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飞  金胜利 《教师》2014,(32):100-102
教师评价按评价目的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惩为目的,它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一个好的教师评价制度,除了要保持青年教师外在的绩效压力,还要给予青年教师内在激励,促进其专业成长和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2.
“润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要向下植根,从文化认同、情感联结、技能锤炼中蕴蓄专业成长内生力;要向上舒展,以登山者的姿态拾级而上,以合作者的角色融入项目,以发展者的定位参与评价;面向未来,教师要做自觉的教育者、自砺的学习者、自主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徐敏 《江苏高教》2008,(1):151-152
教师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必须保持教师的绩效压力,二是能够保持对教师的内在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为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监督管理服务,强调的是外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服务,强调的是教育、指导、帮助和内在的激励功能。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关系。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不是对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完全否定,而是针对奖惩评价的弊端,尤其是对评价目的与功能的单一性所进行的修正与补充。在我国既定的教育体制下,奖惩性教师评…  相似文献   

4.
生命美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视点是基于对人的关注。在生命美学的观照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之美、自由之美和超越之美都是对生命之美的诠释。从美的尺度出发,追寻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性与意义性双向成长之美,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存储性和生成性互动发展之美,释放教师专业成长传承性与创造性的共同活力之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李子良 《广东教育》2010,(7):105-107
本文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五维度评价”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五维度评价”,是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自评和学校评价。其中,学生评价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侧重于反映语文教师的各种教学能力。反映学生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喜好和适应程度;同行评价是从不同的语文教学观出发。侧重于反映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教学技能;家长对语文教师的评价,应以质性描述为主;自我评价是语文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应贯穿于教师发展的始终,并侧重于对教师一点一滴的进步做出记录,宜采用档案袋的形式;学校评价具有官方性、制度化、综合性等特点,建议学校采取“增值性评价”的方法,并及时向被评价教师反馈“五维度评价”的结果。与被评价教师一道共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所谓常规听课,是指学校行政或业务部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研或指导的教学管理活动。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常规听课常常被作为了解教师个体教学状况,“约束”、“监督”、“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这种以“督导”为指向的常规听课与新课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已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成长历程和职业价值有着“天然”的内在关系;学生对教师专业化的价值及其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人性美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完善,学生的学习个性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养成,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专业化维护。要发挥学生对教师专业化的功能,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即尊重自己的职业生命与专业尊严,理解学生即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素养,服务学生即专业化教师的权威之源。  相似文献   

8.
着眼于青年教师成长动力激发和有效路径探索,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普遍痛点,开展以个人五年规划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三评”组合达成“真我画像”,“填空”规划呈现“真实需求”,“机制”确保规划“真正落地”等实践策略。以个人五年规划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尚需在“评价主体”“评价维度”“评价方式”3个方面进行深化,以真正推动教师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宁波市教育局注重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一个“从起点看变化、从投入看产出”的教育评价机制,并积极付诸实践,给我们以很大启示。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必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整  相似文献   

10.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理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和学说在我们学校实践的提升,是学校教育特色和学校教师特色的双重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探索学校教师群体专业成长,形成与之相应的理论体系与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种评价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亟需建立一种新的教师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应既能起到评价教师的作用,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简要介绍4种将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相整合的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文件包”融专业发展与终结性评价于一体最近,在英国有一种新的趋势,就是建立专业成长与传统评价(终结性评价)轮流进行的评价模式,以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这种模式在传统评价前增加了教师自主评价和自主发展的发展性环节。在传统评价的基础上各校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设定教师评价标准;在不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年份,教师可以根据教师评价标准进行自主评价,并依据发现的差距自主…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研流于形式,未能充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普遍现象与学校管理制度密不可分。本研究从学校管理者的视角通过对B市X区中小学教研的调查发现,学校一方面面临着开展教研的“硬规定”压力,另一方面却只能对教师开展教研的行为做出“软约束”。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和教师自主权的缺失以及双方委托—代理关系所导致的弱激励。要化解中小学所面临的“硬规定”与“软约束”并存的困境,就需要从制度上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研自主权,转变教研评价方式,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打造研究型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为破解教师老龄化问题,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出台各种措施激发教师动力、提升教师能力。一是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制定个人规划等方式,唤醒教师成长动力;二是通过组织专业阅读、开展“青蓝工程”等方式,厚植教师内在实力;三是通过开展常态教研、“五课”展示等方式,夯实教师专业能力;四是通过开展多元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团队评价,激发教师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影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因素包括知识结构与水平、教学经验与技能、职业发展动机、自我评价机制等;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教育政策、学校文化氛围、家庭环境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坚持多元化策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自身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在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李斌 《湖南教育》2011,(12):24-25
本刊讯“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制度,要注意载体的选择,同时要及时督查与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师驶入成长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发展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创新素质提高,促进教师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的统一和融合。从发展性教师评价视域下观之,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化发展断层和评价指向偏差等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有利于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瓛 《成才之路》2014,(16):5-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体系,学校应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即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是否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准则来评价教师的工作。倡导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强调评价结果的人文关怀性,而不是以奖惩为唯一目的。主张“以人为本”,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因此,学校行政在进行评价管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培评一体”岗前培训模式旨在以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教师培训和效果评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有机的整合和优化,形成培训标准与目标两面一体,从而有效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其实践路径包括:遵循成长规律,构建“培评一体”的标准;弹性推进实施,开发“培评一体”的培训课程;创新评价方式,制定课堂观察量表为主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0.
延时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实践的重要切入点,历经“隐藏”“浮现”“起步”3个发展阶段,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适时推迟对学生的评价,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空,而后再选择恰当的时机实施评价。延时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旨趣,并以灵活的评价时机和丰富的评价内容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与过程性评价、即时性评价、教学等待、延时反馈等概念存在联系与区别。延时性评价有益于统摄学生的自主成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及健康教育生态的营造。在实践中,应注重多元评价方式的互补,优化多方主体的评价素养,并以教师的“教育爱”与“实践智慧”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