架,在核心层采用两台华为S12712通过交换网直接互连的集群方式做虚拟化集群,以保证两台华为S12712组成的核心层稳定可靠。单设备可提供576*10GE的线速端口,在网络核心区域一级汇聚路由节点部署6台S12708提供万兆以太网络承载大规模高清监控视频。通过IXIA“业界最高园区交换性能”测试验证的S12700交换机有力保障清华园高清网络的流畅运行。  相似文献   

6.
复杂网络中社区结构的发现是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进一步发现社区关系知识的前提。根据网络的系统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计算通过网络系统节点之间的贴近度矩阵,并将网络节点可以按照贴近度和模块度指标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簇。在四个实际网络数据集以及计算机生成网络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Newman、GN等[1]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有人相信"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有人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尤金"通过了图灵测试人们曾经相信"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英国计算机先驱图灵则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当一个人和一台计算机在相互隔离的情况下,通过键盘以文字形式随意问答,如果计算机有超过30%的答复使人不能确定回答问题的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这台计算机就通过了测试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校园网成为各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网 ,经过一年的建设 ,完成了首期工程。1 校园网建设目标建成覆盖全校的主干网络 ,以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 ,下设行政楼、工科实验楼、综合实验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图书馆等六个主干节点 ,学校各部门、各实验室的计算机就近接入各主干节点 ,并通过DDN专线接入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考虑到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 ,且性能价格比提升很快 ,再加上我校各部门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一致 ,因此 ,采…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5,(8):38-42
介绍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由1个主节点、若干个温湿度监控子节点和1台计算机监控终端构成.主节点和子节点之间通过nRF24L01相互无线通信,通信距离长达100 m.主节点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将子节点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显示在12864显示屏并通过RS232串口传输给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监督和调控.子节点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控制温湿度模块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控,并将温湿度数值显示在1602显示屏.当周围的环境的温湿度达到设定的值,子节点将控制抽水泵和风扇进行降温和增湿.实验证明,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量程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可在智能农业、工业等生产生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的世界,“计算机即网络,网络即计算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的共识。因而,人们对当前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格外关注和青睐。 Internet是本世纪6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建立,80年代成为国际互联网的。它发展极快,至今上Internet网的国家已达150多个,网上连接的计算机超过6000万台。我国使用Internet网最早是在1986年,目前联网的计算机已超过10万台。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是人类巨大的财富。Inter-  相似文献   

11.
新卡功能强大,集硬盘保护卡和10/100M自适合网卡所有功能于一体,推出了以网络为介质,通过一台计算机来维护整个机房这一全新的机房维护概念。在机房中的计算机都安装有NewClass新卡,网络物理连通,即新卡、网线、集线器之间连通,一台计算机保护卡的设定,操作系统软件的安装,系统的优化,就可以用这台计算机作为发射台,把剩下的一切工作由新卡完成。这个教学环境即规划好的计算机,通过网络,把所有的数据都发送给其它的机器网络克隆,其它机器同时接收,其速度更可以达到100M/S。新卡解决了网络用…  相似文献   

12.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服务.这个服务体系对于计算机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弄清楚服务的本质,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概念进行阐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13.
在计算机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类似于电话号码的识别码,它被称为IP地址。IP地址方案的设计对网络规划至关重要,好的IP地址方案不仅可以减少网络负荷,还能为以后的网络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例讨论IP地址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办公过程中,经常需要从一台计算机上依托校园网络访问另一台计算机的文件资源。本文从网络上文件访问的角度出发,从Windows 2000的网络安全机制着手,介绍如何在校园网络中实现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文件的访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解决智能设备软件版本升级问题至关重要。节点软件升级系统一般分为主计算机、网关节点和传感器节点3个部分。主计算机通过串口将要更新的软件代码发送到网关节点,网关节点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递软件代码到传感器节点并控制节点,以完成新版本升级。研究了CC2430芯片所适用的软件升级系统。主计算机使用基于C#语言的窗体应用程序,将代码的iHex文件分割成可变长数据包,提高主机和网关节点之间的代码传输速率。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主机与网关节点的代码传输时间,提高了写数据效率,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及医疗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应用的普及,电子阅览室系统和计算机远程教育正逐渐成为现阶段的教育方法的一种补充。计算机远程教育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线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在学校通过校园网络或者在家中通过一台电脑、一台调制解调器和一条电话线即可成为网上学生,使各级教师、学生、家长能在网上学习与交流成为现实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无论师生之间远在天边,只要通达电话线的地方,就可进行交流与学习。老师所面对的也已经不是一个教室的学生,远程教育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计算机网络模式(Classroom Computer Network Models,简称CCNM)是在课堂内用计算机网络群为学生选择和呈现教材,并对学生的应答作出反应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美国,以计算机网络为基本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每五个学生配备一台计算机和一台附有材料输运器的打印机。计算机的分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管理员在庞大的计算机机房用手指逐台开机的烦恼,帮助中小型单位实现服务器启动的远程操作,介绍一种新的网络开机技术——wakeOnLAN(简称WOL)。它是一种能从远程计锋机通过网络将关闭计算机开启的技术,我们把它译为“网络唤醒”。该种网络唤醒技术可以使已经连接到电源和网络的计算机实现自动启动,而不是依靠安装在服务器端和学生机端的应用软件的命令响应完成。  相似文献   

19.
1 计算机网络导论1.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应该掌握网络的拓朴结构,即包括星形结构、环状结构、树状结构、全连接结构、不规则结构这几种类型。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 主要掌握通信子网,网络高层和网上应用的概念。 1)通信子网是用来保证整个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传输的部分。通信子网由物理信道,信道链路的通信控制软件组成。可以向高层提供尽力而为的通信支持。 2)网络的高层服务的内容也是传输服务,即网络节点到对方的网络节点之间的端到端的完整通信服务。计算机网络高层服务的目的是要完成将网上的应用和网络的数据通信彻底分开。 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非常广,几乎各个方面都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支撑环境主要由网络目录服务、网络域名服务、网络数据库服务所组成。1.3 网络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多台微机软件安装的网络克隆技术,以及该技术的使用方法。通过与其它安装模式的比较,阐明了网络克隆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