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高校德育教学中。本文试从“以人为本”与德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德育教学目的性与方法论的协调一致、“以人为本”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有效结合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深入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创新德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道德关怀”、“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等理念,有利于提升德育目标、深化德育内涵、拓展德育外延、增强德育效果、构建当代德育体系,推进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新德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道德关怀”、“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等理念,有利于提升德育目标、深化德育内涵、拓展德育外延、增强德育效果、构建当代德育体系,推进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4.
严能能 《亚太教育》2020,(5):117-117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彰显“以人为本”理念、拓展中小学体育教学功能与价值的有效路径;与此同时,推动德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也是提升学生德育素养、提高学校育人成效的重要需求。本文以提升德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成效为出发点,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许霞 《陕西教育》2011,(6):21-21
“细节德育”是现阶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折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所谓“细节德育”.是指从细节入手.进行德育渗透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关注“细节德育”的渗透.对于丰富化学教学的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升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问题,只有树立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德育新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发展观,更新德育观念,构建德育的有效途径,才能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现代德育理念。只有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高校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其实效性。章分析了目前德育中人本精神缺失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在这种人本视野下,大学德育已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以人为本的新境界,有人提出了“人本德育”理念,笔者认为,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晰德育的主客体,进而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德育建设,推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深化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须制定切实的德育目标,根据德育目标制定教学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崎峰 《天中学刊》2007,22(3):125-126
主体性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举措。从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出发,存在着三种教育模式,即“选择-养成”的德育认知模式、“生命-关怀”的德育情感模式和“生活-体验”的德育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举措。从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出发,存在着三种教育模式,即“选择-养成”的德育认知模式、“生命-关怀”的德育情感模式和“生活-体验”的德育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们将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德育有机结合,形成了“生态德育”这一全新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了三大德育生态圈的德育生态系统和“1333”生态德育工程。一、生态德育思想的建构在“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回归自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是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本质就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和目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潜能的发挥、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针对过去《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简单化、公式化的教学倾向,倡导《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出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施人性化的德育方法:关注需要、平等对话、情理交融等,把德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本旨在将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及模式与“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对比,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服务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服务德育把教师的“教”看成是教师职业实现的活动和过程;把学生的“学”看成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活动的过程。就教育工作者而言,德育的过程就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就学生而言,德育的过程就是通过接受教育服务自我生成与发展良好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服务劳动价值论、服务产品理论、“学生中心论”和“以人为本”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代写论文课堂教学,又要注重德育,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上质量求规模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积极改进我校德育工作方法和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管理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德育管理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学校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细微工作着手,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育、教学、管理环节的育人功能,让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而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服务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服务德育把教师的“教”看成是教师职业实现的过程;把学生的“学”看成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就教育工作者而言,德育的过程就是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就学生而言,德育的过程就是通过接受教育服务自我生成与发展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激活优秀民俗文化: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的重要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萍  林宁 《江苏高教》2006,(5):100-102
当前阻碍高等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缺位和德育生活化切入点的错位。把激活优秀民俗文化作为德育生活化的切入点,有助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树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引导大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优化高等学校德育的方式方法。因此,要正确引导和规范大学校园的“洋节热”,加强优秀民俗文化教育,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以促进高等学校德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