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占兰 《学前教育》2011,(10):29-31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结交朋友和维系友谊是人一生的课题,也是从幼儿期起就应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归属、爱和尊重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尤其是在亲密的友谊关系与朋友关系中,获得爱、亲密和可靠的同盟体验,并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友谊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没有朋友则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有情感问题、利他行为少、在一些社会技能上(如加入群体、合作游戏和处理冲突等方面)有缺陷等。  相似文献   

2.
在生命的最初,孩子多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性格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3岁以后,孩子逐渐从最初狭小的家庭圈走向范围广阔的同伴圈,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孩子发展着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并且随孩子年龄增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发展社会交往技能,同时还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他们情绪的社会化以及积极探索、适应周围环境。此外,良好的同伴关系还有助于…  相似文献   

3.
张倩 《教育》2024,(2):55-57
<正>同伴交往以及建立友谊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者也进行了相关论述,均发现同伴友谊能够在情感上给予支持,满足交往的心理需求,还能够提供工具性的帮助,促进学生学习,建立自尊自信,养成健康人格。对于小学生而言,来到学校学习与生活不可缺少的就是同伴的支持。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入学适应期,而且他们喜欢与同伴交往、玩游戏等,虽然对友谊的认识是肤浅的,同伴关系不太稳定,但是与同伴交往确实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朋友多才会快乐多以及互帮互助所带来的积极体验。  相似文献   

4.
友谊,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友谊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人们彼此友好相处,知道如何合作、分享和理解时,社会才能和谐地运转。一至两岁的婴儿,喜欢和其他孩子交往。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人际关系,是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它对儿童,适应学校、社会生活,乃至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起点,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开放性和外显性,便于了解儿童真实的心理活动,是成为培养良好同伴关系黄金期。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但父母教育观念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所以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对国内外现状及同伴关系,提出了同伴关系的研究问题综述;就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问题做出分析。分析儿童同伴关系与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国外儿童同伴关系与社会技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国外关于儿童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发展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扩展,一方面经典研究进一步深入,旨在探明影响儿童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的行为因素,认知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另一方面新的研究开始重视交往经验对儿童发展与适应的影响,以及儿童同伴关系,社会技能在生理,情感,性别和化上的差异,这些新进展有望使该领域研究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理论框架下获得更大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儿童同伴群体是建立在感情基 础之上的,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发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不同类型群体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社会化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重视和研究儿童同伴群体,意义重大。儿童同伴群体的发展经历了由“前同伴群体”到“同伴群体”的过程。入学之初,儿童严重缺乏社交技能,交往本着就近的原则,冲突频繁,合作意识薄弱,同伴关系很不稳定,尚未形成群体,两个人还能交往,三个人在一起时,交往合作就会发生困难,属于“前同伴群体时期”。但在这种初步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合作意识、交往技能开始发展。在共同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将来顺利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积极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让他们与同伴主动交往,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
四五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他们已开始交往,并能在交往中体验到多种情感。交往和合作是高素质人群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合作交往能力也是孩子幸福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园及其教师应营造良好氛围,为孩子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拓宽多种渠道,提供孩子交往合作的机会;针对幼儿特点,教给孩子合作的方法;通过游戏体验,强化孩子的交往兴趣。  相似文献   

10.
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将来顺利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积极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让他们与同伴主动交往,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谈社会技能训练—— 一种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社会化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技能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将容易导致儿童孤僻、冷漠、退缩、压抑等心理障碍,使他们适应社会困难、甚至出现反...  相似文献   

12.
孙丹 《文教资料》2007,(1):153-154
友谊是一种特殊的同伴关系,是以个体为指向的一对一的亲密的情感联系,它具有不同于同伴接纳的作用,因此友谊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友谊的研究逐渐转向考察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友谊与人际关系、行为、情感及特殊儿童的友谊等方面对儿童青少年的友谊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友谊的相关研究还将进一步扩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3.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是显著的。本文在论述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和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通过社会技能训练进行干预,以促进他们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让他们为适应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包含了同伴接纳和友谊这两个重要的层面。智力落后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是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个重要方面。而适应行为的理论研究和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的培养是智力落后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人际交往对他们的影响会越来越突出,有研究证明小学高年级阶段也是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个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同伴交往是其主要内容。所谓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过程。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因此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培养策略,使同伴相互交流信息、表达思想、合作竞争,对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特定环境下因群体与群体之间交往的需要,把互不了解的陌生人结成同伴关系,这种同伴交往因同伴之间兴趣、爱好的差异以及自主选择权的缺失而常常导致交往实践的失败。这种交往障碍主要缘于儿童在性格品质方面、家庭教育方面、交往技能方面、同伴特殊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旋,如通过心理辅导课,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及技能;使儿童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培养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学会交往;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问题与他们的不良教育方法密切相关等。以帮助学生克服社会交往障碍,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  相似文献   

17.
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培养小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我们要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萌发孩子热爱环境的情感,训练他们保护环境的技能,使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参与环境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孩子真正的工作,只要留意观察孩子的游戏,就会为他们整个身心都沉浸于其中而感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是这样理解儿童游戏的。合作是孩子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成人合作与交往的技能技巧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而幼儿是在与周围人互相接触的语言、行为模仿中不断学习交往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与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19.
同伴关系在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由于与同伴积极交往的机会有限,影响了其学习、生活,还将导致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指导,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调查与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同伴关系在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由于与同伴积极交往的机会有限,影响了其学习、生活,还将导致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指导。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调查与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