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分别是汉藏两族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民间情歌.尽管二者时隔共远,流传地迥异,但它们都具有群众性,各自为汉藏民众所喜爱,并且蕴藏着汉藏两族不同的情爱元素和民族文化信息.文章从思想内核、题材内容和风格特征等方面,探讨<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在艺术追求上的民族特色以及两者艺术个性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前言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較多分布地区較广的民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藏族人民对祖国西南、西北地区的开发有巨大的貢献,在祖国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泣。藏族与汉族自唐、宋以来就有着友好的关系。这一关系,到了明朝时候更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发展对两族都极为有利的,也是符合兩族人民的願望的。然而,在当前明史教学中,对于汉藏兩族間的友好关系,却只字未提,甚至連藏族的活动情况也不提及。如在高中課本第二册第二十九章“明跟边疆各族的关系”中,談到明与西南各族的关系时,只写道:“在明帝国的西南边境居住着苗族、彝族、瑤族、僮族等很多民族。”并未提到藏族,在其他地方也是同样的。这的确是一大缺点。其实,明代,汉藏兩族間的关系,較之汉族与其他各兄弟民族間的关系更为密切与良好。因之,我們認为明代汉藏兩族間的友好关系,应当在明史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昆明”一词是个南亚语词,其本义是“人(人们、人民)。”昆明族当初应是一个南亚语民族,后来在汉藏语人南下的浪潮中,有的部分南迁,有的部分被同化,昆明族中的南亚语民族的成分渐渐淡化,汉藏语民族的成分越来越浓,最终成了汉藏语民族,但其族称却仍然是南亚语的。“巂”是个汉藏语词,本义也是“人”。“巂”人当初就是个汉藏语民族,这点与昆明族不同。孟高棉语民族中孟族的族称“孟”、芒族的族称“芒”、莽人的族称“莽”等词,与“昆明”、“吉蔑”、“高棉”等词同源,而本义也是“人(人们、人民)”。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中的"变形"故事,大体可分为"化兽"与"化人"两大类。这些传奇故事又常因不同的社会性别主体而显示出不同的意旨及故事形态。由此可见,由于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这些故事表达了摇摆在自然与文化间不同的价值与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作为一个分析工具,用来解释包括民间口承叙事在内的具体民俗事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民俗学互文性理论解析辽宁西部蒙古族巴拉根仓故事中"一幅寿联"、"骆驼山风水传说"等故事素的内部关系与外部联系,深度论证了在民族文学比较中"文学平行本质"的论点。  相似文献   

6.
白蛇故事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在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白蛇故事以及"白蛇"的形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增补删减。其中唐代《博异志》、宋元话本、冯梦龙《警世恒言》及当代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对白蛇故事的记载都极具特色。分析不同时期白蛇故事的变化,可以探求这种变化折射出的不同时代特质和人民内在的追求与思想表达。  相似文献   

7.
壮族民歌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解放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天鹅处女型"故事简称"毛衣女"或"羽衣仙女"故事,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它以诗意的场景,优美的画面,壮美的理想,忠贞的爱情被广大人民喜爱。在中国云南傣族、广西壮族和越南北部岱族中,也广泛流传着"天鹅处女型"故事,随着历史变迁和文化习俗演变,傣、壮、岱族此类故事的母题已呈现出多样的本土化特征,但是广西壮族和越北岱族的"天鹅处女型"故事核心母题具有较高相似性,是地缘、族源、民族融合及边境贸易往来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富饶美丽的草原上争妍奔放的百花丛里,如同独放异彩的一束鲜花,在那绚丽夺目的蒙古族民间文学宝库中,有一串闪烁着奇异光华的珍珠——《巴拉根仓的故事》。《巴拉根仓的故事》,就是蒙古族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理想、情趣和斗争需要口头创造而成的一系列幽默、讽刺故事的总称。它是广大蒙古族劳动人民反抗历代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同他们针锋  相似文献   

