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叙事能够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有利于教师确立独到的教育理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建构别样的班本教育。利用不同类型的教育叙事影响不同的教师群体,探索以成长叙事、研究叙事、项目叙事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略论教师叙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叙事研究,是由教师开展的以叙事的形式来表现教育活动过程与结果的教育行动研究,所叙述的事件是真实的、亲历的、有意义的。根据教育叙事中的事件,可分为追溯型叙事和预设型叙事。开展教师叙事研究有助于挖掘和显现教师内隐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叙事使教育研究发生了研究目的、研究主体和研究方式的转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育叙事可以促进教师研究素养的形成,提升教师课程理念或意识,加速教师专业实践的更新。培育教师教育叙事应尊重教师的实践智慧,深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联,营造叙事研究的科学与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4.
教师叙事与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叙事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方式。这是因为叙事是教师教育生活的一种方式;教师以叙事方式认识教育教学;教师以叙事的方式建构教育经验。教师进行教育叙事能锻炼观察日常教育生活的能力.帮助洞悉个人实践知识,提高反思探究能力,提升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5.
教师叙事是指教师以叙述教育故事的方式陈述和反思教育经验,具有被动的、流俗性叙事和主动的、思想性叙事的层次区分。教师叙事是叙述一种主观经验,在时态上具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内在连贯性,且展现了教师进入伦理实践的历程。叙事不仅仅是个人教育经历的呈现和孤立反思经验的故事,而是意在提炼、浓缩故事的意义。叙事有利于转变教师在教育学知识中的形象,提升教师个体的自我意识,为教师教育提供可行的途径,提升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和反思,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叙事研究?他们善于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意义何在?在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要努力避免那些误区?弄清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教师正确有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一、教育叙事叙何事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教育叙事研究。这种教育故事要成为研究性“文本”必须有特定的要求。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叙事叙何事?(一)所叙之事要具有“问题性”教…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校本研究,在校本研究中引入教育叙事研究将对教师专业发展是有着重要作用。应发挥教育叙事研究的功能,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和实际运用,才能促进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8.
教育博客叙事指教师利用博客技术的"零壁垒",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在博客上进行教育叙事的研究方式。教育博客叙事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存在着不足。教育博客叙事有助于提高一线教师教育研究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了叙事研究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叙事研究水平。同时,教育博客叙事也存在受硬件设施信息技术条件限制、信息失真影响、研究者水平良莠不齐、易形成零散断续的顿悟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后现代思潮及教师专业化的推动下,以描述和分析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独特的生活故事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叙事探究为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陈向明教授不仅肯定了教育叙事与教师发展的适切性,而且以跨界的方式进行了教育叙事行动研究的探索.王枬教授围绕教育叙事探究的对象、路径、特征,以及教育叙事探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等主题,与陈向明教授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形成了共识:教育叙事探究的对象是教育经验,路径是跨界合作,特征是关系建构,这使得教育叙事探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校本研究,在校本研究中引入教育叙事研究将对教师专业发展是有着重要作用。应发挥教育叙事研究的功能,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和实际运用,才能促进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年来普遍受到重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将叙事研究法用来研究教育问题,即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参与科研、提高批判反思能力、增进教师合作,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外部力量的知识培训以外,其主要途径是通过自身的实践、研究和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切入教师实际、贴近生活,关注日常教育实践与经验的意义,使教育科研回归生活本身。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我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本期专门编发的这组教育叙事研究的文章,目的是促进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叙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研究独立于叙事情景之外,以教师及其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提供的叙事本进行分析和阐释;一种是教师自己当叙述、记述和研究,也即教师的职业叙事。教师的职业叙事是教育研究实现叙事学转向的根本标志和体现,也是宏观的教育叙事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叙写的故事,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探寻教育叙事的本义,全面理解教育叙事进入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由来,对于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把教育叙事作为一种审视教师教育研究的新视角,通过教育叙事重构教师实践的基本结构,重构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关系,将成为解决诸多教育问题的一种有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叙事研究的产生有深刻的背景和原因。教育叙事研究是从文学叙事理论借鉴而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自然情境性、反思性、开放性、意义诠释性是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参与科研、提高批判反思能力、增进教师合作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的性质,即事理性、指向性、基础性、透视性、研究性和发掘性还认识不足,导致理论上可为而有为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研究,在实践中出现虚假而少作为的现象。为了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研究,需要加强叙事研究类培训,深入推行个人自叙集研究、课题组叙事研究、集体叙事厅研究、网络叙事馆研究和主题叙事年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广泛兴起,引起了教师们热切的关注。所谓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其实质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记录成叙事研究报告。本文着重探讨教育叙事研究为何成为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要素;教育叙事研究应注意避免哪些问题以及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叙事研究受到当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浮出水面。通过对教育叙事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入手,进而谈论了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它促使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升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促进教师树立问题意识;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不断反思;促成教师间的团队意识。最后,提出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捷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经验是在了解、体验自己的教育叙事,以及在教师群体中交流反思故事的过程中成长的。教育叙事是教师认识课堂教学的方式,也是教师叙述教学经验的途径。本文对三次教学《坐井观天》进行了教育叙事,阐述了小学语文教育叙事的体验性和启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隐喻:教师信念研究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信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信念不仅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自我信念以及发展质量,而且对于教师自我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优秀教师往往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来表达其教育信念以及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隐喻是教师教育叙事中强有力的风格策略。通过对教师教育叙事中显性和隐性隐喻的分析,能够很好地揭示教师信念。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启民 《教育导刊》2004,(17):60-62
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和反思,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叙事研究?他们善于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意义何在?在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要努力避免那些误区?弄清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教师正确有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