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2分钟跑和YOYO训练这两类发展足球专项体能的训练方法进行比较,找到更适合发展足球受试者专项有氧能力的方法.将20名大学体育专业足球专项男生随机分为12分钟跑组和YOYO训练组,结果表明四周"YO-YO"间歇耐力训练显著提高了足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YO-YO"间歇耐力训练运动模式、能量代谢特点相对12分钟跑与足球专项特点更接近,YOYO训练手段更有利于提高足球运动的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2.
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特点,通过对我省高校的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的专项有氧耐力训练,对比训练前、后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专项有氧耐力训练对提高足球运动员体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YO-YO耐力测试的原理、作用及在足球体能测试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YO-YO测试(间歇性耐力测试)的生理学、训练学原理,作用。认为:YO-YO测试是渐增负荷的力竭测试,分别动员了运动员的有氧系统、磷酸盐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YO-YO测试模仿足球运动中的节奏,把体能测试与足球专项运动特点结合起来,评价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固定间歇时间30m反复全力跑负荷方式,对70名U-17足球优秀运动员进行专项体能测试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专项体能指数(FFI)作为反映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的指标,对于反映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具有特异性,且方法简单可靠,可重复性强。为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测定和训练程度的评定提供了一科学的方法和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血乳酸、跑动距离和名次指标的采集及统计学处理,认为YO—Y0测试和12rain跑测试不符合足球运动的专项供能特点,两种测试的成绩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二者适于评价一般有氧耐力及耐乳酸能力,不适于评价足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6.
足球     
G843.147 20034826试论足球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及训练=Anaerobiccapacity and its specific training for soccerplayer[刊,中,A]/张立,张雁立(武汉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28-31 图5 参13(SJ)足球//运动员//无氧能力//训练法足球运动因大强度、长时间激烈拼抢使能量供应系统变得极为复杂,比赛中无氧供能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中无氧供能可分为:高能磷化物系统供能和糖酵解供能。而针对这两种供能形式可分为一般无氧和专项无氧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丁建生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3):10-11,16
对足球运动供能特点的分析揭示,足球是以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无氧耐力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项目。为此,我们必须遵循足球运动耐力发展的规律,从当前与今后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战训练,以达到迅速提高我国足球运动员耐力水平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提高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训练手段的生理学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对足球运动的技术特声、和供能方式进行了剖析,指出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主要是提高心血管耐力而不是持续跑的肌肉耐力。首次提出有氧能力的提高要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采用某些无氧训练手段去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足球运动是一项非周期性、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具有运动强度大、运动时间长的特点。从身体的供能方式上来讲,足球运动主要是间歇性的糖酵解供能(LA)和磷酸元供能(ATP-CP),在间歇期间主要是有氧氧化供能来恢复和调整呼吸。从供能的底物上来讲,主要是供能速度较快、能量输出功率较高的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而在偶尔的冲刺过程中,则需要磷酸元的储备作为保障。训练与营养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营养需求要结合项目特点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俗称糖,是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骨骼肌进行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从项目特点上来看,足球是十分依赖  相似文献   

10.
揭示武汉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现状及对不同水平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差异性的研讨,旨在为科学评定我国足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训练方法的实用价值及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现状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一队(2004年度中国甲级职业联赛冠军已晋升为中国超级职业联赛球队)的18名球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方式,测定反映最大有氧能力的相关生理指标.武汉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员递增强度运动时有氧能力的测定及分析比较.武汉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时测定的反映有氧能力的生理指标数值低于大量文献报道的国内、外优秀球员水平.  相似文献   

11.
YO-YO间歇耐力测试和YO-YO间恢复测试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评价足球专项耐力的方法,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综述其用于评价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的有效性、敏感性及可重复性,以供足球训练参考.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YO-YO间歇耐力测试主要用于评价运动员在长时间间歇运动中反复进行大强度运动的能力,但相关实验研究较少.而YO-YO间歇恢复测试对于评价足球运动员反复高强度冲刺中的恢复能力有效性较好,并具较好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血清睾酮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青少年运动员血清睾酮值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不同能量代谢系统特点分为5组:(A)项目ATP能量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员;(B)项目以糖酵解能量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员;(c)项目以有氧能量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员;(D)球类运动员;(E)普通青少年。通过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所有运动员组血清睾酮高于普通青少年组;(2)第1组运动员血清睾酮值明显高于其他4组;(3)第2、3、4组血清睾酮值无显差异。血清睾酮值可以作为运动员选材的指标,特别是在进行项目以ATP—CP能量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员的选择时.  相似文献   