10.
刘森 《新高考》2008,(7):59-62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11.
检测聚居地区藏族师范生对不同教学语言的兴趣,是教师合理选择教学语言从事教学活动的依据,本研究测查青海不同地区藏族师范生对教学语言的兴趣,结果表明,双语教学受到普遍欢迎,但以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存在地区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对以藏语为主的双语和单语(藏语)教学语言的兴趣有升高的趋势,对以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语言的兴趣有下降的趋势,对单语汉语教学语言的兴趣处于平衡状态,故对藏族中师生应加强以藏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青海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差异和问题.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青海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测试数据用 SPSS 软件包统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困扰青海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忧郁症、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焦虑症和人际关系敏感等;(2)生活在青海地区的汉、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民族差异;(3)青海地区汉、藏、回族男女大学生在一些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4)不同学校汉、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专业的不同造成的.结论:青海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存在一定的性别、校际、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3.
We have already conducted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the capacity to study the schools' mathematics curriculum of Tibetan and Han students. Our study methods and result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in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ibetan and Han Children"1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Ability in Han and Tibeta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2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ibetan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capacity to learn the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re lower than these skills in Han students in the same locality. What produces these differences? And what are the influence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and Han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mathematically?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we carried out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school conditions, family environment, language, and other areas, but analyzing these external factors is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Educational circles in China and overseas have recently considered that the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 activities were intelligence and nonintelligence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refore we can only accurately state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al ability of Tibetan and Han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 individuals' intellectual and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There have been studies that have looked at the influences of intellectual and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in students' schoolwork, but they are usually limited to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only deal with cross-cultural issues in their conclusions. We therefore went to Tibetan areas to carry out field-work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al ability of Tibetan and Han students.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analyze the data comprehensively in order to probe the intellectual and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ability in Tibetan and Han students.  相似文献   

14.
汉、藏高中生阅读中元认知策略运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okhtari等人的阅读策略中的元认知意识和策略量表对 5 71名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 ,汉、藏高中生在整体阅读策略和支持阅读策略上差异显著 ,汉族学生整体阅读策略的运用高于藏族学生而在支持阅读策略上则低于藏族学生 ;汉、藏高中男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女生在支持阅读策略上有显著差异 ,汉族女生高于藏族女生 ;汉、藏一年级学生在支持阅读策略上差异显著 ,藏族学生的策略运用高于汉族学生 ;二年级学生在整体阅读策略上差异极显著 ,汉族学生高于藏族学生。  相似文献   

15.
阎劲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6):116-117
随机选取藏、汉族学生240名,对他们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藏族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好于汉族男生,而汉族女生则好于藏族女生.建议应加强体育锻炼,按照藏、汉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6.
藏、汉族中师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卡特尔16PF测验量表,对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藏族、汉族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藏、汉族学生的人格特征67%是相同的;藏、汉族学生在聪慧性、特强性、怀疑性、幻想性、独立性、怯懦与果断性、创造力因素和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导致藏、汉族中师生人格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白马藏族民间故事流传通道的三种形式,表现着在汉语介质下的“他者描述”之变动不居,由此而凝练出它最主要的特征,即白马藏族故事从史到事的表述。这种特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总的意图在于白马藏族民间故事对本族的历史加以重新的审视、包装与修饰,努力在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灌注时代的气息。白马藏族民间故事中原始的社会理想意识等所共同组成的人生未来意识,主导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以及将来自马藏族的故事观念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8.
应对方式在受嘲笑汉藏中学生孤独感上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整体随机抽查法,选取四川、青海地区6所中学的786名汉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汉藏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应对方式在受嘲笑汉、藏中学生孤独情绪上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汉藏中学生整体上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为主,有些应对因子有显著的民族、性别、城乡及年级差异;97.6%的汉藏中学生受到过嘲笑,其受嘲笑程度越高,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就越多,孤独情绪愈强;汉藏中学生应对方式、受嘲笑和孤独情绪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其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孤独情绪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孤独情绪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音藏语由来之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典籍和口语中的汉语音由来已久,可追溯到两千五百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说明藏汉化交流源远流长。这些词汇涉及政治、军事、宗教、艺、经济等各个领域,也是汉藏友谊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0.
有清一代,河湟洮岷汉人多受藏传佛教影响,在民间社会,丧葬、祭祀活动中常有藏传佛教僧人的身影,藏传佛教也借助节庆、法会吸引汉族信众;汉族士人对藏传佛教或持批判态度,或示以宽容,他们的言论行止中亦可循迹藏传佛教对汉人社会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