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红艳 《新闻界》2008,(6):42-44
本文对乡村传播学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发展进行了阐释,在论述发展传播学的发展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同时.对乡村传播学与发展传播学的异同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文学传播学是从媒介文化的视域来研究文学的话语体系,研究传媒的文学特性、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的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地域与文学传播接受相关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传播手段的改进与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张自力 《现代传播》2003,38(1):50-52
本文在对健康传播学研究进行初步划分的基础上 ,将中国大陆的健康传播学研究现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健康传播学研究的建立和发展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回顾 ,试图回答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关键的问题 :中国大陆是否存在完整的“健康传播学”研究体系 ?通过比较分析 ,笔者认为广义的健康传播学包括“健康的传播学”和“健康中的传播学”两个范畴。作为传播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健康传播学目前在中国大陆尚未完整地建立起来 ,亟需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5.
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传播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赫 《青年记者》2006,(10):82-83
功能强大的“蜘蛛”系统为互联网搜索引擎向人脑延伸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6.
微电影的出现是互联网和影视技术发展的必然,它短小精悍,具有微时长、微周期、微投资、互动性强等特点,契合了当今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  相似文献   

7.
刘霖 《青年记者》2001,(1):30-31
1992年后,我国证券市场在改革的大环境下迅猛发展,人们对相关知识、信息的需求也迅速膨胀,于是,专业证券报道应运而生。在短短七八年内,我国诞生了十多家全国性专业报刊,现在凡是有影响的媒体,也大都辟有证券栏目或版面,证券报道发展之快令人瞩目。本文试从大众传播角度,对我国的证券报道做些分析。一、我国证券报道概述我国的证券报道起步于九十年代初,一开始,受“姓社姓资”问题困扰,“股票新闻”公开报道很少。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打消了新闻工作者的顾虑,1993年,《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权威报纸相继问世,随后一些地方性证券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证券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展传播学的 基本情况 作为传播学的主要分支领域之一,发展传播学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学者勒纳在1958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①为标志。这一学科在六七十年代开始受到广泛关注,1982年获“国际传播协会”承认,发展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成为该协会的8个研究专题小组之一。 发展传播学可以解释为:“运用现代的和传统的传播技术,以促进和加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过程。”②“广义地讲,发展传播学就是一  相似文献   

10.
论文献信息传播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状况来看,对网络的认识是建立在与传统三大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的比较基础上的。人们普遍认为,对于传统三大媒体而言,网络的冲击是致命的。“像猛烈的计算机病毒一样,网络,这一所谓的‘第四媒体’正近乎革命性的势热情入侵这个美丽的世界”,“网络化已成为传统媒体的最大威胁者”。网络的这种优势表现为传播信息量的巨大,以及传播速度的飞快。只要网友在第一时间内目睹某一新闻事件,那么几乎可以同时在网络世界就能得到相关的信息。目前,网络上每秒截获的信息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几百倍。单在这一点上网络就使三大传…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年鉴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作用,指出了我国年鉴文献在生产、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揭示了加强年鉴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我国的手机短信则于1998年开通。由于手机短信业务具有交互性强、快捷迅速、收发方便等特点,使得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它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现代传播理念,因此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继报纸、广  相似文献   

14.
龚伟亮 《新闻界》2013,(9):3-13
中国传播研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可归结为双重公共性的缺失,即学术共同体内的学科公共性的缺失与社会共同体内学术公共性的缺失。前者反映传播学的智识品质问题,后者反映传播学的思想品质问题。以布洛维的社会学分类法为参照,应当在一种关系性的传播学"四分法"中为公共传播学开辟理论与实践空间,并建立一种互异共生的传播学知识生态。  相似文献   

15.
在以媒介效果研究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研究路径的主导下,具有原创性、有影响力的传播学理论贫乏。传播研究要进一步发展,需要从"人"出发,打开结构功能主义之外理解传播的崭新视野。特别是在以网络、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探讨传播与人的生活实践、人的生存发展、人的情感认知的关系,提高传播研究的解释力,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在对传播学思想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各方理论中关于人在传播中的存在方式的相关论述抽取出来,进行认真的分析,以求能够对以"人"为维度的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6月10日开始,整个世界都疯狂了。当我们在这一个个黑白颠倒的日日夜夜里挥洒激情时,内心深处总是隐隐约约听到一个似有似无的声音: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魂牵梦萦、忘乎所以?是足球吗?不,不是足球,是世界杯。世界杯不能等同于足球。用传播学的眼光来探询其中的谜团体,我们发现在传  相似文献   

17.
张智华 《新闻世界》2013,(6):232-234
本文选取了七所有代表性的开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院校,从建系历史、所属学院、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新闻传播学地位得到提升,基础理论内容得到了充实,相关的研究方向得到了扩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新闻传播学与广播电视学、公共关系学、编辑出版学和大众传播学等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向等没有界定清楚;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和媒体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勒纳为代表的美国发展传播学一度很受部分中国学者的青睐,认为这是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方向.勒纳的发展传播学属于后殖民理论,有着强烈的冷战思维,渗透着强烈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但却成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起点.就这一理论而言,中国学者的“对号入座”体现了我们在学术研究上的功利主义,这种功利主义实际上消解了中国传播研究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李欣人 《新闻界》2006,(5):36-37
由于深受工具理性精神和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西方传播学研究从其滥觞起就有以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为圭臬而掩盖甚至排斥人文科学应有的价值特性的倾向。以美国为中心的经验学派,即现代传播学早期阶段唯科学主义的典型形态,“在研究实践中,抽象经验主义似乎更关注科学哲学,而非  相似文献   

20.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罗·莱文森提出“补偿性媒体”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后续媒体,都是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过去某种媒体或某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偿。而手机短信作为一种个人媒体的飞速发展,也正是因为它在许多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更好地满足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求。我们首先分析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