13.
游泳100米距离,从运动时间来看,最快的男女世界纪录在48″至54”″右,最慢的按三级运动员标准男女也在1′5″至1′10″左右。按能量供应的特点分析,10秒以内属于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30秒-90秒左右是酶的无氧酶酵供能,2′-3′是以糠的有氧供能占相当大的部分,超过3分钟以上的全部是有氧代谢供能。由此可知,游泳百米短距离的专项能力属于糖的无氧酵解供能,  相似文献   

14.
现代足球运动朝着“高速度,强对抗”的方向飞速发展,要求运动员必须有“超强”的体能。本文结合足球比赛技、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足球运动体能的主要特征,指出发展运动员的体能必须以该项目的专项需求作为依据,把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结合起来进行,从而使足球运动员的专项适应性训练达到最佳化。  相似文献   

15.
有氧和无氧训练的基本原理,已成为普通的知识。休息时间短,未完全恢复的超长距离训练能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未充分恢复的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既能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又能发展无氧代谢能力;间歇时达到完全恢复的短距离快冲训练能发展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系统的供能能力。下图用楼台式的形式表示出训练方法的结构。它包括长距离有氧基础训练,有氧代谢或无氧代谢的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以及发展ATP和CP供能能力的快冲训练。现代科学研究,把这三方面的训练扩大成了五个: 1、最大吸氧量VO_2max的训练或大量划水动作的训练。它能发展耗氧能力。训练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研究了运用短时间歇训练法运动时,机体的能源供给主要来源ATP~CP和有氧供能的能量;机体承受负荷时的能源供给以ATP~CP代谢为主,负荷后的间歇期里ATP~CP的恢复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供给能量。对于适合短时间歇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发展其有氧能力比发展无氧能力更为重要。提高运动员以磷酸盐系统代谢的速度耐力性为特征的运动能力,可以采用短时间歇训练法。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足球运动是以间歇性、高强度的反复冲刺跑以及在剧烈的拼抢中进行频繁的混合性运动项目。随着全攻全守全面型打法的确立,比赛要求运动员不断地交叉换位、互相补位、四处策应,这对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日益突出,从而以充沛的体力完成不停地持续地奔跑、冲刺、跳跃。充沛的体力来自充足的能量供应,那么,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如何? 2 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相似文献   

18.
静水皮艇500 m供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水皮艇500 m能量供应特征.方法:选取8名青少年女子皮艇运动员(年龄15士1岁,身高172±4 cm,体重65±5kg,训练年限15±10年)在Dansprint皮艇测功仪上进行多级测试和120 s的最大测试,结合测功仪和气体代谢数据,运用累积氧亏法(AOD)进行能量供应比例的计算.结果:静水皮艇500 m有氧供能的比例为59.6%±11.4%,最大心率为179±8 bpm,最高血乳酸为11.3±1.5 mM/L.全力运动的前5~10 s以磷酸原供能为主,第10~40 s期间糖酵解供能占据重要地位,40 s之后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为有氧供能.结论:静水皮艇500 m是一个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国内对此项目供能特征的认识低估了有氧供能的作用;静水皮艇500 m能量供应的时序特征可以作为安排训练、发展不同供能系统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提高运动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和测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运动员形态特征表现为:身材高大、下肢长(其中小腿较长),同时具有较高的去脂体重和较低的体脂含量;2)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强,但糖酵解供能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运动素质结构由基础力量、协调灵敏、下肢反应力量和专项耐力4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步法综合运用和重心控制快速转换)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20.
张学领 《体育学刊》2016,(4):122-126
观察短期冲刺间歇训练对运动员运动中肌氧含量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将30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EG,n=15名)和对照组(CG,n=15名)。CG运动员正常训练,EG在正常训练基础上每周进行2次冲刺间歇训练,实验周期为4周。分别于实验前后利用递增负荷实验测定有氧运动能力;30 s 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IRS)监测高强度间歇运动实验中(反复5次30 s Wingate实验,间歇期4 min)股外侧肌氧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后,组内与实验前比较,EG受试者递增负荷实验时的最大摄氧量和最大有氧功率升高(P<0.05),1次Wingate实验时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增加(P<0.05),间歇运动实验中氧合血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肌红蛋白以及组织氧合指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均显著性升高(P<0.05),血红蛋白总量无显著性改变(P>0.05);CG受试者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短期冲刺间歇训练改善了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以及间歇运动时外周骨骼肌的摄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