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名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做学监,这是一所专为"问题少年"的"再教育"设置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有犯罪倾向,非常叛逆,就像池塘底的黑臭淤泥那样让人生厌。但克莱门特·马修却在这里创造了奇迹,他的道德素养影响了孩子们,他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和同事的支持。他的成功是因为模仿是人的天性,美德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教给儿童的,教师自身道德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极其伟大的成功者。他的九个子女,在其关心、爱护、帮助和指导之下,皆学有所成,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且创造出"一门三院士"的惊人奇迹。梁启超重视家风传承,关爱子女,做他们的榜样和表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教教育和学校教育,指导他们的学业和成长,他的家教之道,很值得人们认真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范伯子以古文有声名,晚年从事教育工作,成就颇丰。他主张"奖赏结合",倡导"兴学育才",提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范伯子通过其诗文与办学实践创造出了一套带有范氏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对今天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皆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教育形态。随着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并成为教育的"轴心"。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学校教育有其自身局限性,只有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才能避免学校教育被赋予过多的责任和功能,才能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其局限性,才能理性地把握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Oh,My Hat!     
希洁  小雨 《阅读》2011,(10):34-36
阅读提示在学校里,一群小猴子在上体育课,他们中有一只叫"奔跑"的小猴跑得最快。一阵风来,他的帽子被吹走了,他赶紧去追帽子。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想了解这个故事吗?赶快来读一读吧!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其深邃的文化价值内涵以及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系是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应继续充分发挥和践行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本着"以人为本"、"文化交流"的原则大力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辨析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在戊戌年间有着许多改造国民性的言论,主要包括开民智、抨击科举、大办学校、兴女权、戒缠足等。这不仅对于促进戊戌变法思潮的传播和揭示清政府的腐朽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与其东渡日本期间创立"新民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但国内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于他的"新民"思想,而对于他戊戌年间国民性思想的研究却略显不足。本文正是以此为契机,希望为研究梁启超的国民性思想尽其绵薄。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然而近些年美国的学校体育竞赛异化特征日趋鲜明,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具有警示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学校体育竞赛现状进行剖析,研究认为:1)美国学校体育竞赛异化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学校体育竞赛(客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偏离教育轨道,反过来干扰和控制"人"(主体)的行为过程;2)美国学校体育竞赛异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组织理念的竞技化、运作体系的商业化、参与动机的功利化;3)人性异化、劳动异化、心理竞争分别是美国学校体育竞赛异化的哲学根源、社会经济学基础和心理学依据。4)建立我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避免照抄照搬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等专业教育定型时的体制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我国中等专业教育定型。其标志为"一会"的召开和"两文"的颁布。此间对中等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作了一定的调整;确定了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业务部门主管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统一了学校的名称;规范了学校管理体制;审核了全国的学校,颁发《中等专业学校章程》。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时期以来,青少年"问题学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在受到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了"问题学生"的行列,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交往、生活和心理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健全"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优化"问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和构建"问题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教育管理措施,积极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正思考之一:校长在办学中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论语》说:"本立而道生"。我想:办学思想就是校长治校办学中的"本"。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那么评论校长什么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评论校长的办学思想。校长是引领教职工推动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旗手,作为旗手,应该有自  相似文献   

13.
尊重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既是作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直接体现,也是党和政府交给教育者得光荣使命。高校学生会和团总支作为高校基层学生组织中最重要的学生组织,他既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广大学生联系学校的桥梁和纽带。"生本理念"下,构建大部制基层学生组织和高效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创建了意蕴深刻、价值独特的健身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陶行知健身教育思想的文化意蕴就在于它的健康性、生活性、实践性,他的健身教育实践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他创造性地建构起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和文化精神,形成了"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和"动静合一"的健身教育实践,并使之贯穿在其生活教育的实践之中,总结和提炼出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发展和创新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智慧。研究陶行知的健身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强国战略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至今仍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本文围绕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献身教育"与"教学做合一"理念探索聋校的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16.
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色,对学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其向社会开放的发展对策,旨在提高"海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意识,宣传和动员更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充足的体育场所,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构建和谐"海西".  相似文献   

17.
<正>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独生子居多,生活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多冷傲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在学校里实施礼仪教育呢?一、开展礼仪教育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礼仪教育,基础在家庭,关键也在家庭。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在他的专著中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纳粹事件是研究其思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切入点,只有进入到海德格尔从尼采那里所继承的悲剧境域之中,才能真正领会他对纳粹所造成的人道主义悲剧的独特理解,才可以更好地解释海德格尔在纳粹政权兴衰过程中所做出的"决断"。同时,这种分析有助于理解与他战争前后对纳粹态度"转变"几乎同步的"纯哲学"方面的"转向",理解他反对传统人道主义和现代性的精髓和思路,真正从其政治迷失中获得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学校转型的困惑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体育运动学校的现状,分析了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问题及成因.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运动学校建设为目标,提出了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切实抓好"三个统筹"、合力推进"五个联合"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而言,有助于调动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对学校来说,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有利于维护学校的稳定。但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引入"三级"梯度教育模式和"四化"结合策略,以改善其薄弱环节,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