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7,(6):48-53
结合广告分析法与非正式访谈法,通过频率统计设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调查问卷,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5大因子,解释了24个子因子,并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明 《宜春学院学报》2015,(4):52-57,67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重要性日趋突显,人才管理和开发的方法亟待规范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应具有创新求变精神、深厚的原创能力、独特的文化感知能力、多元的知识积累,专业的实践技能、高雅的文学艺术素养、敏锐的市场意识等基本素质要求。基于此,结合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构建,包括: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计划,开展全过程的绩效监控与辅导,开展全面的绩效考核,开展有效的绩效反馈与改进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实际运用。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管理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禹  柳文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239+241-239,241
对设计管理发展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论述了设计管理培养目标,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发展构想,设计管理对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效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勾画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表明文化创意管理人才应具备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创造思维、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等特征.高等教育应在文化创意基础上进行有目的设计管理教育,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学校创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合要求的创意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讨论了创意产业人才的类型和需求,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合格创意产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确定培养目标和定位、创新创意产业学科体系、改进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验实习设备条件的建设、培育高等学校的文化创意氛围、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意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高等学校创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合要求的创意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讨论了创意产业人才的类型和需求,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合格创意产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确定培养目标和定位、创新创意产业学科体系、改进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验实习设备条件的建设、培育高等学校的文化创意氛围、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意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人才是指那些从事"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工作的人,他们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现状还远不能适应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人才是指那些从事"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工作的人,他们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现状还远不能适应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全球创意产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创意人才的严重匮乏却日益成为困扰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快我国艺术创意人才的培养,为创意产业输送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这将对当代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创意产业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剖析,最终力图探讨出创意产业背景下适合人才发展和产业需求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人才短缺及其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产业,实质是人才密集型产业.结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人才短缺状况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偏好的激励机制分析,提出基于激励理论的创意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创意经济凸显优势,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集中平台的创意园悄悄兴起,高校作为创意人才集中之地,势必建立创意园发挥人才优势,服务当地经济。在高校创意园的管理如果高校单独运作和管理将难以为继,必须采用政府监督、高校统领、专业设计企业协助、签约企业参与的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高校创意园长期稳定运作、直接面对市场、管理规范高效。  相似文献   

11.
潘春亮 《教师》2015,(2):104-105
这些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不断发展,而创意人才是创业产业的必备资源,没有创意人才就难以促进创业产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创意人才需求量的急剧增长,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本文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了介绍,提出了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嵩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112-114
创意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创意人才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知识型人才就业,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创意产业是以个体创造力和创意输出及转化为特质的,这就决定了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柱,要想建立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具有多学科研究实力的高校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以通过国内外高等院校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比较,找到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创意人才培养的差距,取长补短,从而为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赵洪珊 《考试周刊》2013,(60):194-195
文章介绍了时尚产业的内涵,分析了时尚创意产业对于北京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论述了培养时尚管理人才的迫切性,制订了基于时尚产业要求的管理类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娜 《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99-201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景德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创意人才的匮乏极大地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出发,分析了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尤其是专业化的外语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运用工学结合、艺学结合等新途径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对提高创意人才的培养水平、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创造力的发挥,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水平又取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文中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分析了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提出的背景、人才现状,提出了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需大量符合求的创意人才作支撑,而创意产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高职创意人才是创意人才链的重环节,充分研究高职创意人才特征,并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是相关高职院校的重任务。服务创意产业的高职院校应从校准办学定位、更新教育理念、开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建设双师素质的创意型师资队伍和培育创意人才成长的氛围环境等方面,加强对高职创意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创意产业作为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创意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而创意来自人的头脑,因此人才是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第一要素。文章主要分析福州发展创意产业面临的人才问题及其原因,从福州市政府的职能出发,并结合英韩两国培养和引进创意人才政策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紧相关联,密不可分的,并对人才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高端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文化创新性、高知识性、丰富的想象力、高流动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特征。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特殊规律,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管理、使用、评价、开发诸方面采取特殊手段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对原创力文化创意人才的大量需求。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辩证关系入手,分析当前艺术设计人才无法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方面,探求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