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与自尊、应付方式间的关系。方法: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自尊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测查340名大学生,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差异显著,理工类学生高于文科类。(2)大学生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自尊水平负相关显著。(3)大学生焦虑状况与自责、幻想、逃避和合理化4个应付因子正相关显著,与问题解决、求助2个应付因子负相关显著。(4)解决问题对状态焦虑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自尊、自责对状态焦虑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自尊和自责对特质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解决问题对特质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焦虑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消极性应付方式。结论: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与自尊、应付方式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2.
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校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职校生总体上趋于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在自尊和应付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选择幻想、退避等消极应付方式;文、理科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有显著差异,文科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SCL—90对822名在校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极显著高于女生,而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显著低于女生,应付因子中解决问题、求助和幻想的性别差异显著,其他因子无性别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因子以及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显著负相关;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者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和退避因子以及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社会支持状况对其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使用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28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师范类大学生在应付方式各维度上的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应付因子。2.自尊与每种应付方式都有显著相关,而社会支持只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应付方式有显著相关。3.自尊与社会支持对解决问题、求助应付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对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应付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减轻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1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尊水平普遍比较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存在在显著的性别及城乡间的差异;大学生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成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倦怠及其三个维度成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其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两个维度成显著负相关,但与情绪低落这一维度相关不显著;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很好地预测学习倦怠,可以通过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高自尊的方式来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西北内陆地区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自尊与学习倦怠及各因子在.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总分及成就感低因子在.0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情绪低落因子在.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学业外在归因与学习倦怠总分及行为不当,情绪低落两因子在.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学业外在归因、自尊、学业成功归因、自我效能感单独对学习倦怠的解释率分别达到13.3%、5.1%、1.9%和0.9%。学业外在归因、自尊、学业成功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倦怠的有效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董颖红  刘丹 《中学教育》2019,16(3):94-100
同胞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同胞关系问卷、自尊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97名仅有一个兄弟姐妹的非独生子女进行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同胞关系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出生顺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同胞关系、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头胎比二胎感受到的同胞冲突更多;同胞亲密关系与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同胞冲突关系仅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同胞亲密而非冲突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胞亲密关系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应仅限于头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学习倦怠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帮助大学生摆脱倦怠现状。采用了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大同大学42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在学习倦怠方面,男女大学生在情绪低落因子差异比较显著,大学生是否健康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因子差异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因子差异比较显著;(2)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总体呈正相关;(3)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学习倦怠。因此,(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易感到情绪低落;(2)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应对方式越积极,学习倦怠程度越低;(3)大学生学业自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对574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排序一致,但在工资福利、自我价值实现等六个维度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问题解决维度上,男生的效能感比女生要高,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总体和其余维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男、女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对各自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有预测作用,但发挥预测作用的因子不同,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受专业及个人兴趣因子的影响较显著;而男大学生受工资福利因子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价值感量表及主观现状满意度问卷为工具对武汉地区某高校2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与自我价值感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主观现状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自我价值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监控观对一般及特殊价值感有预测作用I时间效能感对个体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及主观现状满意度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